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映江山|飛虹橫臥立國都

一條金水河,形如玉帶,直似長虹;12座金水橋,橋上路面平坦,橋下曲似銀環。

每天清晨,當儀仗兵跨過外金水橋,伴隨著太陽與五星紅旗同時升起,北京城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金水橋,是紫禁城內外跨於金水河上12座石拱橋之總稱。隨著「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如今這12座橋都已成為「世界遺產」。

國旗護衛隊員升旗完畢,齊步走過金水橋。圖源:北京日報國旗護衛隊員升旗完畢,齊步走過金水橋。圖源:北京日報

金水橋飛虹橫臥,橋面起伏不平,中間稍窄,兩端較寬,呈現出婀娜多姿的曲線美。潔白晶瑩的漢白玉金水橋與巍峨壯麗的宮廷建築渾然一體,更彰顯出古都皇城雍容華貴、莊嚴典雅的大國氣派。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令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管子·乘馬篇》的記載,充分體現了皇城外置河建橋這一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

而這一切,要從元代說起。

遼金引泉

地上金水,天河銀漢。

金水河源於京西玉泉山,流至現西直門而入京城。按照古代五行學說,西方屬於金,故元代定名為「金水河」。

在更早的遼金時期,西山之水被引入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元代下遊水道被圈入禁苑。

到了明代,為避免河道路線過多所造成的跨河跳槽,金水河改道從玉泉山流出向東進入今紫竹院湖,又向東入高梁河,於高梁橋後分而為二,一灌城隍(護城河),一從德勝門水關彙入後湖,向東南出銀錠橋入今什刹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使作為護城河,金水河也是一條「內外有別」的河。

幾乎每一位參觀故宮的遊客都會在太和門廣場留影。作為最佳攝影角度之一,這裏不僅能拍到雄偉壯觀的古建築群,更能拍到蜿蜒環繞的「內金水河」。

故宮內金水河。圖源:北京日報‍故宮內金水河。圖源:北京日報‍

內金水河,由紫禁城西北筒子河水關進入,向南流至武英門前轉東向,橫跨太和門廣場後向北而東,經文淵閣轉南,從紫禁城東南角水關出宮彙入菖蒲河。

而這裏,是「外金水河」的起點。其東端彙入玉河再向南,彙入內城南護城河(前三門護城河),再經通惠河、大運河一路越走越寬,直至擁抱江海。

金水河有內外之分,金水橋也隨之有別。據《日下舊聞考·國朝宮室》記載,「天安門前環禦河跨石樑七,即外金水橋」「(太和)門前列銅獅二,其南環以金水河,跨石樑五,即內金水橋」。外金水橋為三孔拱券式,一共七座,橫跨於天安門、太廟、社稷壇前的金水河上;內金水橋則為單孔拱券式,一共五座,位於太和門廣場之前。內外金水橋都以精美的漢白玉石築就,造型舒展秀美,好似條條華麗的玉帶,交相輝映,將宏偉壯觀的天安門與紫禁城連接起來,古樸雅緻。

橋分君臣

「當你在天安門歡度國慶的時候,也不妨欣賞一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藝術成果。」1961年10月1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單士元先生在《北京晚報》上刊發《金水橋點滴》一文,邀請讀者將目光聚焦金水橋。

金水橋之美,獨一無二。《故宮遺錄》有載,金水橋參照的樣板周橋「皆琢龍鳳祥雲,明瑩如玉。橋下有四白石龍,擎戴(一作載)水中;甚壯」。

北京的內外金水橋分別建於何時,官方歷史檔案文獻中並未有確切的記載,只能推斷出其大體上應該與明永樂帝肇建紫禁城同時進行,在造型上與南京的金水橋一致。

如今的金水橋,每座橋八字欄杆,組合形成鳳凰展翅;從側面觀,每座橋身的12根望柱整齊分列;站在天安門上俯瞰,五座橋形成的四處空間猶如行駛的船;遠處粗看,這些金水橋只能看到一個橋孔;近處細看則五孔成串,五座橋下面的對應孔拱高、跨徑相等,展現形製之美、工藝之精。

就在單士元先生發文的前一年,《北京晚報》還刊發過一篇環衛工人李永純的文章:「現在走過天安門,腰杆是挺著的,步子邁得大,眼睛也看得遠。」

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廣場是人民的天安門廣場,金水橋是人民的金水橋。但此前,它們一直是封建王朝禮製的象徵。

天安門建金水橋的起源可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其在南京稱帝后「建金水橋及端門、承天門各五間」,還留有一段「金水橋上君臣對」佳話,說的是與刑部尚書開濟信步金水橋時聊天的故事。據明人焦竑《玉堂叢語》載,遷都到北京後的明景泰年間,金水橋修建竣工,占士特意下詔請有德行的人「試涉」,禮部尚書楊翥便成為有記載的、邁上金水橋的第一人。

但隨後,金水橋的等級日漸森嚴。

站在午門城樓上北望,金水河宛如一把彎弓,「禦路橋」彷彿就是弦上的利箭,蓄勢待發,象徵著帝王受命於天,統治江山社稷。

禦路橋是天街禦衢的一部分,是明清兩代占士出入皇城的必經之地,只允許萬人之上的龍靴遊走。其位於中軸線上,不僅路面最寬闊,蟠龍雕花的望柱也最精美。每年冬至往天壇祭天,夏至去地壇祭地,孟春赴先農壇耕耤田,占士均要經禦路橋出入天安門。

禦路橋左右兩側的石橋稱「王公橋」,供皇室成員等通行,橋面略為窄小,欄板的石柱上雕刻著荷花。

「王公橋」東西兩側的石橋稱「品級橋」,正對著天安門五座大門左右最外側的門,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通行。

而在太廟和社稷壇門前的兩座橋比「品級橋」還窄,且為單孔,稱「公生橋」,供四品以下官員、兵弁、伕役、太監來往。

數次修繕

新中國成立以後,金水橋歷經數次修繕和提升。

1954年6月,金水橋北岸的兩座臨時性觀禮台改建為混合建築,隨後又多次進行過擴建;

1983年,市政二公司曾對金水河進行過整修,重新墁了河底;

同年,金水橋兩側綠化工程動工。兩側灰觀禮台改建成總面積5100平方米的四塊綠地,栽種1萬多株常綠樹、落葉祖木和花灌木,種草3000平方米;

1983年,金水橋兩側開始植樹。攝/北京日報記者 王振民

1991年,相關單位為金水橋安裝護欄;

1994年金水橋兩側增加噴泉。在金水河8000平方米的水面下,彙集了388台水泵,布設的高光效彩色放電水下燈的密度十分罕見。由2880個噴頭構成的金水橋噴泉完工後,從此實現了節假日「飛珠濺玉」的景觀。

人民群眾也提出了很多建議。

1982年3月,分別從廣西和廣東來京出差、住在中央團校1號樓的賈炳庚和植明來到天安門廣場參觀。在像其他遊客一樣參觀留影的同時,他們將目光投向了金水橋下的金水河。

「金水橋下的水太髒了,臭氣隨風撲鼻,水面上浮動著一層紙屑、瓜果皮以及亂七八糟的髒物,很不雅觀。」他們給北京日報寄出建議信,建議借「全民文明禮貌月」之風做好衛生,讓金水橋下的水變清澈。

在這封信發出之後的第二天,市水利局、永定河引水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來到天安門金水橋前,坐上橡皮筏下河打撈雜物,送到垃圾箱。隨後,對遊人的宣傳教育次第展開。

金水橋金水河開展清淤工作。圖源:北京日報金水橋金水河開展清淤工作。圖源:北京日報

有些呼籲和爭論,來自專家。

1950年,當22歲的孔慶普在國慶節前主持維修金水橋等五座古橋及其他古建門樓和牌樓時,金水橋就成了他始終惦記的古建之一。

2003年,面對日漸腐蝕風化的金水橋,孔慶普再次借《北京晚報》發出呼籲:修葺金水橋。

據史料記載,新中國成立以前,對於金水橋的最後一次大修時間為清順治八年(1651年)。從那時起至21世紀初,金水橋沒有再次大修過。

欄杆風化腐蝕情況嚴重,裂開的石件接縫處僅用白水泥勾了縫;由於腐蝕風化,蟠龍柱頭已失去了原有的鏨紋、刻線;斷裂的欄杆只用鈀鋦固定;坑窪不平的橋面被水泥面代替,能看到的石件已經不多……歷經500餘年風吹日曬的金水橋,是一部歷史書。可在孔慶普眼中,它已傷痕纍纍。

「埋在地下的橋要保護好,地上的明代古橋更應該保護好。」孔慶普呼籲,重修金水橋。

2002年,也就是孔慶普發出呼籲的前一年,相關部門曾對金水橋進行過一次全面的「健康體檢」。大修勢在必行,可圍繞著「怎麼修」這一點,尚存爭議。

有人主張,可將金水橋的欄杆全部更新;也有人認為,應更新其中損壞嚴重的石件,為使新舊石件顏色一致,主張對新石件做舊處理。

專家爭議還在繼續,但保護性工作已經展開。2004年,針對太廟戟門前的金水橋防風化保護工程啟動,經過三輪專家論證,工程首先是對駁岸石砌體鼓閃嚴重的地方歸安,然後用與原石質相同的材料填充、修補裂縫和孔洞。技術人員用防風化、耐老化等性能最好的化學材料,對漢白玉橋314塊欄板、望柱做清洗,清除表面有害的物質,對金水橋進行化學保護。

2008年至2009年,金水橋修繕穿護「盔」,品級橋剔除混凝土罩面,恢復傳統青磚;東公生橋修繕項目主要涉及橋面、望柱及欄板;西公生橋修繕項目則包括望柱及欄板。文博界專家反復召開論證會,集體「會診」金水橋。

外金水橋。攝/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

如今的金水橋,既有歷史印痕,又映照當代盛景。橋下的時代洪流,仍舊一刻不停歇地滾滾向前。

編輯 趙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