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亞洲國際水周發佈《北京宣言》,呼籲保障亞洲未來水安全

9月24日,第三屆亞洲國際水周在北京開幕。中國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與亞洲水理事會主席尹錫大共同簽署《北京宣言——第三屆亞洲國際水周亞洲水聲明》。

在作主旨報告時,李國英介紹,中國水利部著力完善水旱災害防禦體系、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推進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等,不斷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

第三屆亞洲國際水周開幕禮現場。水利部供圖第三屆亞洲國際水周開幕禮現場。水利部供圖

近10年,中國洪澇災害損失佔GDP比例由上個10年的0.51%下降至0.24%

李國英表示,洪澇災害是中國發生最頻繁、危害最大、造成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暴雨洪澇災害的突發性、極端性、反常性越來越明顯。保障防洪安全是一項長期、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近年來,中國加快完善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三大利器」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三道防線」及相應數學模型構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位一體」的洪水災害防禦工作體系,成功戰勝2021年黃河中下遊1949年以來最嚴重秋汛、2022年珠江流域北江1915年以來最大洪水、2023年海河流域1963年以來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等大江大河歷史罕見洪水災害。

李國英介紹,近10年來,中國洪澇災害損失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一個10年的0.51%下降至0.24%。

近10年,在GDP增長近1倍的情況下中國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

李國英表示,中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排名世界第106位,且時空分佈極不均衡,與人口、經濟和耕地等資源佈局不相匹配。現代化建設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嚴峻挑戰。

近年來,中國全面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出台節約用水條例,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了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的轉變。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科學推進實施以南水北調為代表的重大跨流域、跨區域引調水工程,加快建設國家水網,同步構建數字孿生水網,初步形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全面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規範化建設和縣域農村供水工程專業化管理,最大程度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監管、同服務。

李國英介紹,近10年來,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1倍的情況下,中國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中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過9000億立方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

中國已建成大中型灌區7000多處,灌溉面積達10.75億畝

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中國的頭等大事。李國英介紹,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和改造,建成了較為完備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體系。截至2023年,中國建成大中型灌區7000多處,灌溉面積達10.75億畝,在佔全國56%的耕地面積上生產了全國77%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為糧食生產「二十連豐」、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提供了有力水利支撐。

中國江河湖泊眾多,水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流域內各生態要素和上下遊、左右岸、干支流緊密聯繫、相互依存,構成了流域生命共同體。李國英介紹,近年來,中國積極建構河流倫理,把自然界河流視作生命體,尊重河流生存與健康的基本權利。其中,黃河實現連續25年不斷流;斷流百年之久的京杭大運河實現連續3年全線水流貫通;斷流26年的永定河實現全年全線有水;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得到治理、地下水水位總體回升,不少曾經乾涸的泉眼實現複湧。

李國英指出,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加劇的雙重作用下,水安全風險日益成為全球性挑戰。他倡議,亞洲各國協同推進理念創新、治理創新、科技創新、合作創新,推動亞洲水治理領域合作走深走實。

《北京宣言》呼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城市化加速等帶來的水問題

會上發佈的《北京宣言》呼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城市化加速和人口增長帶來的水問題,通過創新驅動、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尋找解決方案,促進可持續發展,保障亞洲以及全球的未來水安全。

亞洲水理事會成員共同承諾,面對變化環境下新的涉水挑戰,樹立節水優先理念,強化流域綜合管理,提高用水效率,開發利用再生水等非常規水,實施可持續水價機制,採用政府與市場協同等靈活的融資方式推進水和衛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推動水資源多元監測與感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技術應用,發展智能大壩理論與實踐,模擬和預測水資源動態變化,優化水資源配置與調度,加強水質監測與淨化過程控制。

製定有效的災害防禦和氣候變化適應戰略,通過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結合的方式應對流域洪水及山洪災害,提升早期預警和預報系統,加強場景預演和預案編製,提升極端降雨事件中城市內澇應急處理能力,減輕氣候變化導致的涉水災害影響。

促進農業節水增效,引進先進、經濟、高效的灌區開發技術,深入認識水—能—糧橋樑關係,通過跨部門協作實現供水、能源與糧食安全。

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編輯 張牽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