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被有毒的‘恐華症’控制了」!| 參考獨家

【「美國被有毒的‘恐華症’控制了」!| 參考獨家】#美國被有毒的恐華症控制了# 令人驚訝的是,除了一些耍嘴皮子的論調,本月進行的美國總統競選辯論幾乎沒有提到中國。前總統特朗普聲稱,他的關稅建議將懲罰「中國和其他所有一直剝削我們的國家」。現任副總統哈利斯則貶低了中國在新冠疫情期間的表現。

某種程度上,沒有關注中國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美國選民在當前選舉週期里主要關注其他問題:墮胎和婦女生育權,移民和邊境安全,通貨膨脹和緊縮的錢包。競選辯論的主持人及其預先準備的一連串問題幾乎沒有對中國議題進行探討,而它很可能是美國在21世紀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問題。

在過去的競選活動中,中國始終是重要話題。美國選民是不是過度沉浸在社交平台的兩極化敘事和24小時新聞報導之中,以至於喪失了對務實性政策討論的興趣?

美國兩黨都認同中國威脅的嚴重性,這一共識或許可以解釋他們為何傾向於在競選辯論中無視這一問題。而且美國政客都喜歡把自己製造的問題歸咎於他人,所以兩黨共同怪罪中國就不令人意外了。一個典型例子是美國把巨額貿易逆差歸咎於中國,雖然巨額貿易逆差其實是同樣巨大的預算赤字與由此導致的國內儲蓄不足的自然結果。美國對華為公司的偏執態度也是如此,指責中國總比承認美國研發支出不足導致創新潛力受影響要容易得多。

我沒有那麼天真,不會指望美國政客在包括中國議題在內的爭議性話題上講真話。為自身政治利益講假話的情況,在2024年大選中發展到新的高度。想想特朗普對關稅的極度偏愛吧。他不僅歪曲誰為關稅買單的現實,還顛倒關稅的影響,錯誤地聲稱關稅可以降低美國國內通脹。

你也可以批評哈利斯支持拜登政府做出的維持特朗普時期對華關稅和徵收新關稅的決定。正如我反復強調的那樣,一邊攻擊中國,一邊不去解決美國國內儲蓄不足的根本問題,這種做法如同擠壓一個水球——壓力只會把水逼到另一邊。同樣的道理,所謂的雙邊解決方案(對華加征關稅)只不過把美國的貿易逆差轉移給墨西哥、越南、加拿大、南韓、印度、愛爾蘭與德國——這些國家的成本大多更高,導致經濟拮據的美國家庭更加艱難。但你把這些話講給一個美國政客聽,看看有用嗎?

如果有機會,我會嘗試讓候選人談談中國難題的三個重要內容。

第一,美國真的指望通過瞄準頭號貿易夥伴來消除多邊貿易逆差?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政府嘗試對日本採取同樣的辦法,但失敗了。所以,美國政客為何覺得同樣的手段會奇蹟般在中國身上奏效呢?

第二,貿易戰反噬美國的可能性有多大?反噬發生過,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就是最痛苦的例子。一國遭受關稅打擊後,往往會進行報復。企業淪為製裁對象後,會關注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第三,對美國來說,對華貿易戰的勝利應該是什麼樣子?對於國家安全的共同關切導致衝突不可避免。中國擔心美國正在推行全面遏製戰略,但美國聲稱自己只是通過打造「小院高牆」來保護敏感技術。是否存在兩國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接觸」不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詞語,也不應該被誤認為是綏靖。如何才能促使人們思考美中接觸政策步入新時代的可能性?

這些都不是故弄玄虛的問題。過去幾年來,我本人一直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最令我擔心的是,漠不關心的美國選民沒有興趣去探究有關中國議題的這些內容,更不用說去思考可以取代衝突的方案了。

美國被有毒的「恐華症」控制了,就連美蘇冷戰也貌似淪為演習。毫無疑問,相比眼中處處有威脅,我們可以通過更好的方式與中國接觸。如果不敦促美國總統候選人就棘手問題展開辯論,我們將很難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本文由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9月25日發表,原題為《中國議題缺席美國競選辯論》,作者是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提芬·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