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研究院:內需改善取決於政策力度 經濟恢復基礎待鞏固

9月26日,中國銀行研究院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4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但經濟景氣度有所下降,展望四季度,中國經濟恢復基礎仍有待進一步鞏固。

9月24日,政府宣佈降準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多項政策,在《報告》發佈會上,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李佩珈表示,央行9月24日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場信心,股市和彙市都積極回應並大漲,對樓市穩定起到積極作用,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有助於降低居民債務負擔,讓新購房者進入市場。

「內需改善的幅度更多取決於政策力度與效果。」《報告》也指出,全年實現GDP增長目標,需要宏觀政策加倍發力,提高針對性,促進需求穩步恢復、重點領域風險加快化解、市場預期和信心改善,推動經濟平穩度過動能轉換的陣痛期。

中國經濟增速及預測圖表 《2024年第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截圖中國經濟增速及預測圖表 《2024年第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截圖

三季度經濟恢復不平衡問題持續凸顯 亮點與挑戰並存

今年三季度,中國外需保持較高增速,製造業投資增長動力較強,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產業延續升級態勢。但仍面臨需求不足、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市場主體信心和預期不佳等挑戰。

《報告》指出,出口具有較強韌性,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1-8月,中國出口金額(美元計價)同比增長 4.6%,增速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1.1和10.3個百分點。出口增長直接拉動中國相關產業需求,也帶動了製造業相關投資擴張,形成了較好的「外循環」鏈條。

政策和市場共同支撐製造業投資較快增長。1-8月份,中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 9.1%,增速比全部投資高5.7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4.6%,比上半年提高7.1個百分點。此外,新質生產力不斷培育壯大,推動新舊動能加速轉化。1-8月,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8.9%,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別提高0.2和7.1個百分點。

但有效需求不足仍是製約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社會預期悲觀是消費疲弱的根源。當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居民提前還貸仍在持續;金融市場波動較大,導致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速放緩;就業壓力依然存在,部分領域出現裁員、降薪的現象。

《報告》數據顯示,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為 3.4%,較上半年分別下行0.3和0.5個百分點。尤其是三季度以來,消費走弱更為明顯。此外,內需不足疊加部分行業「內卷式」競爭,工業恢復基礎仍不穩固;風險處理與化解難度正在加大。

四季度經濟恢復基礎待進一步鞏固 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並存

《報告》指出,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或將增多,出口或將承壓,房地產市場調整仍未見拐點,地方財政壓力短期難以緩解。內需有效改善對未來經濟景氣恢復較為關鍵,但內需改善幅度更多取決於政策力度與效果。

「四季度消費增速有望企穩。」《報告》稱,促消費政策推動消費增速企穩,但改善幅度或有限。若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果較好,預計四季度消費同比增長4.5%左右,全年增長3.6%左右;若政策效果持續性不佳,仍延續三季度以來相對低迷的態勢,預計四季度消費同比增長3%左右,全年增長3.2%左右。

在外彙方面,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鄂誌寰提出,美聯儲降息讓人民幣外部壓力有所減輕,美聯儲和中國央行接連降息帶來了一個轉折點,徹底扭轉了市場預期,銀行代客結售彙從上月的逆差轉為順差。

《報告》也指出,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支撐出口增長的積極因素仍存,但需關注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帶來的擾動。未來一段時間,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仍將加大。分外部環境整體平穩和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兩種情形預測,預計2024 年四季度出口分別同比增長5.1%、2%左右,全年出口分別同比增長5%、4%左右。

同時,供給端新動能有望持續釋放,內需恢復程度是重要影響變量。未來,一方面,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新興產業潛在發展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內需恢復將成為推動工業增長的重要變量。

CPI方面,居民消費品價葛文和回升,工業品價格維持低位。在需求加快改善和需求不及預期情況下,《報告》預計2024年四季度CPI同比數別上漲1.4%、1.2%左右,全年CPI分別上漲0.6%、0.5%左右

有效需求不足是關鍵問題 政策重點需從供給端為主轉向供需並重

「當前宏觀政策的重點更多偏向供給端,而需求端政策相對不足。但事實上,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

《報告》認為,未來推動經濟景氣回升,需要逆週期政策更加有針對性,政策重點需要從供給端為主轉向供需並重。更重要的是,還需要相關改革政策跟進,推動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舉措落地落實,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財政政策需進一步加力,在穩增長防風險中發揮更大作用。金融政策也需同步做好數量管理和利率調控,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報告》建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托底經濟增長,發揮財政和金融合力,加大地方債務風險防範化解力度。

金融政策層面,應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資金總量合理增長;優化資金結構,持續推動「五篇大文章」等領域發展;持續優化利率調控機制,不斷提升調控效率。

針對房地產市場,《報告》認為,應加大去庫存化風險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預期改善。堅持分類施策和改革創新思維,加大房地產風險化解力度。對於尚未出險的房企,建立主辦銀行制度;對於已經出險但資產質量尚可的房企,建立聯合債務重組制度;對於嚴重資不抵債且債務重組失敗的房企,盡快啟動破產程序,加快市場出清。

在消費拉動內需方面,《報告》提出,進一步完善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激發消費者積極性,並加大力度挖掘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推動服務消費的穩定增長。此外,強化專項債投資帶動作用,加大對其他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支持力度。

展望未來,《報告》還指出,要促進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和中間品貿易融合發展,積極推進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全面對接,增強外貿企業抗風險能力。另外,引導企業更加註重品牌建立、產品質量提升,從「價格戰」轉向「創新戰」,促進地方產業差異化佈局,優化引導產業發展的方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雨婷 編輯 陳莉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