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但他們還是我的爸爸媽媽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家裡4個人的關係,應該是正方形,4個人在4個角。

——————————

    小嬌是初一新生,入學教育幾天的時間,她在班里交到了要好的朋友小蘭。兩人說說笑笑,課餘時間還一起出去玩,感情升溫很快。但開學不久,小嬌就遇到了煩心事,原因是她感覺跟小蘭日益親密後,就會忍不住跟小蘭打鬧,有時候說到高興或不高興時,她會拍小蘭一下或是推小蘭一把。但小蘭可受不了這個,覺得受了很大委屈,甚至覺得小嬌欺負自己。小嬌有些無所適從,她並不知道做錯了什麼。於是在班主任的介紹下,小嬌來到了諮詢室。

    坐下來之後,我先詢問了小嬌事情的原委,小嬌有些委屈地告訴我,她在小學時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很遺憾現在不在同一所學校。她跟以前的朋友相處時就是這樣推撞打鬧,彼此都不介意,反而覺得是親近的表現。很希望在班里找到這樣的好夥伴,前幾天還覺得小蘭是不二人選,但出現很大的誤會,轉眼就被好朋友投訴了。

    我安撫了小嬌,對她的感受表示理解,問她:「那以後你跟小蘭會如何相處呢?」

    小嬌毫不猶豫地說:「我還是希望繼續跟她做好朋友。我之前不知道她不喜歡這種方式,知道了我就會注意,調整自己,用她喜歡的方式跟她相處。」

    我對小嬌的懂事和擔當表達了認可和讚許,又接著問小嬌:「小嬌,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在兩個人關係更親密的過程中,你會更積極主動一些,她卻顯得有些被動接受呢?」

    小嬌想了一會兒,說:「這個我倒沒想過,但您一說,好像是這樣的。我倆相處時,確實是我更主動,好像我更需要她,而她沒那麼需要我。」

    我表揚她:「小嬌,你的覺察力真好,又能坦然面對事實。朋友之間誰主動倒是不那麼重要,但知道為什麼是這樣蠻重要的,能幫助我們在友情中更尊重彼此的邊界。你能嘗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嗎?」

    小嬌想了想,說:「可能是我父母對我管得比較少,只是在經濟上、物質上、學業上給我必要支持,其他事都是我自己搞掂的。所以,我更渴望有個親密的朋友,彌補情感上不能從父母那裡得到的缺失。」說到這裏,小嬌的眼淚忍不住撲簌簌掉落下來。

    我點點頭,遞給她紙巾,安慰道:「很抱歉說到了你的傷心處。你願意詳細跟老師說說,為什麼父母對你的關照不夠多嗎?」

    小嬌說:「我父母關係不太好,兩年前好像已經離婚了。但他們並沒有正式跟我們說過這個事,也從來沒有徵求過我的意見,可能當時我還比較小吧。反正現在,我和弟弟跟媽媽一起生活,爸爸長期出差在外地,給我們一些經濟上的支持。假期爸爸會單獨帶我們出去玩,爸爸媽媽很少在一起,也不交流。小學時,班里有一群同學討厭我,所以就會罵我‘沒有爸爸,媽媽也有病’,讓我很難過。」說這些的時候,小嬌一直在流淚。

    我告訴小嬌:「家裡4個人的關係,應該是正方形,4個人在4個角。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何,是他們成年人之間的事,也是你幹預不了的。即便他們離婚了,關係不和睦,並不影響他們是你和弟弟的爸爸、媽媽。」

    小嬌聽了,一邊流淚一邊不住地點頭。

    我問她:「拋開父母之間的關係不談,你覺得爸爸媽媽對你怎麼樣呢?」

    小嬌說:「我對父母的教養方式還是很認可的,他們並沒有不管我,也給我充分的自主和自由。爸爸即便不在身邊,也是關心我們的。儘管他們在一些事情上不能幫助我,讓我自己獨立完成,也讓我具備了比同齡人更多的能力,慢慢地我自己可以獨立承擔的事越來越多,我很有成就感。」

    「小嬌,聽你這麼說,我真的蠻感動的。你能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家裡的關係,說明你是個心理能量非常高的孩子。願意為自己負責,在你們這個年紀的同學中是很了不起的,未來也一定可以發展得更好。」我很真誠地對小嬌表達了讚賞。

    小嬌的情緒慢慢平複下來,她說:「我覺得同學家裡有人照顧是挺好的,比如小蘭,她媽媽對她的照顧就更多,但管得也比較多。有時候我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她就需要問媽媽,在這一點上,我也覺得我更厲害一點。」說完她自己也笑了,「我也知道我需要更多的友誼,但我也不會只跟一個人成為親密朋友,我可以有好幾個朋友,他們都可以給我這種親密和溫暖。」

    「是這樣的,小嬌。朋友相處,千人千面,難免會有跌跌撞撞的。你能這麼想是很好的,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在不同的朋友中間,學會尊重他們不同的需求和相處方式,知道彼此的界限,你會慢慢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際關係的高手。」我說。

    「嗯,謝謝老師。跟您聊完後,我感覺從這件事中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小嬌燦爛地笑了。

    諮詢師感悟:

    小嬌是一個很有心理資源的孩子,儘管父母關係不好且處於分居狀態,她還因此受到同學的嘲笑,但她依然感恩父母對她比較自由獨立的教養方式,並且能夠從積極的角度理解這樣的關係。

    父母是否離異,這是兩個成年人的選擇和決定,無可厚非。分開了不見得就一定對孩子不好,有些名存實亡的婚姻關係可能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小嬌的父母最可貴的一點就是,沒有讓兩個成年人的事影響到他們各自承擔好爸爸和媽媽的角色,所以小嬌想起爸爸媽媽的時候,還是滿滿的資源感,也願意用自己的堅強、努力和成長回應來自父母的關愛和支持,這其實就是很健康的親子關係。

    父母不和,確實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創傷,但孩子並不是從此就要沉淪在創傷中反復掙扎。父母溫和堅定地各自承擔好責任,繼續正常的生活,對孩子也是很好的示範。當小嬌能夠感受到這份資源,爸爸媽媽傳遞的堅定、勇敢和努力也一定會成為她戰勝困難的力量。成長和療愈就會自然發生。這個經驗值得更多父母學習借鑒,也祝福小嬌為自己贏得一個美好的未來。

鍾婷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0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