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洋弟子」遇見高陽:共繪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百景圖」

中新網河北高陽9月25日電(黃鈺涵 張子怡 單冰潔)體驗高陽草木染、參觀毛巾工廠、製作豆腐、唱北方崑曲、打太極拳……9月19-21日,「海外達人探訪高陽」活動在河北高陽舉辦。來自俄羅斯、法國、緬甸、越南、蒙古國、孟加拉國、馬來西亞的十位「洋弟子」走進高陽,追文脈之源、探戲曲之奇、品非遺之美、浴民風之純。

正如歌詞「如果你要寫風,就不能只寫風」,如果要寫高陽,就不能只寫高陽。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來自五湖四海的「洋弟子」眼中的高陽是怎樣的?他們在這裏有著怎樣的收穫?在9月21日舉辦的沙龍上,他們娓娓道來……

當「洋弟子」遇見高陽:直呼「很有意思」!

高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中國紡織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在沙龍上,高陽縣文廣旅局局長白娟介紹道,歷史悠久、曆代名人輩出的高陽,不僅是北方崑曲發祥地,長拳短打、器械套路、戳腳太極在城鄉廣泛流傳,全縣習武者近3萬人。這座古城,有文脈、有風骨、有溫度。

「洋弟子」學習北方崑曲。 張子怡 攝「洋弟子」學習北方崑曲。 張子怡 攝

回顧遇見高陽的三天時光,「洋弟子」們頻繁提及的關鍵詞是「很有意思」「有趣」。緬甸留學生朱誌明認為,此次活動對他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對我來說很有興趣的就是太極拳和北方崑曲。」朱誌明說,「我是來到這裏才第一次聽到北方崑曲,這是很有意思的,它像京劇一樣有很長的歷史。」

法國留學生GUENEGAN MAELLE表示,豐富的體驗活動讓她瞭解到了當地區域性的文化,「我們參觀了高陽縣棉花圖紡織博物館以及一些毛巾工廠,還體驗了製作豆腐,這些都讓我們覺得非常有趣。」

「洋弟子」學習太極拳。 張子怡 攝「洋弟子」學習太極拳。 張子怡 攝

在三天行程中的最後一天,換上太極服的「洋弟子」們來到顓頊公園「拜師習武」,在顓頊閣前,短拳、太極拳等豐富多彩的武術表演給「洋弟子」們帶來了一點「小小的震撼」,贏得他們陣陣掌聲。

俄羅斯留學生易格回顧此行,直言最喜歡的便是太極拳。他曾聽許多人提到太極拳、中國武術,但並不明白它們是什麼。現場進行武術表演的孩子們給易格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這些孩子很棒,他們很靈活、很有趣,他們對太極拳的態度讓我很驚訝。」

在武術表演中,除了活潑可愛的孩子,還有頭髮花白的老者。 「我真的非常佩服他們,我希望我到了這個年齡身體也這麼健康」,越南留學生阮氏瓊英感慨道,「不只是身體,精神也要特別安然。」

「洋弟子」參觀毛巾工廠。 黃鈺涵 攝「洋弟子」參觀毛巾工廠。 黃鈺涵 攝

「家家紡車響,十里機杼聲」。河北高陽紡織歷史悠久,始於明末,已有四百餘年歷史,素有「中國紡織之鄉」的美譽。在這片土地上紮根著4200餘家紡織生產企業,年產毛巾50億條。「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三條毛巾就有一條出自高陽。」高陽縣科工局副局長任帥說道。

俄羅斯留學生馬連娜和尼克所學的專業是物流管理,他們對高陽的毛巾產業充滿興趣,「我們的專業是物流,所以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活動,去工廠看看毛巾是如何生產的,我們可以看到和瞭解這些內容。」馬連娜說。

法國留學生BOUILLOT CHLOéLAETITIA MARIE來中國只有短短三個星期,但她已經想要更多地瞭解這個國家,「多虧這次行程,我們才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和我所愛的人分享這一切。」

蒙古國留學生諾敏則坦言,「這次的體驗讓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了高陽,它很有自己的特色。如果以後有機會,我想再次來高陽瞭解更多的文化和傳統。」

共繪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百景圖」

此次高陽之行,「洋弟子」們不僅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還在參觀與體驗活動中共繪出一幅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百景圖」。

高陽縣委宣傳部部長黃旺表示,高陽是一座值得不斷探索和發現的縣城,「洋弟子」們的到來,「不僅為我們帶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特視角與寶貴經驗,更搭建起了一座連接不同文化、促進相互理解和友誼的橋樑。」

「洋弟子」體驗高陽草木染。 張子怡 攝「洋弟子」體驗高陽草木染。 張子怡 攝

走進高陽縣棉花圖紡織博物館,洋弟子們親身體驗高陽草木染技藝,通過紮染和蠟染的方式,讓形狀各異的花紋圖案在布上「綻放」。馬來西亞留學生潘詠祺表示,這與馬來西亞蠟染batik有些許相似之處,「我們通常會根據一些植物,比如花朵的形狀,畫在衣服上,我們在儀式上都會穿這件衣服。希望之後如果有機會,中國的蠟染和馬來西亞的蠟染能有更深的交流。」

「洋弟子」換上戲服、化上戲裝。 黃鈺涵 攝「洋弟子」換上戲服、化上戲裝。 黃鈺涵 攝

當「洋弟子」遇上中國北方崑曲,他們之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高陽縣河西村小學,「洋弟子」們穿上戲服、化上戲妝,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北方崑曲的唱腔與身段。

「我非常喜歡一起學習北方崑曲的活動,我有幸穿上‘皇后’的服裝,這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BOUILLOT CHLOéLAETITIA MARIE曾在法國唱過幾年歌劇,法國歌劇和中國戲曲之間的差異,尤其在化妝與傳統服裝方面,讓她感到十分有趣。

「洋弟子」體驗豆腐製作。 張子怡 攝「洋弟子」體驗豆腐製作。 張子怡 攝

「先到布里學法語,做著豆腐闖巴黎」。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位於河北省高陽縣,這座1917年創建的學校,是中國第一所留法預備學校,人稱「法國學堂」。高陽與法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讓兩位法國留學生十分驚喜。

「這非常有趣,因為它居然和我們國家還有聯繫。在這裏我們學習到了一些製作豆腐的技巧,以及一些詳細的製作工藝。」GUENEGAN MAELLE 說道。而BOUILLOT CHLOéLAETITIA MARIE則表示:「在法國的話我們經常吃豆腐,但不知道它來自哪裡,也不知道它是如何生產的,我很驚訝地得知這裏的豆腐居然與法國有聯繫,我很高興能夠發現這一點。」

「這三天讓我感受到了高陽人民的熱情和友好,也讓我更加瞭解了中國的文化。高陽的紡織工藝、崑曲表演、古音樂和武術,都讓我非常喜歡。」孟加拉國留學生孟浩回顧道,「這些經歷對我來說是很寶貴的,我相信它們會讓我更加瞭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雖然時間很短,但我學到了很多,也結交了很多新朋友。我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再來高陽,瞭解更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完)

【編輯:周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