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與閃電

《投資是怎樣賺錢的》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話:

「萬得全A指數在過去 20 年里大約有 4800 多個交易日,長期投資的收益僅由漲幅最高的 30 天決定,佔比只有 0.6%。因此,當閃電劈下來時,你最好保證自己在場。」

上證指數,從 3100 點到跌破 2700 點,A 股花了 4 個月的時間。

而漲回 3000 點,只用了 4 天。

4 個月一共大概 88 個交易日,4 天的佔比為:5%。

經歷了最近這 3 年、這 4 個月、這 4 天,我想你能更明白影片中的這句話的含義。

學習投資為什麼難?

逆人性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當閃電劈下來時,你最好保證自己在場」這句話無論是《投資第一課》的書籍,還是《投資是怎樣賺錢的》影片,我想你很早就看到過。但看過文字,和把這些變成自己身體本能的一部分,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間有巨大的縫隙,需要「經歷」、需要「在場」。

你需要看到閃電,才能理解為什麼必須在場。

以及更重要的,為了不躲開閃電,你必須經歷什麼。

對比美股,A 股的體驗確實不好。

這是過去 4 個月和 4 天,上證指數的日 K 線圖:

大多數日子慢慢陰跌,極少數的日子快速上漲。

在 6 年前寫的《為什麼看盤越頻繁虧的越多?》中,我曾經分享過金融學泰鬥丹尼爾·卡尼曼的發現:

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於獲得的快樂。

換句話說:

賬戶虧損 1 萬元帶給你的痛苦,遠遠比賺 1 萬元帶來的喜悅要多得多。

如果帶著這個公式,回到上面的圖里,能發現什麼?

儘管回本了,儘管賺錢了,但大多數慢慢陰跌日子帶來的不愉快,讓投資這件事情對很多投資者來說,變得有點不值得。

美股是什麼樣呢?

這張來自「Investments illustrated」的美股百年歷史圖,向我們揭示了從 1926 年到 2023 年,這100 年間美股的牛熊統計。

簡單解釋一下:

  • 深灰色代表「牛市」:從熊市低點開始,上漲到創新高;

  • 紫紅色代表「熊市」:從牛市創新高後跌幅超過 20% 開始確認熊市,直到跌到最低點;

  • 淺灰色代表「恢復市」:從熊市低點開始,直到上漲超過上一次牛市的高點(所以叫「恢復」)。

你對這張圖的第一印像是什麼?

熊短牛長。

如果去除掉 100 年前的大蕭條,美股熊市一般在 6 個月到 2 年的時間,而牛市通常長達 10 年。

用類似的方式來對 A 股進行統計,會是什麼樣呢?

你的第一印像是什麼?

和美股恰恰相反:牛短熊長。

A 股的熊市一般很漫長,牛市很短,但上漲極為迅速和淩厲。

《A 股的長期收益》中,有知有行統計了過去 19 年 A 股的長期收益:

相對應的,美股的情況是這樣的:

可能和大家的直覺不同,長期來看,A 股和美股的年化收益相差並不大。

但你的直覺是有道理的,結合丹尼爾·卡尼曼的公式,儘管長期來看收益相差不大,但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和獲得感,完全是天差地別。

在 A 股能真正賺到錢的難度,也遠遠大於美股。

為什麼會這樣?

通常,我不會對一個複雜系統進行歸因。因為任何一個複雜系統的結果,都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緣所造就,歸因往往是一種狂妄的想法。

今天,破一次例,冒一次險。

A 股的體驗不好當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很多人提到的融資過多、大小非減持、有些優質企業沒有在 A 股上市等等。

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A 股的特點,會讓大多數市場參與者在大多數日子裡都不開心。人在不開心的時候,更容易去尋找一些理由或者放大一些問題。

SBBI China 的統計數據,從客觀上描述了兩個市場的長期收益。

從邏輯上,我們有這個世界上最勤奮和努力的人民,有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在發展經濟和創造財富的過程中,風險溢價決定了承擔更高風險,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價格來實現了資源分配。

而這些,才是股市長期上漲的底層基礎,也是上面那兩張圖背後的根本原因。

既然這樣,如果兩個市場的長期收益相差不大,為什麼投資體驗會有如此之大的區別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一個問題:A 股那些短暫而急速的脈衝行情,是怎麼來的?

答案是:儲蓄搬家。

就在我寫下這段文字時,我剛收到這樣一條推送:

A 股的大行情,大多數都是資金推動型的。

在賺錢效應下,海量的錢從存款、理財產品等各種類儲蓄的資產中跑步入場,推高股票價格和指數。

這條推送里提到的銀證轉賬(炒股)如此,基金也是如此。

往往越是一輪行情的末期,湧入的錢越多。

就像 2020 年底到 2021 年初,如果你那時買過基金,如果你記得那時募集了多少百億基金,大概就理解我在說什麼。

這個泡沫形成並越吹越大的過程,會讓股市的估值從極低變成極高,完全透支企業基本面所能支撐的程度。

越吹越大的泡泡,最終一定會破。喧囂過後,一地雞毛。

當增量資金不再有,股市就會變成慢慢陰跌的過程,直到下一輪牛市。

而這些從儲蓄中搬家到權益市場的資金,以及背後的人和家庭,也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近幾十年的美股為什麼不會這樣呢?

我們從一個側面來對比一下。

美國居民財富的大概比例是這樣的:

  • 權益資產(股票、基金):35%~40%;

  • 房地產:25%~30%;

  • 其他:現金、債券、保險……

中國居民財富比例則是:

  • 非金融資產(主要是房地產):50%~70%;

  • 現金、存款、固收:20%~30%;

  • 權益資產:10%。

如果把資本市場看成一個巨大的水池的話,美國人民的錢大多數已經通過 401K、投顧等各種方式,在水池里了。而中國人民的錢,則大多數在房地產和儲蓄,在水池之外。

行情來的時候,水池外的巨大水量會湧入到資本市場的水池中,形成巨大的浪花。

就像前面統計圖中那些迅猛而極速的上漲。

錢背後,是不同的認知。

上週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說了一句話對我很有啟發。

他說:

我們花了 30 年,走完了美股可能一兩百年的路。A 股的股民和基民,現在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手機進行電子化交易。但是頭腦的改變遠遠沒有那麼快,大家對投資的理解可能還差很遠。

我非常讚同。

1606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了籌集到更多的錢,來和強大的西班牙葡萄牙船隊競爭,發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股票;

1792 年,美國 24 名經理人在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聚會,從而慢慢展開了美股兩百年的歷史;

兩百年、幾代人,戰爭與和平、增長與衰退、牛市和熊市、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些事件對股市的影響、股市究竟是什麼、是不是可以賺錢、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大部分資產放到股市中……漫長的市場教育把這些慢慢地變成了錢背後的認知。

我們可以彎道超車,但是要完全追上,還需要時間。

就像「當閃電劈下來時,你最好保證自己在場」這句話一樣,認知的改變需要經歷、需要時間,也許需要幾代人的積累。

做一個簡單的頭腦實驗,用以下幾個問題來衡量錢背後對股市的認知程度。

  • 股票是長期收益最高的資產;

  • 股票的背後是公司;

  • 經濟、市場都有週期,牛市和熊市就像鍾擺一樣擺來擺去;

  • 市場先生喜怒無常,同一個公司有時候報高價、有時候報低價;

  • 市場價格里快速整合了很多信息,大多數投資者很難戰勝市場;

……

如果統計一下,我相信不同成熟度市場的投資者對這些問題的認知程度,會有很大的不同。

也許這個不同,就可以解釋「權益類資產佔居民財富比例」的這個差距:40% vs 10%。

前一段和一位創業相當成功的企業家聊天,說到買房和基金時,他竟然說了這樣一句話:「房子看得見摸得著,再跌也有個東西在那兒。股市都是虛的,A 股更是騙人的。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也更明白了 A 股為什麼會是這樣的體驗。

這不止是個人投資者的問題。

當有一天,投資者、金融從業者、上市公司管理層、監管者、政策製定者……當所有人對股市的看法和認知,能和現在有巨大的不同時,A 股的體驗也一定會改變。

A 股目前的這種體驗,會引發一個負向循環。

比如說,慢慢上漲的市場,投資者的需求並不強烈,業務也不會脈衝發展。而 A 股這種脈衝式行情的市場,銀行、券商、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更傾向於抓住短暫的時間窗口,賺足該賺的錢。

2021 年初,一天就可以募集百億基金。

2024 年,2 個億的起步線,可能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從運營效率上來說,這是成千上萬倍的差距。

但這樣的結果是什麼?

投資者的體驗會更加糟糕。

套在高點的投資者,對基金、股票、A股以及一些基金經理充滿了怨恨。

再比如說,慢慢上漲的市場,企業的價格會圍繞公司的內在價值,偏離不會太遠。而 A 股這種脈衝式行情的市場,會把一些企業的估值在短期內推高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對於企業家來講,泡沫時的價格可能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十年的增長,賣還是不賣?

換位思考,回到 2021 年 2 月,如果你是基金公司的 CEO,如果你是泡沫巨大的公司的大股東,你會怎麼選?

人性,不值得、也經不住考驗。

十一

A 股目前的這種的體驗,對一些投資者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你能扛得住嘲諷和壓力,如果你敢於承擔風險上大倉位,如果你能在慢慢的熊市中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閃電來臨時,就會兌現巨大的、甚至比美股更大的數字上的回報。

精神上的損失,是背後的代價。

我曾經是其中的一員。

但我想改變它。

6 年前的 2018 年底,我曾經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6 年間,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但我的想法一點沒變:我想改變它。

十二

這絕對不是一個人、一家公司,可以在幾年、幾十年可以改變的事情。

這一定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但是,開始很重要。

在一個複雜系統中,開始就意味著新的變量和因緣,這些又會引發新的變化,而這些量變會慢慢積累,最終引髮質變。

Gradually, then Suddenly.

當然,這需要漫長的時間。

當然,這也大概率意味著,你看不到結果到來的那一天。

十三

心力低的時候,來自用戶的反饋會給夥伴們和我很大的力量。

我很想分享給你一些公眾號後台的截圖:

你看,就像一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面。

入水的地方濺起一圈微小的漣漪,波紋緩緩擴散,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漣漪一圈圈推開,湖面便不再平靜。

十四

Gradually, then Sudde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