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明星,想為2189位學生的中午飯負責

木瓦結構的校舍,屋頂覆蓋著如魚鱗般排列的青瓦,簡陋的廚房,被燃煤燻黑的宿舍……這是2020年以前貴州省晴隆縣雞場鎮紫塘小學的樣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扶持與社會各界的關注,紫塘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校舍已升級為磚混結構的高樓,廚房也告別了燃煤的舊灶,學生食堂加工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現在學生廚房既衛生又環保。

像這樣的學校,在晴隆縣有10個。2020年5月16日,陳赫在他的首場直播中,宣佈成立「陳赫鄉村公益愛心基金」,首期將直播當天中的禮物收益、連同個人現金向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捐贈共計100萬元,用於當時貴州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晴隆縣建設。4年間,「陳赫鄉村公益愛心基金」已累計捐贈300萬元,紫塘小學的愛心廚房就是建設的成果之一。

陳赫此前到河南省蘭考縣希望小學探訪。受訪者供圖陳赫此前到河南省蘭考縣希望小學探訪。受訪者供圖

支持鄉村孩子們健康成長

2021年,陳赫鄉村公益愛心基金(以下簡稱「項目」)著手從產業振興、人才激勵及教育三大領域尋找定點幫扶對象。陳赫公益團隊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經過仔細篩選,最終確定了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作為幫扶目標。

「我們得知山區辦學條件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學校還存在短板弱項,因此我們希望盡己所能,持續改善提升山區教育的辦學條件,促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陳赫公益事務負責人劉茜茜說。

孩子們在紫塘小學吃中午飯。新京報記者 代文佳 攝孩子們在紫塘小學吃中午飯。新京報記者 代文佳 攝

在教育領域,項目首個選擇實施的便是「愛心廚房」。經過改造,學校廚房配備了電磁灶、蒸飯車、消毒櫃、電熱水器、抽油煙機、操作台等十餘種現代化設施,徹底告別了燒煤的舊灶,確保了學生餐食的清潔與美味。

在回訪中,許多學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學校的飯菜比家裡的還要幹淨好吃。學校方面也反饋,自「愛心食堂」設備投入使用後,不僅減輕了食堂工作人員的負擔,還縮短了烹飪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紫塘小學的「愛心廚房」建成後,孩子們每天中午都能享受到可口的午餐。

據統計,該項目實施前,學校每月的燃料費約為800元,而現在僅需400元左右,大幅降低了燃料成本。

茶馬鎮坪寨小學的學生告訴記者,在學校他們每天能吃到四菜一湯,而且每頓都有肉,而家裡一般就兩個菜。茶馬鎮坪寨小學工作人員也表示,「愛心廚房」改造後,大大節約了操作時間。「現在的操作、用電相比從前更安全,保鮮櫃也為菜品的新鮮度提供了保證。」

截至目前,項目已為晴隆縣的10所學校配備了愛心廚房,惠及2189名學生。

紫塘小學的「愛心廚房」建設完畢後,孩子們每天中午都能吃到可口的午飯。新京報記者 代文佳 攝紫塘小學的「愛心廚房」建設完畢後,孩子們每天中午都能吃到可口的午飯。新京報記者 代文佳 攝

除了愛心廚房外,陳赫團隊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還瞭解到建坪小學缺乏完善的操場和配套設施,於是決定幫助他們改造操場,以提升孩子們運動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王琳擔任雞場鎮建坪小學校長已有6年之久。他剛來到這所小學時,操場還是草皮鋪設的,每年只有春秋兩季才能使用,孩子們平時只能在水泥地的球場上活動。

工作人員到來後,小學建起了塑膠跑道,大多數體育運動都可以在操場上順利開展了。「我們前年開始設立體育社團,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等,每週兩次社團活動。如果沒有新建的場地,足球社團是無法持續下去的。」王琳感慨地說。

孩子們在建坪小學新建的操場上跑步。新京報記者 代文佳 攝孩子們在建坪小學新建的操場上跑步。新京報記者 代文佳 攝

為鄉村電商注入活力

像很多山區一樣,晴隆縣居民的主要收入也是外出務工。據政府工作人員介紹,晴隆縣外出務工收入佔到整體收入80%以上。因為全縣現有的工業企業中,絕大多數是煤炭企業,工業企業種類單一;農業資源優勢沒有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

對於喀斯特地貌的晴隆縣來說,山高水低,雖然無法容納大的製造業,也無法種植大片作物,但這裏日照充足,熱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時常為1454—1714小時,使得高山糯小米在生長過程中可以獲得充足的營養。

戰馬村的高山糯小米在當地已經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造就了其軟糯鮮香的品質,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但沒有資金注入,產業難以聚集規模;小農經濟下,農產品在本地沒有市場。

戰馬村的小米種植基地。受訪者供圖戰馬村的小米種植基地。受訪者供圖

江登金今年29歲,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戰馬村人。他還記得,以前戰馬村的人想要賣些農副產品補貼家用,只能背著三四十斤的土雞蛋、高山糯小米,從村口坐四五十分鐘車到縣城里擺地攤。江登金還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沿街售賣過。「那時候背著土雞出門,一出去就是一天,有可能賣不掉,還要擔著市場上疾病傳染的風險。」

如今,江登金成為留在村里為數不多的年青人。他從大城市回來的原因很簡單:村里來了一個對口支援的書記,要帶著大家一起致富,他也想加入。

2019年,在中央統戰部幫扶下,戰馬村成立村集體獨資企業「晴隆好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辦「晴隆好物」平台,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在江登金回來的時候,「晴隆好物」這個電商平台已經成立了。平台的初衷是通過「互聯網+原產地直供」模式, 推動晴隆縣「小而美」「小而特」的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 讓源自天然的美味從原產地直達消費者餐桌, 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同時帶動戰馬村集體經濟發展。

戰馬村的第一書記把收購商引到村子裡,直接收購。高山糯小米8月底開始收,晾曬完畢後,10月,村民把小米運到收購點,收購商會去現場收購。

去年8月,戰馬村的小米臨近豐收。受訪者供圖去年8月,戰馬村的小米臨近豐收。受訪者供圖

2021年,項目在戰馬村合作興建了人才公寓樓和電商孵化館。「電商孵化館和人才公寓的建設旨在為晴隆好物和戰馬村提供場地、 技術等一系列支持,助力特色農產品快速發展並進入市場。也期望能培養本地的電商行業人才, 推動‘線上+實體’的長期發展。」戰馬村副主任江登金說。

江登金記得,以前,村里沒有住宿,縣城來了駐村幹部,只能每天往返縣城和村子,跟老百姓溝通的時間減少。現在公寓樓建起來後,幹部們每天有更多時間走進田間地頭。電商孵化館外的場地,也可以供村民晾曬小米,做一些集中的加工工作。

這正得益於項目資助興建的農產品分揀包裝中心廠房和「晴隆好物」農場電商眾創空間。

「眾創空間內規劃分隔不同區域,我們分別佈置了晴隆縣農特產品展銷平台、青年農民電商創業孵化平台和農村電商直播平台。電商是近幾年興起的新興行業,尤其對於鄉村經濟發展而言,可以起到較大的推進作用。而對於鄉村來說,電子商務意識較為薄弱,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公益項目,培養電商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有效的支持。」戰馬村第一書記張盟啟說。

如今,高山糯小米銷往貴陽、廣西等地,依附電商平台,農副產品的銷售價可以更高。戰馬村高山糯小米的牌子打出去了,有人會直接聯繫老百姓購買,也有人給村幹部打電話,想要聯繫老百姓收購。

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 編輯 楊海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