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如何照今人
前不久,浙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在全球多平台上線並迅速引發現象級熱潮。這些年,春晚節目《只此青綠》火爆全網,傳統文化類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如果國寶會說話》等層出不窮,「新國風」越劇《新龍門客棧》一票難求。國慶節期間,許多遊客將文化遺址、古城古鎮等文旅勝地作為旅遊目的地,並熱衷在那裡體驗漢服妝造、購買國潮文創等。傳統文化「走紅」「出圈」「爆火」的背後,藏著怎樣的密碼?
一、從歷史到未來的「穿越密碼」
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優秀傳統文化因「曲高和寡」而面臨著傳承難、發展難。有的文化IP雖然名聲在外、名頭響亮,但相關的文化作品和創意產品卻始終表現平淡,難以觸動受眾心底的文化DNA。也有一些古城、古建築在商業化中迷失方向,搞低水平重覆建設、同質化競爭,逐漸損耗積蓄千百年的文化底蘊。實事求是地說,一些傳統文化韻味越來越淡,令人擔憂。
那麼,浙江在這個過程中做對了什麼?一些「叫座」又「叫好」的精品力作背後,是浙江對優秀傳統文化活化利用一以貫之的重視,也是浙江作為文化資源大省一如既往的擔當。比如,話劇《蘇堤春曉》從大文豪蘇東坡兩次赴任杭州的視角,對故事進行了創新編織,並在舞台設計上大膽使用高清LED疊加全息紗幕形成的超大屏風等先進技術,讓桑治韻文化的典雅浪漫在現代光影中綻放新彩。
無論是《蘇堤春曉》,還是此前將傳統越劇形式與小劇場戲劇相結合的《新龍門客棧》,體現的都是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表達方式的深度融合。「故事新編」讓中華美學精神的深厚底蘊與當代人的審美需求不期而遇,尤其符合當代年青人的口味。從文化之「原來」走向文化之「未來」,蓬勃的生命力和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擊中了觀眾的文化神經和審美需求。
二、從民族到世界的「融合密碼」
中華文明幾千年來從未中斷,獨具東方神韻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自信自豪的同時,也會讓人擔憂,這麼厚重的文化底蘊,外國人能get到麼?這不由讓人想起,魯迅在致青年木刻家陳煙橋的信中寫道:「現在的文學也一樣,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於中國之活動有利。」越是民族的,因其獨特性反而越容易成為世界的。
從古代通過絲綢之路風靡歐洲數個世紀的「最炫中國風」,到武俠網文、歷史古裝劇走紅海外,再到《黑神話:悟空》成功「出海」,無論是實物還是作品,都讓國外看到了中華文化的東方魅力。
特別是浙產遊戲《黑神話:悟空》,以六年磨一劍的功夫,狠狠抓住文化內核,憑藉技術呈現逼真細節、表達曆久彌新的中華文化。許多外國玩家從「不懂緊箍咒」到連夜鑽研《西遊記》原著,開始對中國古建、民樂、神話感興趣,甚至渴望來中國旅遊。以遊戲為載體的生動文化體驗,也讓許多外媒、專家紛紛點讚。讓民族的成為世界的、立於世界之林,才能讓外國人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從而傳播中國聲音。傳統文化本不應是我們的孤芳自賞、自娛自樂,而要成為世界的「瑰寶」。小小「悟空」的「走出去」,也用事實證明紮根華夏的文化有實力驚豔世界。
三、從欣賞到體驗的「沉浸密碼」
近年來,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成為趨勢,年青人主打一個「體驗感」,從「看山看水看風景」到「可玩可賞可體驗」,優秀傳統文化與旅遊、娛樂的結合有了更多新的「打開方式」。通過對歷史、民俗、藝術、建築等在地文化的深度體驗,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手段打造的沉浸式體驗,以及博物館、藝術展覽、音樂會、文化節慶等多元體驗,使得傳統文化不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或牆上的裝飾,而是可以觸摸、感知、體驗的生活場景。
比如,《新龍門客棧》將劇場打造成佈滿機關暗道的客棧,觀眾可以互動入戲,成為一名以身入局的客串演員。杭州桑治城景區上演的《桑治城千古情》,以歌舞、雜技等藝術形式講述杭州的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演繹出良渚文明的底蘊、桑治朝京都的風采、抗金戰爭的慘烈、愛情傳說的浪漫等。不止於此,還有《又見平遙》、《只有河南》、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很多夜遊、展覽展示及主題娛樂項目,都力求以沉浸式表達的方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不是文化與旅遊的簡單疊加,更不能是打著文化旗號的粗製濫造。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的堆砌與模仿,這樣的產品終歸徒有其表、曇花一現。文旅融合應當回歸文化本質,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在價值,在此基礎上,對接當代審美旨趣,以創新的形式讓文物、遺產和文學都活起來,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需求。
四、從現實到虛擬的「數字密碼」
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離不開對相關文化遺產的修復、保護和利用。我國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許多歷史悠久的古城、古蹟、古物、古書因長期受到蟲蛀、腐蝕、風化等自然因素影響,留存困難。也有不少文化遺產因活化利用不善,面臨「藏用兩難」的困境。數字技術的深度應用,通過重構或還原等方式,能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
比如,之前火爆全國的「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大展就充分採用了浙江大學自主研發、全球領先的3D高保真數字測量與重建技術,對石窟、造像、古建築等大型不可移動文物進行等比例複製、仿真色彩還原。同時,展覽還以虛擬現實引擎驅動空間投影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區,借助全新的空間音頻智能處理技術和多感官實時交互裝置,為觀眾生動解密中華文明賡續傳承的基因密碼,引發全國觀眾的追捧。深沉厚重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炫酷的現代科技實現了完美融合,數字時代獨特的魅力與觀眾的文化審美得以雙向奔赴。
可以看到,科技賦能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必然選擇。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也早已獲得市場的認可和民眾的喜愛。此前,歷經7000年的田螺山遺址,創新應用前沿技術,最大程度地複原了遠古時期田螺山遺址人們的生活場景,複原面積達近5000平方米。「遠古江南」的細節讓觀者感到震撼,這些時光長河中留下的珍珠再現璀璨。
傳統文化從歷史深處走來。在不斷的對話和解碼中,秦時明月亦可灑下清輝照今人,今人亦可穿越歷史讀懂那一抹月光。
各位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留言在本文發佈的24小時以內得到點讚數最高者,我們將贈送任意一套《浙江宣傳》書籍。您覺得該如何穿越歷史讀懂那一抹月光?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