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李開複對話微軟總裁 Brad Smith:《AI 2041》新書 —— AI 將成為下一代最有用的老師,年青人應該追隨內心

近日,李開複與微軟總裁 Brad Smith 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通過他的新書《AI 2041》引導我們想像未來 20 年 AI 對世界的影響。

李開複強調,創造力、同理心和靈巧性是 AI 在短期內難以超越人類的三大能力,這為我們如何在 AI 時代保持競爭力提供了方向。

他還指出,AI 將在可持續發展和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有可能幫助解決饑餓和貧困等全球性問題。

最重要的是,他提醒年青人,要在 AI 逐漸替代傳統工作的時代,跟隨內心的激情,培養創造力和軟技能,並積極探索新興職業。

以下為這次對談的主要內容,enjoy~

Brad Smith

我想從你最近做的一件既有趣又不同的事情開始。你不僅僅做了很多科技行業的人所做的事情,寫一本關於自己經歷或技術的書。

你實際上進入了科幻世界,寫了一本新書《AI 2041》,它想像並講述了我們在未來 20 年可能生活的世界。是什麼促使你選擇這種方式去思考和討論 AI 的未來?

李開複

我個人一生都受到科幻作品的啟發。當我研究語音識別時,我想到的其實是《星際迷航》中的全息甲板,像 MIT 的 Rodney Brooks 這樣的許多 AI 領域的先驅也因為科幻作品受到啟發而進入了 AI 領域。

所以科幻對我們 AI 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有時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缺乏講故事的想像力。AI 是一個如此重要的技術領域,我希望能幫助更多人瞭解它。

然而, AI 常被認為是火箭科學,可能讓許多人感到望而生畏。所以我認為科幻可以發揮兩個作用。

一個是激勵 AI 領域的工作者,讓他們看到他們能幫助創造的美好未來。另一個是通過講故事向大眾解釋 AI ,以一種既不會讓人感到威脅,還能吸引人、甚至是娛樂的方式呈現。

正是懷著這樣的想法,我找到了一位頂尖的科幻作家陳秋帆,與我共同撰寫這本書。我們使用我認為在 20 年內可行的技術,通過他的筆,講述了引人入勝的故事。

在每個故事之後,我會寫一篇評論,解釋這些技術如何工作?它們能帶來哪些好處?可能會帶來哪些問題?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Brad Smith

聽到你說這些,我不禁微笑。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時刻,我想那時候我們還在微軟共事。有一天,我回到家,我的兒子,當時大概 10 歲,對我說:「爸爸,我知道微軟該做什麼了。

只需要找一群人,把所有《星際迷航》系列的每一集都看一遍,列出他們所有的發明,然後去把它們做出來,微軟就會做得非常好。」

所以我一直覺得,在很多方面,我們的集體未來可以被想像出來。在某種程度上,它就像你的書一樣充滿了靈感。但在我們討論《AI 2041》中的故事之前,我也想談談你的個人歷程。

你的人生證明了,有時我們可以通過想像偉大的事物並實現它們;而在另一些日子裡,我們需要應對那些我們希望永遠不會經歷的事情,而你兩者都做到了。

所以,讓我們回到 2013 年的某一天。我知道,那一天改變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你對 AI 的看法。你能從那天的經歷開始跟我們分享嗎?

李開複

是的,那是在 2013 年秋天,當時我做了幾次健康檢查,發現了可能的腫瘤。然後我去做了一個 PET 掃瞄,我記得當時我問放射科醫生檢查結果,他還不確定是否有權利讓我看到實際的檢測結果。

但我堅持讓他給我看,我整個胃里都是腫瘤,大約有 25 個以上的腫瘤。這徹底顛覆了我的生活,讓我重新審視我的優先事項,並思考生命可能會終結的可能性。

由此,這一經歷也帶來了許多啟示,甚至是對生命意義、 AI 意義、家庭意義等方面的頓悟。

Brad Smith

我想對於許多聽眾來說,經歷你剛才描述的情形,絕對是一次撕心裂肺的體驗。或許人們更容易理解這如何改變了你對生命意義的看法。但你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這一經歷是如何改變你對 AI 意義的看法的?

李開複

是的,它們是相關的。在診斷之前,我對工作非常癡迷,幾乎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其他一切,包括家庭、朋友,都處於次要位置。

當我得知自己可能只剩下 100 到 200 天的生命時,我突然意識到工作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我的家人、朋友,尤其是那些在化療期間不辭辛苦照顧我的人。這讓我意識到,我曾以為最愛的工作,其實我連一天都不想再花在工作上。

我只想把一切收尾,和我愛的人在一起,這是一個重要的啟示。至於它如何與 AI 相關聯,其中一個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就是工作的未來。很多人認為工作是他們生命的意義。

如果他們這麼認為,那麼當 AI 取代了他們的工作,這個意義又該如何延續?世界面臨的真正問題不僅僅是失業率上升或者我們是否需要實施全民基本收入,而是當如此多的人失去他們生命的意義時,人類是否還能生存下去?

所以對我來說,這個啟示是,也許我們之前的理解都是錯的。我可能也錯了,認為工作是我生活的中心,而其實愛才是更高的優先事項。我們能做些什麼,來與世界,尤其是 AI 領域分享我所學到的東西呢?

Brad Smith

我很高興那段日子已經成為了遙遠的過去。正因如此,許多人現在有機會與你合作,和你在新的、更多的方式中交流。

在你第一本書《AI 超級強權》中,你分享了你的一些歷史。其中讓我非常感興趣的一點是,你在 1980 年申請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時,寫下了關於 AI 的看法。

你提到, AI 是理解智力的部分途徑,也是人類最終理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能參與這一新興但前景廣闊的科學。

所以你與 AI 的聯繫,尤其是它對人類理解自我的意義,顯然有著很深的淵源。你已經目睹了這麼多的發展。當你回顧 AI 的發展歷程,並與 1983 年時的期望相比,未來與當時的希望有何不同?

李開複

AI 經歷了很多次的失敗、失望和寒冬,但我認為我們現在正在實現我當初的願景,即 AI 成為一種全方位使用的技術,應用於各個行業,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我們也對機器學習算法的強大感到驚訝。

現在它已經超越了人類,向我們展示了一些我們以為需要智力才能完成的任務,比如醫療診斷、下棋和圍棋,實際上都可以通過計算實現。這讓我們現在開始關注 AI 不能做到的事情。

這要麼會促使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思維的奧秘,要麼會促使我們實現更多的突破,推動超級智能的誕生。所以我認為我們已經準備好邁向這一最終階段,雖然這花了 40 年,但我認為我們基本上已經到了那裡。

Brad Smith

如果你在街上遇到了一個 40 年前陷入沉睡的人,他們聽說你正在從事一個叫做 AI 的東西。你會如何描述 2022 年的 AI ?

李開複

我會描述 AI 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我們能夠利用數學和海量數據來學習、做出決策、進行預測並構建具有驚人能力和智力的系統。

這與人類大腦不同,如果你有一個相對單一領域的任務,並且有大量數據能夠對最終決策或預測產生貢獻,那麼 AI 將每次都遠遠超過人類。

但是,如果你需要的是分析能力、常識、創造力,或者是感情、自我意識、愛與同情心,那麼 AI 就無能為力。

Brad Smith

讓我們深入探討這一點,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維度。如果我們從 AI 擅長的領域開始,你提到的一個重要時刻發生在 2017 年的 AlphaGo 比賽。你能跟我們講講那場比賽以及它如何揭示 AI 可能對人類工作產生的最大影響嗎?

李開複

我認為 AlphaGo 是一個單一的突破,它讓所有人意識到 AI 時代的到來。這是因為許多人認為圍棋不僅複雜到極致,還需要人類一生的時間去掌握。

而且它不僅需要戰術思維,還需要戰略思維,甚至需要禪意。在 AI 領域,人們認為現有的算法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但當 AlphaGo 擊敗南韓冠軍、後來又擊敗中國冠軍時,這一切都被顛覆了。這讓很多人開始思考,比如我在 Henry Kissinger 的書中讀到,他說這是喚醒他的事件,讓他意識到這將對未來的外交產生影響。

它也讓中國開始思考,這個中國發明的遊戲竟然被一個英國的 AI 產品打敗了中國最優秀的棋手。於是,中國的公司和政府開始聚焦這個領域。這是一個警醒時刻。

在我的第一本書《AI 超級強權》中,我把這與蘇聯發射「斯普特尼克」衛星的時刻類比。這讓美國意識到太空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任何國家或公司如果不想被拋在後面,就需要關注它。

所以在過去的四五年里,全球的產業、學術界以及 VC 家和創業者都在關注這個領域,並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由於 AI 的本質是模仿人類的智力,所以它必然會對人類的工作產生影響。

因為一旦 AI 可以完成某些任務,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能否利用幾乎零邊際成本的算法來替代人類的工作並節省開支?

Brad Smith

有趣的是,幫助人們思考未來有時需要一個事件的推動,但這並不是唯一的方式來讓人們看到和想像未來。科技行業中有很多人嘗試討論未來,而你是極少數甚至可以說是唯一一個真正用科幻小說幫助人們看到未來的人。《AI 2041》充滿了有趣的故事。你有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嗎?

李開複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個故事。儘管後面的章節中出現了許多令人興奮的技術,比如量子計算和 AI 藥物發現等,但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個故事,因為它講述的是今天已經在發生的事情。故事從今天可實現的技術逐步發展到更加未來的技術。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印度。眾所周知,印度正在成功地擺脫種姓制度,而故事講述的是一家保險公司變得過於強大,掌控了印度許多應用,從社交到商業等。結果,這家公司重新創造了種姓制度的聯繫,干預了一個人的生活。

因為它覺得如果她愛上了一個地位遠低於她的人,這在社會上可能會帶來問題,於是它開始破壞並試圖拆散她的戀情。

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因為首先,一個保險 AI 的故事聽起來可能有些無聊,但陳楸帆讓它變得非常有趣。其次,它展示了 AI 的外部性不僅僅在 AI 應用與用戶之間利益不一致時才會出現。

在這個案例中,保險公司與用戶的利益是一致的,他們都希望用戶保持健康,從而降低保險費用,但它仍然會幹預用戶的生活。最後,我認為這個故事展示了 AI 帶來的問題、挑戰和機遇是普遍的。

這則故事發生在印度,另外九個故事發生在世界的不同地方,我想借此展示我們在面對像 AI 這樣顛覆性技術時都有類似的機遇和挑戰。

Brad Smith

我不得不說,真是令人祝賀,因為「保險、 AI 和浪漫」這幾個詞通常不會出現在同一句話裡,而你卻在書中把它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了。

當我們思考 AI 對工作的影響時,你有一個章節叫做《工作救星》,它開始講述了一個關於創建涉及「工作再分配者」業務的人的故事。在《AI 2041》里,什麼是「工作再分配者」?

李開複

我和我的合著者陳楸帆設想,在未來,某些類型的工作會逐步被 AI 取代,一個類別接一個類別。比如初級會計師,然後是法律助理,再到其他類型的工作。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設想很多公司將不得不替換這些勞動力,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政府會面臨大規模失業的挑戰,一個類別的工作會逐漸消失。所以政府最終創建了一個項目,資助「工作再分配者」。

這些人會進駐公司,詢問:「你每個月要解僱多少人?」 然後「工作再分配者」會有一個計劃,根據每個被解僱者的能力和興趣,幫助他們找到新的工作。如果新工作需要再培訓,他們也會提供培訓。這就是「工作再分配者」的定義。

Brad Smith

這部分內容可能不是書中最令人振奮的部分,但它非常有啟發性,也發人深省。它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在 2041 年的工作會不會被再分配?」 但讓我同樣感興趣的是,你在講述完這個故事後提到的內容。

你說有三種能力是 AI 在 2041 年仍然難以掌握的,即創造力、同理心和靈巧性。你能描述一下這些能力,為什麼你認為 AI 在取代那些需要大量這些能力的工作上會有所欠缺嗎?

李開複

創造力、同理心和靈巧性是我們認為 AI 在短期內甚至中長期內都難以掌握的三種能力。

首先,創造力是一種人類獨特的能力,它涉及到想像力、藝術性和創新。雖然 AI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生成看似「創造性」的輸出,比如音樂或繪畫,但這更像是基於已有數據的組合和模仿,真正的創造力包括從無到有的構思和打破常規的能力,這在短期內難以通過算法實現。

其次,同理心涉及到理解他人情感、情境和需求的能力。這不僅僅是數據分析的問題,而是對人類情感的深刻理解,並且能夠在情感層面與他人產生聯繫。AI 雖然可以根據表情或語言模式識別情感,但無法真正感受和回應人的情感需求,這種情感理解和共鳴是人類獨有的。

最後,靈巧性涉及到處理複雜物理任務的能力,特別是在變化多端和不可預知的環境中。

雖然機器人在工廠流水線上的表現非常出色,但在處理需要精細操作、靈活應對環境變化的任務時,依然不如人類。無論是手眼協調還是複雜的肢體動作, AI 和機器人仍然在這方面有所欠缺。

因此,我認為這些能力是 AI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完全取代的,它們將成為人類在工作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李開複

是的,我所說的創造力,是指跨領域思考的能力,能夠從戰略、分析的角度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創意或解決方案,這些都是跳出框框的思維。

今天的 AI 還無法做到這些,因為它仍然依賴於一個目標函數,即某種目標、學習方向,通常由人類程序員給定,比如「最大化網站停留時間」、「提升下一個產品的利潤率」或「減少醫療診斷程序中的誤診率」。這些目標是人類設定的。

因此,在這裏,人的創造力不僅體現在如何設定目標,還體現在提出從未有過的概念或想法上。這是我們目前無法用 AI 實現的領域,可能在未來 20 年內依然無法完全解決。

第二點是同情心,也就是人類之間那種難以解釋的聯繫、愛或共情。我認為這在作為人類現象方面都很難解釋。比如這種情感是如何在大腦中產生的?我們能模仿它嗎?計算機能感受到這種情感嗎?

因此,我們在這方面仍然沒有進展,因為 AI 是定量的、計算的,它沒有感情。如果你關閉一個 AI 程序,它只是停止運行。

它不會感到悲傷或沮喪,贏了圍棋世界冠軍它也不會感到高興。它沒有情感,而我們也不知道如何編程讓它有情感,甚至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第三點是靈巧性,這個方面我們可能會逐步取得進展。這涉及到我們人類多年的進化,同時也得益於我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將精細的運動技能與思考和問題解決結合起來,我們稱之為靈巧性。 

AI 在這方面確實在逐漸變好,但仍有很多任務遠遠落後於人類。所以我認為 AI 會在這方面逐步取得進展,但在 20 年內肯定不會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Brad Smith

你在《AI 超級強權》中特別提到過,所有這些對經濟和發展中國家的工作意味著什麼。如果我們回顧過去幾年發生的事件,尤其是新冠疫情,你現在對 AI 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影響有何看法?

李開複

這取決於我們談論的是哪些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仍被視為發展中國家,但在 AI 的發展和 AI 巨頭的崛起方面,我認為中國已經在追趕美國。

就這次討論而言,我可能更多地想到經濟上更加落後的國家,比如非洲、南美、東南亞等。我認為那些依賴或希望成為像中國或印度那樣國家的經濟體將面臨困難。

中國模式是依靠低成本勞動力,承接外包製造業,通過這種方式發展經濟;而印度模式則是外包白領工作,承接一些西方國家不願意做的低薪工作。

我認為這兩種方法都非常成功地推動了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但在未來,這些模式很難再被複製,因為製造業會越來越多地被外包給機器人,而印度外包的白領工作也會越來越多地被軟件所取代。

因此,我認為發展中國家需要開闢新的道路。我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考慮三種技能,但同理心可能是可以最充分發揮的,即發展旅遊業,或在本國發展老年護理服務。

我們已經知道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正在向其他國家出口醫療服務專業人員,這些是 AI 無法輕易做到的領域。

除此之外,發展中國家也應該儘可能地培養一小部分有創造力的人才,因為這將帶來最高的經濟回報。但由於資源有限,只有少數人可以走這條路。

靈巧性將是另一個可以發展的領域,比如製造出色的藝術品或手工藝品,或製造像瑞士手錶匠那樣精細的產品, AI 無法做到這些。或者也許人類依然會珍視手工製品。這些都是發展中國家可以探索的方向。

Brad Smith

有沒有什麼你認為可以適用於所有人的建議?換句話說,如果你遇到一個父母,他們的孩子在未來 20 年里有機會去上大學或從事其他事情,無論他們生活在世界的哪個地方,你會提供什麼樣的建議,告訴他們這個學生應該學習什麼?

李開複

首先,我會建議少關注死記硬背,因為你永遠無法在這方面打敗 AI。其次,培養你的創造力技能。第三,提高你的軟技能,如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同理心、同情心以及獲得他人信任的能力。我認為這些非常重要。

此外,我建議你跟隨內心,追隨你的激情,因為只有當你做你真正熱愛的事情時,你才能做到最好。

在一個不僅是人類而且 AI 也在競爭工作的世界中,你真的不能不去做那些你最有可能成功的事情。

最後,我會說要思考新興職業。就像互聯網創造了許多職業一樣, AI 也會創造許多職業。這些工作和機會很可能今天還不存在。所以要時刻保持警覺。就像如今的數據科學家是一個很好的職業,但 20 年前並不存在這個職業。

Uber 司機也是一個有趣的職業類別,而 10 年前也沒有這個工作。要積極主動、敢於冒險,不要過於相信傳統觀念。

比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我們家族幾代人一直在做的,你也應該這樣做。」 現在是時候質疑這種保守主義了。

Brad Smith

這讓我想起我在大學時的經歷。當時放假回家,我會搭飛機飛往中西岸。我還記得有一次飛回東海岸時,碰巧坐在一位女士旁邊,她對我說:「未來將會有一個爆炸式發展的行業,叫做軟件。」 

而當時我對此幾乎一無所知,也從未想過它會成為我未來的一部分。但當我讀到你在《AI 2041》里寫的內容時,甚至想到再往前一點的 2051 年,我必須相信有一個新的行業正處於起步階段,那就是可持續發展。

它與氣候息息相關,實際上,這可能是最普遍的問題,是即使在一個有時分裂的世界里,也能將我們團結起來的唯一議題。你認為 AI 在世界應對這一問題以及這一新興行業時,會扮演什麼角色?

李開複

是的,我能想到 AI 可以在兩個領域發揮重大作用。首先是幫助我們理解可持續性和氣候問題的真正內涵。我們觀察到對地球的破壞,但這些破壞的原因並不是立即顯現的,因此這也是應用 AI 的一個極好方向。

首先,我們需要收集數據,然後用 AI 診斷問題,再用 AI 幫助尋找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的方向,因為我們可能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附加工具,需要全球合作來完成。

儘管今天的地緣政治環境存在挑戰,我仍然能看到在這一領域達成積極成果的可能性,因為很顯然,每個國家都需要合作。所以我希望這是一個可以看到進展的方向。

第二個領域是,今天對環境最大威脅仍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我們如何轉向替代能源?看起來我們正處於轉向分佈式太陽能和電池儲能的邊緣。我們在太陽能成本和電池儲能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成本降低了 80% 到 90%。

在我的書中,最後一章講述了一個未來,分佈式能源可以真正以比現有電網能源低得多的成本為社區、建築、企業和農場提供動力,也許只是今天成本的十分之一。我認為這將極大改善氣候和環境問題。

更有趣的是,這將創造低成本能源。當你有了低成本能源,你就能生產可飲用的水,並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結合自動化技術,製造產品的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甚至材料成本都會大幅降低,創造出一個潛在的豐饒世界。

這實際上與 AI 的角色密切相關。AI 和自動化可以使機器人和製造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和廉價,我們將越來越多地將世界的資源和流程轉化為製造業。

因此,能源不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而是通過製造電池和太陽能板,並使用更好、更便宜的技術。這一進展也會影響農業。我們將擁有垂直農場和基於幹細胞的 3D 打印肉類,這將進一步改善環境,並將更多的資源轉變為製造過程。

因此,我相信在 AI 流程中,自動化將能夠收穫多重效益,隨著能源、農業和食品成為製造問題, AI 和自動化將降低製造成本,不僅帶來更好的環境,還會帶來更低的商品成本、能源成本和食品成本,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消除饑餓和貧困。

Brad Smith

有趣的是,確實有些人,尤其是在科技行業中,只談論技術或 AI 的積極一面。而另一些人,通常在科技行業之外,更多談論它的消極面。

我非常喜歡你兩本書《AI 超級強權》和《AI 2041》的一點是,你同時談論了機遇和挑戰。歸根結底,你是 AI 的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

李開複

我絕對是 AI 的樂觀主義者,但我希望自己是一個現實的樂觀主義者,同時也關注潛在的負面影響,並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所以我希望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樂觀主義者,而不僅僅是一個眼花繚亂、天真無邪的樂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