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年青人的主要傾訴求助對象 調查顯示好朋友排在首位

    社會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隨之迅速改變,虛擬化、快捷化、簡單化的社交方式在帶來輕鬆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人意識到自己的社會關係變得更單薄了。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3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當需要傾訴或幫助時,95.2%的受訪青年可聯絡的人選在6個及以內,其中,4.2%的受訪青年表示一個都沒有,僅4.8%的受訪青年表示有7個及以上。

    「我的微信通訊錄里有幾百個人,但平時常聯繫的只有10個人左右,如果是能在關鍵時候尋求幫助的,大概有5個人,一般都是我的好朋友。」北京某高校大學生張宏毅表示,在遇到困難時,自己很少向家人傾訴,一方面怕他們擔心,另一方面是感覺朋友間的相處更對等,也更瞭解自己當時的情緒和感受,更能共情。

    誰是年青人的主要傾訴或求助對象?調查顯示,好朋友的獲選率排在第一位,為66.5%,遠高於其他選項,伴侶排在第二位,獲選率為45.5%。父母等長輩(30.2%)、同事/同學(30.1%)緊隨其後。

    其他還有:(堂/表)兄弟姐妹(18.8%),領導/老師(11.3%),心理醫生(8.2%),獨自排遣(5.9%)。

    此外,11.6%的受訪青年會選擇陌生網民或網絡樹洞,4.1%的受訪青年的傾訴對像是虛擬人物。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都有幾個比較好的朋友,但目前還保持聯繫的好朋友比較少了。」在杭州工作的90後王浩森覺得,隨著生活場景和人生階段的變化,周邊的交往對象也會隨之改變,比如讀書時與室友更親近,工作後則會和同事交流比較多,所以聚散離合是很正常的現象。「維持親密的交往關係,是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的,能有兩三個知心朋友,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我很滿意目前的社交狀態。」

    調查顯示,66.2%的受訪青年表示目前的社交狀態對自己的支持作用大。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張曉芳認為,可以傾訴或求助的對象不是普通的人際關係,而是需要一定的親密度和交往強度才能達成的。一個人只有在一段關係中感受到愛、尊重、信任、安全等要素,才能對他人敞開心扉。「如今,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社會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阻隔,年青人的社會關係網絡構建渠道更豐富、類型更多樣了,但由於社會流動性增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流動性也增強了,關係的穩定性在降低,關係的強度也減弱了。」

    那社交關係強度的減弱意味著社會關係網絡對年青人的支持力度也隨之減弱了嗎?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師胡鵬輝認為,首先要區分社會關係網絡的類型。他表示,社會支持網絡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兩種,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包括政府、單位、各級群團組織等,這些年,國家對年青人給予了很多關注,為其成長髮展提供了諸多支持,這方面的支持並沒有減弱。另一種非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包括地緣、業緣等形成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隨著社會流動性的增強,個人難以維持這些交往關係,所以非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對個人的支持頻率和強度在減弱,這既有社會發展的客觀因素,也是個人主動選擇的結果。

    胡鵬輝認為,無論是在消費領域,還是在社會交往領域,注重個人體驗是當下年青人的重要特徵,「搭子」交友等「輕量化」社交的流行正是體驗的結果。「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正視和尊重年青人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引導和支持,為他們創造交往條件,提供便利。另外,學校和家庭要重視青少年的情感教育,鼓勵溝通協作,不斷提升他們的社交意識和社交能力。」

    接受調查的受訪者中,男性佔45.2%,女性佔54.8%;00後佔16.6%,95後佔29.9%,90後佔34.8%,85後佔18.7%;未婚未戀的佔14.7%,未婚但在戀愛中的佔19.4%,已婚的佔64.4%,離異的佔1.5%。

    (應受訪者要求,張宏毅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誌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03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