香港貿發局內地總代表鍾永喜:支持企業走出去是京港兩地共同課題

第二十七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暨投資香港推介大會(簡稱京港洽談會)9月21日落下帷幕,今年的京港洽談會上,首次增設了投資香港主題推介活動,圍繞金融、科技創新及商貿物流合作推出三場主題活動,重點推介香港的投資機遇和營商優勢。

本次會議成果豐碩,12個重點合作領域簽約項目40個,簽約金額609.8億元人民幣。簽約項目中涉及金融、科技創新、商貿物流類項目14個,簽約金額佔比達到41%。

首次在京港洽談會上增設投資香港主題推介活動,釋放了哪些信號?香港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京港洽談會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時應運而生,由北京和香港兩地共同主辦。27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京港洽談會的作用也出現了變化。從最初的「引進來」突出招商引資,到逐漸發展為京港兩地雙向投資,如今支持企業「走出去」,已經成為京港兩地的共同課題。

香港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大會供圖香港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大會供圖

京港洽談會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新京報:我們注意到,今年京港洽談會首次增設了投資香港主題活動,重點聚焦科技創新、金融和商貿物流,為什麼會選擇這三個領域?

鍾永喜:這次京港洽談會的主題是「優勢互補,共創繁榮」,探討京港在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等範疇的合作機遇。

三場專題推介會活動,分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運輸及物流局,以及香港貿易發展局與北京相關部門共同舉辦,圍繞金融、科技創新及商貿物流來展開合作探討。

京港兩地金融領域蘊藏著豐富的合作機遇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在今年的京港洽談會上,金融領域也釋放了一系列重要的信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聚焦支持內地企業「走出去」相關政策措施進行詳細介紹,並展望了下一步合作前景。比如提到了將進一步擴大香港的銀行內地分行的業務範圍;支持央企深化與香港各界在國際項目投融資等方面合作等。

創新科技是近幾年來京港合作的一個重點。京港兩地同為國家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兩地在科技創新合作上也日漸緊密。近幾年京港科技合作亮點頻出,比如我們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共同搭建了京港科技協同創新平台,聯合舉辦「京港青創杯」創業大賽;今年京港洽談會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攜手成立了「京港研發加速中心」等,共同推動兩地科創協同創新。

商貿物流也一直是京港兩地的優勢領域。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擁有成熟的資本市場、便利的港口口岸、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眾多的商貿企業集聚以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北京是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商貿物流市場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兩地合作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兩地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

新京報:首次在京港洽談會上增設投資香港主題活動,釋放了哪些信號?

鍾永喜:京港洽談會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時應運而生,由北京和香港兩地共同主辦,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27屆。我們香港貿發局作為主辦單位之一,從第一屆到現在,一直參與京港洽談會的籌辦。伴隨著國家經濟持續發展,京港洽談會的作用也出現了變化。早期的京港洽談會,招商引資的作用較為突出。更多的是香港帶著訂單、人才、資金到內地,「引進來」是京港洽談會一開始的主要作用。近些年,北京在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實力在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並率先進入減量發展的新階段,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徵更加顯著。從近幾屆京港洽談會來看,合作變成了「雙向投資」,京港兩地在金融、專業服務、科技、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領域合作的深度、廣度不斷拓展。

今年的京港洽談會首次增設了投資香港推介活動,重點推介香港的投資機遇和營商優勢,方便更多的北京企業更加瞭解香港,到香港發展,或者借助香港「超級聯絡人」的作用走向全球。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等重大的改革舉措,為深化京港合作明確了前進的方向。支持企業走出去,已經成為京港兩地的共同課題,正如北京市市長殷勇先生在開幕禮上所說,「要用好用足國家的支持政策,創新北京+香港+‘一帶一路’國家三方合作模式,搭建服務功能平台,為兩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鋪路架橋,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京港力量。」

京港兩地合作還有很多新領域待開發

新京報:近年來,香港在對外展示方面一直強調「通道」作用,請問在發揮通道作用方面,香港有哪些優勢?效果如何?

鍾永喜: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是全球唯一結合中國優勢與世界優勢的城市,也同時為全球金融、航運、貿易與物流中心,且創科實力雄厚,可提供與世界接軌的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務。香港一直在國家改革開放中扮演積極角色,全力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參與等國家戰略,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開展新質生產力。

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實際利用外資來源地,佔內地外資總額超過五成,去年境外公司駐港企業超9000家,其中內地駐港企業就有超過2100家,連續六年為數量最多。北京一直是香港重要合作夥伴,截至去年底,香港在北京累計持續投資近1360億美元,佔北京實際利用外資近六成半,累計在京設立外資企業的總數超過13000家,佔同類企業總數超過三成半。同時,北京在香港累計協定投資超過300億美元,赴港投資企業超過1900家,在香港上市企業超過200家。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環球企業和人才對香港投出信心一票。在京港洽談會開幕禮上,我們特首公佈了一組數據:今年以來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已成功協助390家公司在港成立或者拓展業務,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四成。截至8月,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經與超過100家重點創科企業洽談好在香港落戶或者擴展業務,將與香港合作投資超過520億港元。特區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積極招攬人才措施,以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來港發展。截至8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36萬宗申請,其中近23萬宗已經獲批準,香港有條件、有優勢引入國家和香港發展所需的國際高端人才。

新京報:你認為未來京港兩地合作的重點領域有哪些?

鍾永喜:今年京港洽談會除了我們推出的三場投資香港主題活動,還有15場京港合作專題推介活動,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數字經濟、「一帶一路」等京港兩地優勢領域、發展需求和經貿合作熱點,總體來說合作內容是相當豐富的。

在大會上,我們也瞭解到了一些新的合作需求,還需要我們認真去學習。比如三中全會提出,要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的有序擴大開放。近期國家也推出了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應用、獨資醫院等試點政策,這些都是京港兩地合作的優勢所在。本屆大會簽約項目中涉及醫療、文旅、互聯網等領域的項目佔比近一半,未來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我認為,未來京港兩地的合作重點,一部分是原有的賽道,一些優勢領域我們要做深、做實;還有很多目前沒有合作的,新的領域每年都會出現,京港兩地也可以圍繞這些新的議題進行探討。比如,我注意到最近的新聞提到一個無人機遊長城項目挺有意思,像這種低空經濟我們都是可以去參與的,各種創新、奇思妙想都可以變成題目去研究探討。所以京港洽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為企業面對面溝通交流創造了機會,大家集思廣議,碰撞思想火花,凝聚發展共識,把想法落實成項目,共謀發展。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