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跳槽,我們還能做什麼?

這兩年,幾乎每個行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企業現金流越來越緊張。

於是,出現了裁員、降薪、停招這一系列職場風暴,讓人心生畏懼。

再加上今年的畢業季,16~24歲(不含在校生)失業率8月份是18.8%,高於7月份的17.1%,創有數據以來新高。

然而,奇怪的是,儘管大環境如此嚴峻,但跳槽現象卻不減反增!

今天,就讓我們聚焦職場打工人,一起聊聊「跳槽」這個話題。

一、經濟不好,年青人要不要跳槽?

當前經濟形勢不好,有的人勸你不要輕易辭職,因為躺不平擺不爛;但也有人在說,打工而已,不必上頭。

具體我們分開看:

1. 躺不平擺不爛,不要輕易辭職

第一,行業寒冬,企業倒閉如潮。

據相關數據顯示,餐飲行業上半年就倒下了105.6萬家企業,房地產更不用說,超百家房企破產,裝飾企業也是一片哀嚎。

這數字的背後,都是實打實的失業大軍。

之前就有新聞報導,說打工人失業無奈假裝每天按時去免費的圖書館上班,為的就是讓家裡人放心或者想隱瞞一段時間。

前一段時間徐崢主演的電影《逆行人生》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電影劇情簡單來說就是人到中年被裁後找工作失利被迫去送外賣。

那失業後去幹什麼?有人已經給總結出來了,並附上了最終結果:

剛畢業的人可以做畢業三考,即考研、考公、考編,結果把自信時間耗空;

體力好的人可以參加鐵人三項,即送外賣、干快遞、開滴滴,結果把身體拖垮;

年紀大一點的就選擇吉祥三寶,即保姆、保安、保潔,結果把尊嚴踩碎、人生徹底架空;

如果還心有不甘,那就參加創業三部曲,即擺攤、開店、自媒體,結果就是把存款花光。

第二,就業市場,內捲到飛起。

每年,近千萬的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然而,優質的工作崗位卻寥寥無幾。

根據統計局最新發佈的8月份數據,全國城鎮(不包括在校學生)16至24歲勞動力的失業率高達18.8%,這一數據直觀地反映了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

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即便是研究生也不得不考慮接受薪酬較低的職位,而本科生則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他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偏遠地區,甚至明知存在加班和內卷現象的公司。

面對這樣的就業環境,人們的心態也逐漸從最初的震驚轉變為「坦然接受」,畢竟,生活仍需繼續,他們必須尋找各種途徑來維持生計。

第三,房貸車貸,壓力山大。

失業了,最頭疼的就是那些房貸車貸。每個月的還款日像座大山壓在身上,還有孩子的教育費用、家庭日常開銷,每一項都是不能少的支出。

這種心理壓力,想想都讓人窒息。

街頭巷尾,擺攤的年青人越來越多,送外賣、跑滴滴都成了不少人的臨時選擇。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發佈網約車行業風險預警,公開提醒慎入網約車行業,人員已經高度飽和。

總之,人活著,趁年輕,趁身強力壯,就多熬一點,熬久一些。

很喜歡《肖申克的救贖》中的這句話:「沒有經歷痛苦,就沒有真正的安樂,是故救贖之前,必先承受痛苦的煎熬。」

人生永遠是這樣,不可能一勞永逸,也不可能一帆風順。

2. 打工而已,不必上頭

朋友說她辭職了,實在幹不下去了,用他的話說就是:精神內耗嚴重,想去旅遊一段時間,從年初開始降薪不說,老闆還整天陰陽怪氣,打算轉行,學習新技術換個賽道。

知乎上也看到有各種「抽水」,有不想被職場PUA的、不想被動迎接35歲的中年危機的,還有為了掙點加班費住院的等。

當坐在一起深聊裸辭原因時,才發現大家的感受出奇的一致:

第一,高薪都是拿命換的,辭職保命是上策。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不會過時,但我們會經常本末倒置,直到身體很誠實的越來越差。比如,姨媽出走、長結節,不斷犯胃病、頸椎病,頭髮一把把的掉等。

工作是幹不完的,把忍氣吞聲賺來的錢送去醫院的行為實在太傻。

第二,再高級的打工人也不過是一顆螺絲釘,離開平台光環可能毫無競爭力。

給別人打工,即便做到中層,自己依然只是巨大流水線的一顆螺絲釘,只要聽話好用就行,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35歲以後,我們可能毫無競爭力可言。

《祖家大院》中,錢家掌櫃對孫茂才說過一句話:不是你成就了祖家的生意,而是祖家的生意成就了你!就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離開平台光環可能毫無競爭力。

第三,越是大環境不好,平台越會慣用壓榨員工的伎倆。

公司的好員工可以有千千萬,可是你的人生只有一次。

正是因為大環境不好,裁員潮滾滾而來,留下來的人一個人做2~3倍的工作,身體超負荷運轉,當人長時間在這樣壓榨的環境里生存,就會變得麻木,最後選擇掙脫。

總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之外,你才是不可替代的。打工而已,不必上頭,適當擺爛,開心自在!

二、跳不跳不重要,給自己佈局最重要

反思過往,我們這一代人被上一代人植入了太多的思想觀念,與當前的這個時代已經不再匹配。

與其糾結跳與不跳,不如給自己佈局最重要!能夠掌控自己人生的人,往往都懂得提前佈局。

1. 掌控自己的人生,提前佈局好這六件事情

提前佈局好這6件事,未來的人生都不會過得太差。

第一,做好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生命之舟的穩固舵手,它不僅僅關乎身體的強健,更是心靈的滋養與智慧的累積。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在忙碌中忽略了自我,忘記了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

因此,將健康管理放在首位,是佈局未來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二,找準個人定位。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再加上這個時代的不確定性,穩定往往是最大的不穩定。很多時候,自己需要嘗試不同的工作、生活方式,才能慢慢地發現自己的優勢和興趣。

尤其是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不適合自己時,勇於做出改變和嘗試也是極為重要的。找準自己的定位,決定了自己在未來的人生質量。

第三,自我心智成長。

有時候,我們對心智成長有一種誤解。認為知識等於智慧,認為提升了認知就可以改變命運。

其實,人的心智包含了很多方面,而心智的成長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需要用一生去修煉。就如同高學曆的人並不等同於心智成熟,有知識的人也不等同於有智慧。

要知道,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迷茫,而是自己根本無法識別自己的心智。這需要自己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內化才會有答案。

第四,有效管理金錢。

金錢管理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永不過時。它不僅關乎我們的經濟狀況,還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未來規劃。

有效管理金錢的前提是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即我們要能夠合理規劃收入與支出,確保生活的穩定與可持續,同時為未來的目標積累財富。

第五,合理利用時間。

人活一輩子,也就只有三萬天。珍惜時間和浪費時間的人生也必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個真正自律的人,並不是把每一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噹噹,都是合理利用時間,規劃自己的生活。

精力充沛時,高效地去做事。精力不足時,適當放鬆自己。即使是無所事事的一天,也是在為自己補充能量,而不是無意義地消磨時間。

第六,經營親密關係。

好的關係,是需要用心經營的。無論親情、愛情和友情,都是如此。經營親密的關係,一定是建立在相互需要的基礎上的,供求平衡,方能長久。

2. 與其低質量的無腦跳槽,不如高質量的自我增值

什麼是「自我增值」?即用自己最擅長的角色和方式去實現財富的積累。

當你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確賽道前,與其低質量的無腦跳槽,不如高質量的自我增值。

增值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你可以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平台,去開拓自己的增量成長,也可以圍繞自己的一個興趣點深耕細作,發展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最後將之轉換成自己賴以生存的職場技能。

就像安迪沃霍爾說的那樣:「在這個個人IP逐漸興起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做15分鐘的明星。」 於是,我們看到了每個領域里都出現了新的拓荒者:

有個喜歡歷史的人,做了一檔訪問節目節目,他叫羅振宇。

有個喜歡讀書的人,做了一個讀書會,這個人叫樊登。

有個喜歡研究出行方式,做了一個共享單車,她叫胡瑋煒。

現如今,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富有激情地聚焦於某個領域,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都可以成功建立一個有商業價值的平台或事業。

而那些時時還在想著靠跳槽去實現人生價值躍遷的人,不過是浪費自己時間。個人毫無增長,終將會被時間的洪流衝刷而去。

三、除了跳槽,我們還能做什麼?

企業裁員也許僅僅是個開始,未來人工智能也許會使更多的機器人上崗。那作為職場個體,如何在這個時代為自己「定位」,活出自己的價值?

關鍵的方法就是,與其坐等焦慮,不如早做規劃,畢竟自助者天助。

1. 提高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有三個重要特徵。

第一,稀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這個稀缺,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智力稀缺,你對行業的洞察見解要遠超過你的同事甚至同齡人。

再比如效率稀缺,人家要花兩天完成的工作,你可以花半天做好;又比如資源稀缺,做一個項目要動用好多方面的資源支持,而你有辦法都搞掂。

總之,找到自己那個獨一無二,並且對你的工作有決定性幫助的東西,這就是你的稀缺性。

第二,跨界:專項能力變成復合能力。

張三和李四同樣都在某家4A廣告公司做策略分析,但後來張三發現策略這個東西沒有一個好的POA,全是白搭。

於是他不僅專注策略,更專注策略後期,包括跟蹤項目進展,籌劃資源分配,對接客戶等。

不知不覺,他把整個行業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全都熟悉了,以至於後來看問題,不再只是站在「策略諮詢」的角度去看待,而更結合客戶需求,創意執行,項目管理等多角度的復合角色去看待。

這其實就變成了他的核心競爭力,將專項能力變成了復合能力。

第三,迭代:適應環境,自我進化。

很多人認為只要把專業能力修煉好,就高枕無憂了,一招鮮吃遍天,但事實上,他們忽略了時代,即外部的變化。

當今社會,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如果你的專業能力,不能跟隨環境的變化而自我進化,以後一定會被淘汰。

比如有些人憑藉一身技藝在公司里吃了十幾年老本,結果這幾年遇到形勢巨變,過去那一套工作模式,思維方法,產出交付過程全都不管用,但這些人又不願意去進化改變,最後只能一個個被裁員。

總之,以上就是核心競爭力的三個特徵,我們按照順序看就會發現,這其實對應個人能力的升級過程。

具體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稀缺」是單點能力,「跨界」是連點成線,最後的「迭代」加入時間的概念,由線成面。

搞清楚了這個問題,管它有沒有經濟危機,你我都有用武之地。

2. 為自己找匹馬騎

別閑著,時常為自己找到一匹馬:

第一匹馬是你所在的公司。在你問自己能為公司做什麼的情況下,也要問公司能為你做什麼。因為光憑你自己無法成功,如果你的公司沒有出路,不如去找一家新的公司。

第二匹馬是你的上司。翻翻成功人士的傳記,你會驚奇地發現有多少人是僅靠跟在別人後面爬上成功階梯的。十八羅漢,是因為跟隨了馬雲才成為億萬富翁。

第三匹馬是朋友。許多商界人士有大量的私人朋友,卻沒有一個生意上的朋友。一生中大多數重大轉折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有商界朋友的推薦。你在公司外面的商界朋友越多,你就越有可能最終找到一個稱心如意、名利雙收的工作。

第四匹馬是好的想法。任何非常流行的東西其實都在走向過時的路上。好想法比其他任何東西更有助於你步步高陞。你要想騎上這匹想法的馬,你就要做好受人奚落和反駁的準備,做好逆勢而行。

第五匹馬是信心。對別人以及別人的想法要有信心,超越自我,並且到外面尋找你的財富極其重要。麥當勞兄弟把他的想法和名字同時賣給了雷克洛克,而後者以一個外行人的眼光、勇氣和恒心,把麥當勞辦成了一個成功的連鎖企業。

第六匹馬是你自己。這是最後一匹馬。雖然這麼說有點殘酷,光靠自己單槍匹馬,也許能在生意或生活上獲得成功,但這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綜上,商場和生活一樣是一項社會活動,既要合作也要有競爭。所以你要給自己找匹馬騎,並且讓它拚命地跑,就會有所獲得。

3. 讓自己成為一匹千里馬

年青人與其混職場人脈不如苦練內功,讓自己成為一匹千里馬。比如,學會學習的能力、成果輸出和複製能力、信息檢索能力、高效使用工具的能力。

第一,學會學習的能力。

「你會學習嗎?」這本身就是個好問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學習已不再局限於校園的圍牆之內,它貫穿於我們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乃至生活的點點滴滴。

首先,理清自己的學習模式。不要迷信任何人的「方法論」,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才真正有效,探索的過程本身最有價值。

比如,貝多芬他的學習模式是做筆記,他不做筆記沒有辦法學,有人問他做完筆記為什麼不打開看?他回答我做過筆記記到腦子裡幹嗎還要看。

其次,注意最佳時間段。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每個人的生物鍾和精力週期都不盡相同,因此,找到並把握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段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成果輸出和複製能力。

當今社會要營銷自己,你就必須把你的思想轉化為成果,被更多的人知曉,學會演講是個很不錯的成果輸出方式。

在複製能力方面,「用知識應用知識」是檢驗該項能力的關鍵,即用管理的知識來應用到你的專業。

這裏需要注意,不是我知道就可以傳出去,而是應該有目的、有條例地把所知道的東西傳遞給所需要的人。

第三,信息檢索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18世紀英國文豪、辭典編撰家塞繆爾・莊臣曾說「知識有兩類,一類是我們自己知道的;另一類是我們知道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檢索能力其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常用的檢索方法:

① 直接訪問網頁。

② 使用搜索引擎,如SCI、EI、ISTP、ISR等常用的檢索系統應該瞭解下,用好關鍵詞和聯想是核心。

③ 查詢在線數據庫(請付費——免費的有時是最貴的,時間遠比這個錢值錢)

俗話說:「外事不決問網絡,內事不決問基友」。學會檢索也是人際關係中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類專業APP和網絡工具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有效使用這些工具將使你成為職場達人。

四、寫在最後

職場就像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速度固然重要,但耐力和策略才是勝負的關鍵。面對經濟下行和就業壓力,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但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動。

記住:跳槽絕不是逃避現實的手段,而是成長路上的階梯!

如果你正在掙扎徬徨,那麼一定要:穩中求變不裸辭、被辭不慌爭權益、避免空窗拿證書、善用人脈抓機會、持續學習提內核。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困境中奮起,方能迎來職業的春天。

危機年年都有,區別在於,多數人只看到「危」,少數人會看到「機」。

願每一位奮戰在職場的朋友,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精彩舞台!

參考來源:

1.《大環境不好,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想辭職?》,就是奕奕呀。

2.《經濟下行,今年的失業潮,到底有多可怕!》,妍老闆的文字與生活。

3.《裁員風波過後,人人都需要思考這幾個問題》,筆記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