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球幕電影、探秘「科技中軸」,首屆豐台區中小學科學節啟幕

觀看球幕電影、科技中軸跨學科實踐活動、創意市集、科學探秘……9月29日,「科學探中軸 數智傳非遺」——2024年豐台區中小學「科學節」拉開序幕,豐台區各中小學校師生們帶著自己的科技項目和成果來到現場展示講解,並在各類有趣的科學活動中進行體驗互動。

這是豐台區首屆中小學「科學節」,由豐台區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創新人才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承辦,將持續兩個半月時間,並將舉辦校內科學主題嘉年華、家校社共育嘉年華等一系列活動。

豐台一小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與觀眾「握手」。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豐台一小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與觀眾「握手」。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花式」科技體驗項目吸引中小學生

「祈年殿的設計蘊含著哪些科學原理?」「可以擁抱一下嗎?」科學節啟動儀式上,豐台一小團隊帶著人工智能機器人來到現場。該機器人由學校研發、創新中心孵化並指導,除了可以與人問答交流,該機器人還能與人擁抱、握手,聽到指令後,機器人舉起雙臂「擁抱」,引得觀眾們一陣歡笑。

創新中心與資源單位合作開發了創新課程,與南中軸非遺建築保護、文旅宣傳等主題密切結合,上述機器人即為豐台區第一小學團隊對中軸線課程成果的智能化展示。

活動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豐台學校還展示了中學人工智能無人機課程成果。「現在對於文物保護越來越重視,我們這個無人機系統可以在有人或者其他雜物靠近文物的時候進行識別監測,並進行提示。」在團隊成員通過遙控器的操作下,無人機升到空中,圍繞展台上的天壇祈年殿模型旋轉,進行掃瞄識別,其所識別到的圖像能夠在大屏幕上實時顯現。

在科學節「科學探秘」板塊,各校師生們帶來的科技體驗項目吸引了大批同學前來圍觀。在北京十中展區,有同學在認真組裝各種電子元器件,「我要做一個旋轉陀螺。」該同學解釋道。北京十中創新人才培養中心主任楊學介紹,此次參加展示的是學校的特色校本課程,設計了適合不同年級的實踐項目,循跡小車、萬年曆、噴泉音響、聲控燈、心形流水燈……「讓學生動手操作,來瞭解背後的技術原理,培養專注力和對科學的興趣。」

學生們圍觀「腦控」無人機升降項目。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學生們圍觀「腦控」無人機升降項目。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孩子們戴上電極帽,「腦控」無人機的升降和小車的馳騁,並從中學習科技知識、瞭解腦機接口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圍觀自己參與編程的「機甲大師」機器人相互搏鬥或者跳出不同的舞姿;展示自己研發的智能巡線小車,按照一定的路線完成送餐,可以爬樓、可以自卸,提升送餐效率……孩子們在趣味滿滿的科技海洋中,玩得不亦樂乎。

將走進社區舉辦「家校社共育嘉年華」

「拱躍金水」互動區,可以體驗使用磁吸組件,根據模型搭建石拱橋;在「箭樓千斤」互動區,可以觀看箭樓千斤閘模型,比較哪種模式下千斤閘使用起來最為省力;在「鍾樓傳聲」互動區,可以站在低矮拱門外,聆聽聲音的共鳴效果……科學節上還展示了展館資源與學校共建的非遺跨學科實踐課程,以上便是由創新中心指導開發、北京市豐台區太平橋學校實施的《科技南中軸》課程,在非遺保護與傳承中融入了地理、物理等跨學科實踐內容,改變了傳統的學科學習方式。

學生們體驗使用磁吸組件,根據模型搭建石拱橋。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學生們體驗使用磁吸組件,根據模型搭建石拱橋。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此外,創新中心還簽約了中國科技館、國家海洋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中國航天博物館、北京科學中心等一批優質外部資源基地,將這些優質資源與學科教學相結合開發豐台區的特色課程。

「孩子們要從高效掌握已知,轉向學會探索未知,這是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最核心的任務。」在微講座環節,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征從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和路徑談起,提到科學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校內校外教育要相互配合、分進合擊。

「沒有基座,只談創新人才培養是不成立的。」陳征指出,科學教育需要做好前三步:為孩子們建立起感官經驗、培養他們的知識技能、引導他們的思想方法,然後進行創新探索,「如果前三步做好了,形成了好的土壤,拔尖創新人才是會自己‘冒出來’的。」

「我們一直提倡大科學教育理念。」創新中心主任孫震指出,為了讓更多學校、教師、學生參與進來,這次科學節請小學生來設計logo;增加了18場科學家精神進校園的暖場活動;除了開展資源單位實踐、學科教學研討課、校內科學主題嘉年華和組織參與白名單賽事外,後續還將走進社區舉辦「家校社共育嘉年華」,讓更多家長瞭解科學教育、支持配合學生參與科學活動。

孫震表示,希望通過此次科學節活動的舉辦,激發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同學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在探究中提升科學素養;同時在區域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上進行探索,在外部資源引進、學校內部潛力挖掘、拔尖學生發現與培養、人工智能助力等方面進行創新實踐,推動區域科學教育合力形成。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