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當網紅,是不是不務正業

這幾年來,一些企業家紛紛在各社交平台開設帳號,打造個人IP,展開「流量攻勢」。

這些企業家文章、發影片,有的免費上課、有的花式玩梗、有的直播帶貨……他們在互聯網世界開闢新的商業「江湖」,動態經常衝上熱搜,話語頻頻被轉發,有的還圈粉不少。

有人說:「搞產品、製造、研發才是企業家的頭等大事,當網紅不是認真做企業的態度。」那麼,企業家化身主播和網紅,是不務正業嗎?

雷軍、周鴻禕、俞敏洪的影片截圖 圖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雷軍、周鴻禕、俞敏洪的影片截圖 圖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

企業家當網紅並不是新鮮事。早在互聯網發展初期,就有企業家試水博客、微博等網絡平台,發表觀點、分享心得。如今,互聯網分享形式多樣化,一些企業家在短影片平台特別活躍,其中累計播放量過億的影片不在少數,還有的一場直播下來,觀看人數達數百萬。筆者梳理髮現,網紅企業家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流派」。

有的自帶光環。一些企業家擁有令人津津樂道的人生經歷、創業故事,在社交媒體上容易收穫大批擁躉。比如,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就被網民戲稱為現實版「爽文男主」,「高考狀元是他人生最微不足道的成就」「最低谷的時候銀行卡里躺著冰冷的40億」等話題或許真假參半,卻總能引發熱議;又如,從基層業務員一步步成為企業高層,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人生充滿熱血傳奇色彩,其一舉一動備受關注。

有的傳遞理念。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一些網紅企業家也不忘在網上傳遞積極向上的理念。比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相關影片中就表達了自己對汽車行業的熱愛與堅守,他那些「我是很幸運的,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我們應該珍惜這個時代,我們一定要有大理想,有大格局,還要有更大的責任」等話語,贏得廣大網民尊重;又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公眾號也一直保持較高更新頻率,他分享的人生感悟和教育心得讓不少粉絲覺得很勵志。

有的網感十足。還有一類企業家緊跟社會熱點,和網民積極互動。比如,360創始人周鴻禕經常就網絡安全、新技術等話題發表觀點,有網民說,「很佩服周總,有關的、無關的,懂的、不懂的,都能說上幾句」;還有一些年輕創業者負擔輕,「包袱」多,能用微短劇等形式把企業品牌和個人生活展現給網民,與年青人貼得更近

有的技能拉滿。除了企業家,一些人可能還有更多身份、更多標籤。有的甚至變身「技能博主」,在社交平台展示「十八般武藝」。比如,搜狐創始人張朝陽開設的《張朝陽的物理課》欄目已更新200多期,憑藉專業知識的分享、深入淺出的講解,吸引了不少網民。

張朝陽開設的《張朝陽的物理課》欄目 圖源:「張朝陽的物理課」影片號張朝陽開設的《張朝陽的物理課》欄目 圖源:「張朝陽的物理課」影片號

做內容,難;做有品質的內容,難上加難。企業家當網紅,意味著需要投入部分時間精力,保持曝光度和話題性,持續與粉絲緊密互動,還可能面臨輿情壓力。企業家走到台前、頻頻「觸網」,背後有什麼樣的驅動力?筆者認為,至少有這幾重原因。

與消費者打成一片。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經營企業,客戶在哪裡,市場就在哪裡;誰抓住了網民注意力,誰就抓住了流量風口。

通過短影片、直播等形式,企業家們得以與全國乃至全球網民打成一片,也就相當於拓寬了營銷渠道、增加了用戶黏性。比如,有的企業家用詼諧幽默、接地氣的風格回覆網民評論,「打卡式」報備個人生活,虛心學習各種互聯網新知識、新技能,打破了大家對企業家的刻板印象,不少人因此「路轉粉」。

與品牌深度鏈接。在信息爆炸時代,品牌故事和價值觀成為消費者選擇產品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企業家作為企業的「靈魂」,其個人形象、言行舉止與品牌的形象息息相關。通過網絡,他們可以更生動地展現自己的工作理念、人生哲學、企業文化等,從而讓消費者更全面地認識和瞭解品牌,並產生一定的情感連接。當消費者感受到其人格魅力和真誠態度時,一定程度上會更願意相信並選擇這個品牌。

與更好的自己相遇。互聯網的便捷性改變了人們獲取和傳遞信息的方式,也讓每個人有了更多分享、展示的舞台。對企業家來說,在互聯網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能被更多人看見、認可。而在持續輸出的過程中,他們也能不斷思考怎麼「聚攏」網民情緒、切中消費需求,怎麼跟主營業務結合,等等。可以說,勇於從線下到線上,不斷鍛鍊自我,本身就是主動走出舒適區的表現,也是自我突破的過程。

圖源:IC photo圖源:IC photo

作為企業「掌門人」,企業家的主業自然是把企業經營好、管理好。但企業家當網紅,真的是不務正業嗎?對此,筆者有三點看法。

「彪悍的人生也需要解釋」。互聯網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產品和理念也要通過有效傳播才能為人所知。不同於「砸」廣告費的推廣方式,如今各企業利用好網絡平台,更可能爆發一定影響力。

尤其當「掌門人」現身說法,展現品牌實力、分享人生故事、輸出個人觀點,幫助網民解疑釋惑、增長見識,就更能與消費者拉近距離,提升營銷效果。他們服務的仍然是主業。比如,雷軍入駐影片號等社交平台後,全網粉絲數高達幾千萬,各種相關話題讓他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里,也帶動小米品牌觸達更多客戶。

「產品是1,營銷是0」。對企業家來說,千方百計做好做強企業、鍛造過硬的產品和質量,永遠在第一位,也是「人間正道」。產品是「1」,先有好產品,才有後面的營銷「乘數放大」效應。大部分出現在鏡頭下的企業家都不會忽視企業立足之根本。有的企業家一直站在台後,甚至不願被過多關注,他們雖沒有活躍在線上,但憑藉「國民級」的品牌產品,同樣成為人們心中的網紅。

但也有極個別人享受被看見的感覺,沉迷於流量的狂歡,忽略「品質為王」,最終導致企業經營陷入困境。企業家緊跟趨勢當網紅可以理解,然而過度追求「眼球效應」並非長久之計。

創新是制勝之鑰。企業家投身網紅賽道,某種程度上是投入少、見效快的營銷手段。然而,企業要想夯實根基、獲得長遠發展,需要企業家能夠靜下心來,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重視品牌宣傳的同時,更要注重產品的研發創新。一家企業是否有市場、一種產品或業態是否有活力,還是取決於其自身的競爭力。要想既立足市場又開拓創新,從而滿足消費者日益變化的需求,還需要企業家在轉型升級中平衡好品控與營銷的關係。

真正能讓一家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還是在於深入洞察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價值創造、產品創新構建起穩固而持久的品牌影響力;與此同時,還要把握好互聯網的風口,為好品質、好故事「錦上添花」。唯有如此,才能贏得市場與口碑。

各位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言在本文發佈的24小時以內得到點讚數最高者,我們將贈送任意一套《浙江宣傳》書籍。您怎麼看待企業家當網紅?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