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愛 只為中國 | 起來!他們的心聲,振聾發聵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

9月30日是全國第11個烈士紀念日。

黎明前的至暗時刻,成千上萬革命先烈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用熱血為新中國的誕生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革命烈士視死如歸的形象,定格在我們的腦海里。

你也許不知道,其實,他們也是詩人、作家、學者、教師、藝術家……

在艱苦的革命鬥爭中,他們的心跡凝結成詩、書、畫,代替主人穿越時空而來。

一件件留存至今的珍貴文物,印證著他們的革命歷程,也傾訴著他們的心聲。

這是郭綱琳烈士1935年在獄中的刺繡作品。

「起來」,黃白交錯的絲線,讓這兩個字閃爍著光澤,層次感分明。

這是一面枕套,潔白的畫幅右上方,一隻大雁翱翔於蒼穹。

《國際歌》的旋律彷彿躍然絹布之上:

「起來!」

郭綱琳是英勇無畏、堅毅從容的鬥士,也是心靈手巧、多才多藝的少女。

她用刺繡磨練著自己的意志:

「get up!」(起來!)

「Long Live」(萬歲)

「To struggle for truth」(為真理而鬥爭)

這些作品完成於1935年。

巧合的是,電影《風雲兒女》及其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也誕生於這一年。

《義勇軍進行曲》後來成為新中國的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這也許並不是巧合。

「起來!」何嚐不是千千萬萬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身陷囹圄的她,心靈依舊與時代同頻共振。

在雨花英烈群體中,有許多和郭綱琳一樣的英雄。

他們才華橫溢,是那個時代的精英知識分子。

為了信仰,他們化身鬥士,英勇無畏。

0:00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Transparency

Opaque

Semi-Transparent

Transparent

Transparency

Transparent

Semi-Transparent

Opaque

ResetDone

這是丹恩中夏上小學時的手抄本:

「柏林地緯與黑龍江同度,三月尚冰雪」

「地中海九百萬方里,北海一百三十萬方里」

……

小學時的丹恩中夏求知若渴,已經開始關注世界地理。工工整整的小楷字,足以看出他的嚴格自律。

1917年,丹恩中夏考入北京大學。在北大讀書期間,他與李大釗成了莫逆之交。他是從北大紅樓走出的最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之一。

郭鳳韶烈士在她的水墨淡彩畫上題字「且向百花頭上開」。

她出身於書香世家,受到家人影響,她在書法、繪畫上有著很高的造詣。

史硯芬烈士1928年在獄中創作了詩畫作品《夜鶯啼月》。

詩的開篇寫道:「一隻夜啼鶯展翅飛來,和明月兒對話。」詩稿第二頁插圖中,地上人仰望天上月、天上月映出地上人。

葉剛烈士創作的《紅葉童話集》,1931年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

葉剛是著名的「曉莊十英烈」之一,他喜愛文學創作,創作了《紅葉》等童話作品。陶行知將這些作品編成《紅葉童話集》並為之作序。

1942年,趙良璋烈士在《青年音樂》上發表了《雪花飄》樂譜。

趙良璋以「野雪」為筆名,用音樂旋律為武器,創作了《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等一系列歌曲。他還給自己刻過一枚印章,印面陰刻篆體「野雪」二字。

即使時空變換,

即使素未謀面,

我們通過他們留下來的文學、藝術作品,

依然可以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年輕的生命,奪目的才華,

還沒來得及大放異彩,

便早早凋零。

《江蘇文庫·研究編》在提到江蘇大地上的紅色文化時,雨花英烈事蹟與精神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拚圖。

《江蘇地方文化史》系列卷首,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賀雲翱在《江蘇地域文化的特色與精彩》一文中寫道:

「數以萬計的革命烈士為反抗侵略、人民解放和國家新生而在江蘇土地上奮鬥和犧牲,以鮮血鑄造偉大民族精神。」

文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劉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