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博物館里的豐收節:一群孩子演戲劇、話桑麻

六年級男孩在臉上畫了一圈鬍子,穿著布衫,手裡握著水稻道具,佝僂著腰,在舞台上用京劇戲腔講述了水稻是如何變成人們飯碗裡的大米的。台下有數百名觀眾,發出喝彩聲。

今年9月22日,農曆秋分,是我國第七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業博物館以「豐年笑語話農耕」為主題舉辦了專場活動,涵蓋科普戲劇展演、節氣優秀作品展、農事體驗互動等多個方面。有趣的是,很多活動的主角是一群十歲左右的孩子。

9月22日,中國農業博物館里,孩子們表演戲劇展示農業豐收。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9月22日,中國農業博物館里,孩子們表演戲劇展示農業豐收。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在博物館里演戲

早在9月18日,中國農業博物館就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了以「豐年笑語話農耕」為主題的豐收節活動預告。活動分為「頌豐收-科普戲劇展演」「喜豐收-互動展示」「品豐收-農耕民俗體驗」「賞豐收-節氣文化作品展示」四個板塊。

9月22日上午10點,博物館里一處露天舞台前圍滿了遊客,多是孩子和家長。來自呼家樓中心小學六年級的15個學生,表演了中國農業博物館的原創劇目《憫食記》。故事講述了爺爺為浪費食物的孫子科普糧食來之不易的故事。全劇融入了戲曲表演形式。

據介紹,《憫食記》是中國農業博物館與學校「跨界」融合的一次嘗試。本劇立足農業科普題材創作,由中國農業博物館帶領呼家樓中心小學學生聯合編創,邀請農業專家進行內容指導、戲曲專業老師進行藝術指導。另外,中國農業博物館老師和呼家樓中心小學學生每週固定在校內小劇場進行排練,共計開展了15次排練。

班主任張潔說,排練斷斷續續持續了半年,在授課中,孩子們通過形體訓練、氣息練習、表演遊戲、戲曲入門、語言節奏、動植物模仿、科普劇排練等系統學習,學到了中國戲曲表演知識和農耕文化。比如,原先班里很多孩子分不清麥子和水稻,在這次活動中,他們知道了水稻的形態和種植歷史。

中國農業博物館里的水稻。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中國農業博物館里的水稻。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表演完戲劇的孩子,一走下舞台,就相互分享舞台感受。扮演「爺爺」的同學說,他從小在城市里長大,此前對農業瞭解不多,但通過這回戲劇表演,知道了一些農業知識。他很高興,舞台下很多小朋友看演出很入神,他自己站在舞台上,發現自己也成為了一個傳播農耕文化的科普者。

體驗將玉米磨成面

中國農業博物館2號館展示了各種傳統農具。許多孩子在瀏覽完展廳里的農具後,就去旁邊的小廣場體驗玉米脫粒機和石磨的使用。本來體驗活動是在中午12點結束,但因為想參與推磨的孩子太多,活動又往後延了半個小時。

孩子們在簸箕上畫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孩子們在簸箕上畫畫。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誌願者徐冬梅負責給孩子們講解推磨。一上午時間,不斷有家長帶著孩子來排隊體驗推磨。每新來一個孩子,她都要將磨盤用法和注意事項講解一遍:要將脫粒的玉米放進磨盤上的小孔里,然後逆時針轉動,最好是保持勻速轉動;另外,注意不要把另一隻手放在磨盤邊上,小心擠著手;最後再用小掃帚將磨碎的玉米掃進簸箕里,這些玉米不要失了,可以用來喂鳥或喂魚。

徐冬梅向孩子們講解推磨。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徐冬梅向孩子們講解推磨。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最後才磨成這麼一點面啊。」一些孩子嘟噥道。他們發現,一小筐玉米穗被磨完後,最終玉米面只有一小捧,大部分仍是玉米碎渣。徐冬梅告訴他們,傳統社會獲取食物的難度很大,種地全靠人力,再將種出的糧食磨成面,也很耗費工夫。

家長帶著孩子參觀豐收節活動。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家長帶著孩子參觀豐收節活動。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一些孩子問磨盤的原理是什麼,徐冬梅介紹,基本原理就是兩個磨盤產生摩擦,將食物顆粒碾成粉狀。她說,在中國農業博物館關於農具的展廳里,有關於石磨發展的介紹。西漢時的石磨磨齒是窩點狀的。到了東漢,石磨磨齒就成為了斜線狀,一直沿用到近現代。斜線狀磨齒要比窩點狀磨齒更為科學,它能將糧食顆粒磨得更為細小。一些家長聽完徐冬梅介紹後,就帶著自家孩子又參觀了一遍展廳。

家長帶著孩子參觀2號館里的展廳。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家長帶著孩子參觀2號館里的展廳。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

此外,中國農業博物館在本次豐收節活動中還設立了剪紙、年畫、風箏、美食等節氣文化作品創意展位。手工創作者們展示了文創作品,讓參觀者感受到了傳統節氣文化的魅力。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