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最北方 心向黨中央|四排赫哲族村:唱響新時代《烏蘇里船歌》

一首《烏蘇里船歌》,讓饒河縣四排赫哲族村在62年前就已經「出圈」。

1962年,《烏蘇里船歌》在四排赫哲族村誕生,它是在赫哲族傳統民歌曲調基礎上改編而成,歌曲表達了赫哲族人民對新生活的嚮往和對祖國的美好祝福。1980年,《烏蘇里船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錄為亞太地區音樂教材,成為世界級音樂經典。

雨後四排村街景雨後四排村街景

陽光、白雲、青山、碧水,豐滿的漁船,跳躍魚兒……乘著歌聲的翅膀,62年來,四排赫哲族人以辛勤汗水守護著這方綠水青山,憑藉勤勞的雙手不斷開創出新生活,為《烏蘇里船歌》譜寫新故事、續寫新篇章。

雨中探訪四排赫哲族村

一場秋雨將四排赫哲族村洗刷得格外清新和迷人。

「你去過四排嗎?」「你有多久沒有去過四排?」路上,司機忍不住先說為快:「四排已經不是從前的四排啦。」

20公里車程,稻浪、麥田以及烏蘇里江水在細雨中匆匆而過,隔著車窗向外看,煙雨朦朧,大地一片豐收景象。

平日裡熱鬧的四排赫哲族村,在雨中顯得有些空曠和寧靜。村邊的烏蘇里江自顧自地流淌,遠處的稻田已泛黃,空氣中瀰漫著成熟的味道。

烏蘇里江岸風景烏蘇里江岸風景

雨中的四排赫哲族村別有一番情調。烏蘇里江繞村而過,隔江相望的俄羅斯近在咫尺,但見茂樹湧翠,峭壁沉江,眼前這秀美的景色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小雨淅淅瀝瀝。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尤俊鵬沒有撐傘,他領著記者在村里轉來轉去。花海、洋房、菜園裝扮的公園,城里一樣的住宅小區。如今的四排赫哲族村已今非昔比,清風拂過競放的「四排花海」,一首新《烏蘇里船歌》在花間流淌。

行走在四排赫哲族村,滿眼皆是風景。

打魚成為四排赫哲族村副業

「打魚已經不再是赫哲族人的主業。」尤俊鵬說,目前四排赫哲族村早已實現經濟轉型,重點發展的是非漁產業,全村目前只剩下兩戶專業打魚的。

烏蘇里江岸停靠的漁船烏蘇里江岸停靠的漁船

30多年前,烏蘇里江漁業資源曾一度銳減,1998年,四排赫哲族村漁民紛紛上岸,在政策扶持下,陸續開墾了18703畝耕地。全村512人,從人均耕地不足0.2畝,提高到現在人均耕地36.5畝。

村民在未曾開墾的黑土地上因地製宜,分別種植水稻、玉米和大豆,旱澇保收,尤其四排「赫哲族大米」在當地頗為搶手。稻養結合、稻田觀光、稻米加工、稻旅融合,四排赫哲族村將一粒稻「吃乾榨淨」,形成了一個全新產業。

四排赫哲族村還開闢了「非遺+產業」的發展模式。

於春文是當地烹魚高手,是赫哲族食魚習俗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和妻子經營的「漁家樂」,餐飲帶民宿,生意十分紅火。村黨支部因勢利導,以於春文為帶頭人,利用自家閑置住房興辦餐飲、民宿業。目前,全村已有「赫鄉漁家樂」「江上魚者」等10家餐館、19家民宿開門納客。

四排村「漁家樂」餐飲民宿綜合體四排村「漁家樂」餐飲民宿綜合體

此外,村里還以赫哲族伊瑪堪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盧豔華為帶頭人,開展赫哲文化進景區展示展演活動,形成了特色民族文化演繹產業;以赫哲族樺樹皮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尤俊濤為代表,形成了民族特色傳統手工藝產業。

通過「非遺+產業」模式,帶動了全村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通過產業帶動,四排赫哲族村村民腰包鼓起來了,村集體積累也逐年增多。2023年,通過「清化收」和發展產業,全村總收入達到300餘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3.8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眼下,在村黨支部倡導下,村里正在籌辦「四排共享食堂」,讓村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四排村「赫哲新村」小區四排村「赫哲新村」小區

小漁村變成旅遊村

饒河有一句響亮的宣傳語——「看赫哲,到饒河」,其實到饒河看的就是四排赫哲族村。如今的四排赫哲族村已經成為饒河赫哲族文化標籤和旅遊代言村。作為「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在全國僅有3個赫哲族鄉,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是其一,其民族文化傳承和文化產業發展聞名全國。

「四排赫哲族風情園」是「看赫哲,到饒河」必到之處。走進遊客接待中心,一幅長44米、寬4.4米的大型魚皮畫《赫哲百態圖》展現在眼前。

解說員介紹,《赫哲百態圖》由40多位國家級魚皮製作技藝項目傳承人曆時200多天耗用21852塊大馬哈魚皮縫製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皮畫作。共繪製了一年四季中27個生產、生活場景和78位各色人物。通過這幅畫,赫哲族的民風民俗場景一目瞭然。

四排赫哲族風情園四排赫哲族風情園

佔地1.2公頃的風情園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赫哲族文化3A級景區,景區設有赫哲族傳統舞蹈、民族體育項目和赫哲族說唱「伊瑪堪」表演等。

尤俊鵬說,風情園好比一個赫哲族博物館和一個看赫哲族的窗口,透過它,人們可以更深刻地瞭解和感受赫哲族歷史、文化和時代變遷。

「烏蘇里船歌文化記憶館」亦是到四排赫哲族村不可不去的打卡之地。記憶館外觀以「烏蘇里江漁船」為設計原型,內部運用聲光電技術,將赫哲族漁獵生活和《烏蘇里船歌》創作背景和過程進行充分融合、演繹,創造出極具震撼力的視聽效果。

「按照規劃,到2025年,村集體總收入突破500萬元,力爭5年內實現總收入破千萬元。」尤俊鵬深有感慨地說:「我的夢想就是把四排赫哲族村發展起來,讓村民富裕起來,現在,我的夢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尤俊鵬尤俊鵬

記者手記

尤俊鵬不停帶著記者在村里轉,說「你自己看吧」。提起爺爺尤連仲,尤俊鵬話多了。

「我爺爺是省級民間藝術家,是我們赫哲族的名人。」尤俊鵬在爺爺講述的漁獵故事中長大,那些憑著勇敢和技藝與大自然抗爭和獲得生存資源的故事滋養了他幼小的心田。

「兩塊板可穿山越嶺,三塊板可翻江倒海。」爺爺說,兩塊板是滑雪板,一腳踩一塊能翻山越嶺捕獵;三塊板是船,兩塊做船幫,一塊橫中間,便可翻江倒海打魚。

爺爺把生產生活的工具複製出來就是工藝品,隨手撕一塊樺樹皮就是一張樹皮畫。

短短十幾年,四排赫哲族村舊貌換新顏,成為全國聞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過去,許多村民都離開了四排赫哲族村,外來人也不多,現在,不僅外來遊客增多了,就連走出去的本村村民也開始陸續回村。」

在四排赫哲族村採訪,記者接觸了很多村民,他們中有漁民、有飯店老闆、有民宿經營者,還有從事赫哲族傳統技藝的民間藝人,他們質樸的臉上帶著笑容,那笑容是獲得的、滿足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