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士在答辯前夜自殺,網民:有時候選擇退學更需要勇氣

編輯:學妹

博士不光是學識能力的象徵,有時候更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標籤,這些人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的代名詞,一直都以用學習來改變命運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別人眼中他們是天選之子。

事實上,只有他們自己清楚,讀博這件事,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前段時間,知乎上曾有個熱搜:一些自殺的名校博士為什麼不退學?引發了極大的討論熱度。後來問題被屏蔽了,可能或多或少影響不大好。

實際上,近年來名校博士自殺的新聞不在少數,每當爆出這樣的新聞我們都在扼腕痛惜,那些離成功畢業只有一步之遙的天之驕子,為什麼會選擇走上那樣一條荊棘叢生的不歸路。而往往在這些新聞的底下,總有人會疑問道:「能學就學,不能學就退學啊,為什麼要自殺?」 

但退學,可能真沒那麼容易。

名校博士自殺這個事究竟發生頻率有多高?除了一些成為了社會熱點事件,被新聞報導讓大家熟知。更多的,可能連報導都沒有。

小募最近在逛中國球證文書網時發現了這樣一則判決書。

一個北大的博士在答辯前夜自殺身亡,其父親起訴學校,認為這是學校沒有履行維護研究生合法權益的法律義務而造成的,讓研究生遭受了學術之外的壓力,學校沒有規範的引導學生。

希望判決學校:就其掩蓋事實,拒絕承擔責任等無理行為向其書面賠禮道歉,並進行賠償。

後來被二審駁回了上訴。

根據判決書顯示,博士生李某是北京大學碩博連讀的學生,攻讀生理學系基礎心理學方向,在她博士論文答辯當天淩晨,李某選擇了自殺。並留下了書面遺言:

「對不起。我全搞砸了。我違背了所有人的期待,是個沒有用的廢人。媽媽,爸爸,對不起,對不起。李老師,對不起。茜,實驗室的大家,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我這樣懦弱的人,沒有存在的價值。」

根據李某父母的描述,他們認為孩子會自殺的主要原因是:

李某答辯前期論文給出的修改意見。和指導老師意見不符。雖然李某博士論文預答辯通過了,但其一直處於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中。李某無法處理這種不同學術觀點導致的情況,且李某的實驗預案曾被毫無理由地拋棄,而她自己不願意寫不同的學術觀點在文章內,也不知道如何修改,所以選擇了自殺。

為此,父母起訴北大,認為學校沒有履行維護研究生合法權益的法律義務,讓研究生遭受了學術之外的壓力,學校沒有規範的引導學生。

後來,法院認為,李某父母給出的所有證據:

李某遺言、李某博士論文開題報告審核表、李某博士論文開題報告評審會記錄、李某博士論文的匿名評審等證據,無法直接證明北京大學有任何過錯行為

且北京大學提供的一些證據:導師曾讓李某在答辯前多休息、曾和家長進行過電話溝通,告訴家長李某預答辯通過、有同學表示看到李某答辯前的一個月比較焦慮,但是與其他時候相比並沒有更焦慮。在答辯前三天沒有見到過她。學術觀點存在差異是一個學術組中很常見的現象等等。都證明了北京大學已經盡到了相關義務

所以判決李某父母要求北京大學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但同時,法院認為,李某父母向北京大學提交了理科博士生人才培養教改若干建議,雖然是作為證據提交,但能夠看出是李某父母從該事件中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對學校的今後發展以及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深切的、中肯的建議,目的是避免再發生類似悲劇。北京大學亦應重視李某父母提出的建議,在今後的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檢測與跟蹤,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並且,在二審中,法院提到:在學術研究中,老師之間存在不同的見解屬於正常現象,正是因為存在不同的觀點才能推進學術研究的創新和發展。老師也有選擇實驗預案的權利。學術之路是艱辛、漫長的,其中荊棘密佈,思辨的過程也必定極其痛苦,但這也正是學術研究的魅力所在。在學術研究過程中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要與其他研究者的溝通和交流,李某作為在校博士生,已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面臨壓力時,完全可以與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向學校說明相關情況,借助各種途徑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解開思想上的困惑,而不是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所以維持原判。但是也提到了北京大學亦應重視李某父母提出的建議,在今後的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檢測與跟蹤,鼓勵老師增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在強化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幫助學生完善心理防線的構築

事情看完,只讓人倍感惋惜。博士論文答辯前夕,離成功那麼的近,但博士生卻選擇了永遠止步於此。事件的背後,究竟誰對誰錯似乎無法用這一紙判決書說清。但值得引起反思的是,這些選擇極端方法的研究生,在心理上都出了很大問題。而且這樣的事在高校里並不是極少發生的個例。

第五屆《自然》博士生調查曾顯示,中國的博士生在取得博士學位的道路上面臨著巨大挑戰。從很多方面看,中國的博士生比其他國家的學生要「難」一點。一個非常顯眼的數字是,在參與此次調查的中國學生中,只有55%的學生表示對博士生涯至少感到部分滿意。而在中國以外地區的5630名受訪者中,滿意度達到了72%。

留言評論的大部分受訪者表達了較為負面的態度。一名學生寫道,「不要在這個國家讀博,沒人會幫你,沒人會理解你,這裏是監獄。」另一條評論寫道,「讀博壓力太大了,超過了我的預期。」南京大學細胞生物學家陳迪說,在很多方面,壓力是整個系統的一部分。「大部分學校都要求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至少發表一篇論文,發表的期刊還必須有一定的影響因子,才會授予他們博士學位,」他說,「每個人都要有產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博士研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似乎也越來越大。

在調查中,40%的中國受訪者表示,自己曾因讀博導致的抑鬱或焦慮尋求過相關幫助。這比世界其他地區36%的比例略高。對中國的學生來說,這方面的資源往往比較匱乏。在那些尋求過幫助的人中,只有10%的學生在母校得到過有益的幫助;而在世界其他地區,這個數字是28%。

也正因為這樣,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做出極端行為的研究生就比較多,他們中的大多都就讀於名校,有的一些我們曾在報導上見過,但更多的,則連報導都沒有。

筆者隨手在知乎上一搜,就能搜到類似的提問。

太多了,數量讓人不敢相信。

在這些回答下面,總有人評論道:「有自殺的勇氣,為什麼不退學?何必走到這麼極端的一步?」

但實際上情景中,退學,哪有那麼簡單啊!

要麼死撐,要麼死,這兩個念頭每天在腦海里打架。這是筆者朋友告訴筆者自己讀博時遇到瓶頸的念想。

實際上,相信很多研究生都跟他一樣,把科學研究想得很美很浪漫,可等你進入實驗室就不這麼想了。開始做研究之後,各種困難會不可避免地撲面而來。

讀博,對於更多的學生來說,不僅僅是自己的私事,更是一個家庭的家事。

寒窗苦讀二十多年,家裡供著讀博也不容易,大家都期待你博士畢業,你該如何告訴他們你可能畢業延期?

往往很多家庭,父母都不是博士,沒有高學曆,他們對讀博士的過程沒有經驗,也不能理解讀博士的人的辛苦,但是他們對於子女讀博成才的期望值是很高的。退學,意味著愧對這份期望,也對不起自己已經付出的時間成本。畢竟在這個時間段里,同齡人已經工作,早早的走上社會打拚。選擇退學意味著這幾年的努力都是白費的。等於說在別人都進步的時間段里,自己選擇了原地踏步。

在這樣的重壓下,怎麼退學?

同樣的,退學的選擇也會面臨來源於社會的壓力,從小到大的天之驕子,別人家的孩子,大家的榜樣,突然讀書讀了十幾年沒個結果,退學了,就化作了「讀書沒有用的反面教材」。

而最大的壓力,還是來源於讀博的自己。

社會內卷化嚴重,對於堅信畢業了自己終於會有前途的研究生來說,如果在讀研期間面對可能畢不了業的現實,往往會對自己產生不自信和懷疑。自己多年的努力,也不能換來一個好的未來。這個斷崖式的落差,只能由自己來消化。要選擇退學嗎?那意味著自己這些年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意味著自己可能根本不是學習那塊料。這對一路優秀過來的學生來說,打擊太大了。

綜上所述,退學所帶來的的壓力,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無解和難以面對的。

如果一些學生是讀完碩士再讀博士,那退學意味著好歹還有碩士學曆。但還有一些學生,他們是直博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下,退學意味著,連碩士學曆都不會擁有。你能承擔這樣的學曆落差嗎?

那麼,有沒有博士選擇退學?答案是肯定的。

曾經有讀者給我們投稿自己的故事。

自己一開始讀博是因為對計算機圖形學感興趣,並且本科成績一直很優秀,覺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博士學位拿下。所以在浙大碩士、清華碩士與北大博士三個offer中,選擇了最難的那個。

但在讀研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自己在科研方面沒有絲毫的成長,感覺自己是在搞民科。導師把自己實驗室不出成果全部歸咎為招的學生不努力。但是身邊種種跡象都讓他認識到「讀博不順不是自己出了問題。」

綜上所述,在博五這年,他選擇了退學。

很多人都覺得他很衝動,一腔熱血上頭就草草跟北大這樣的大IP、大Boss說了再見,以後的路可怎麼辦呢?

但讀者告訴我們,他自己覺得好歹他正視了自己的內心,敢於拋下已有的科研成果,去另一個陌生的領域開疆拓土。

他主動地給了自己人生另一種可能,即使以後這種可能沒有變成現實,也不會因為從未嘗試過而遺憾。

能夠清醒地讀博是人生一大喜事,因為不乏有的人為了讀博而讀博。

而更高級一點的喜事是因為熱愛才做學術。

因為成全自己就是愛自己,而愛自己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從他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勇敢選擇退學,是對他自己的救贖。

當然了,筆者並不鼓吹遇到壓力或者說感覺自己抑鬱了就選擇退學。都是過來人,我還是更希望大家能夠撐到柳暗花明那一天。

但筆者更不想看到的,是優秀的學生們選擇自殺這樣的不歸路。如果你正在因為學術感到焦慮或者抑鬱。

學會休息,適當的疏解自己的壓力,是格外重要的,我們要認識到「科研並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還有就是一定要學會溝通。

父母不理解,為什麼導師佈置的課題我們無法完成,那我們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他們,「爸,媽,我的導師非要讓我研究如何用菜刀去替代手術刀去做手術,這在世界範圍內也無人能解啊!」

家庭永遠是自己的避風港灣,要多相信家人能夠理解並支持你。

同樣的,也要多採取更多行動,主動嚮導師和學校尋求自己需要的建議。

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我們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然後無畏無懼,勇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