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假期快速流逝,工作日緩慢爬行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假期飛逝、工作日漫長背後的心理科學。

——————————

    相信你早已發現工作和假期時間的「相對論」:放學或下班、週末、假期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而上學或上班時間則如樹懶爬行度日如年。明明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秒,為什麼我們的感覺會如此不同呢?

    雖然工作的1小時和假期的1小時都是分針走了60圈,但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迥然不同,而我們的時間知覺能力會影響所有的認知過程。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時間流」,指人們在當前某項活動中主觀感受到的行為體驗的時間過程。工作和假期時間的時間流就相去甚遠,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外部環境是影響我們時間感知的基石,直接誘發積極或消極的情緒。請你想像以下兩個場景:場景一是在國慶節假期陽光明媚的一天,你赤腳走在細膩的金色沙灘上,沙礫在你的腳趾間滑動,陣陣海浪輕拍著沙灘,輕柔的海風帶來鹹鹹的海水味和椰子的清甜芬芳。場景二是工作日的一天,窗外天色已暗,你坐在電腦前,眉頭緊鎖,迅速敲擊著鍵盤,顯示屏上開著好幾個窗口,全都是未完成的任務;你的電話不時響起,還有更多的工作在等著你。你在這兩個場景分別是什麼心情?你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又有何不同?

    不同的場景和外部刺激會引發時間感知的變化。心理學研究表明,激活正性情緒後,人們對主觀時間的估計會縮短。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而枯燥的時間則格外煎熬。這其實和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有關,人們在具有生命威脅的情景(如車禍)中往往感覺時間變慢,因為這樣有利於人們爭分奪秒地作出決策和行為反應(如逃離)。前文提到的場景令人心曠神怡,我們可以慢條斯理地思考和行動;場景二並不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感知到時間流逝變慢,有助於我們擼起袖子趕緊完成任務,逃離令人窒息的壓力環境。

    第二,自身肢體動作的配合也會影響時間流。一位疏於運動的登山者攀登高峰會覺得肢體不協調,容易疲倦,感覺時間難熬;而一位熟練的登山者則能保留體力,充分享受登山的樂趣。假期和工作日的時間流也和登山別無二致,從小玩到大的人們經過學習和工作的曆練後,更能品味到自由玩樂的絕佳滋味,相較於束縛在辦公室內,在假期自由舒展的時光更顯彌足珍貴。

    第三,人們對活動規則的感受也在塑造時間流。我們既可以提前周密安排好假期活動的路線、住宿、交通工具、同行夥伴,也可以選擇隨遇而安補補眠、散散步,容錯率較高;而工作時間很難避免突如其來的會議、領導的質疑和客戶的變卦等具有挑戰性的情境,對人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發出了考驗,不及假期安排那麼具有確定感和愉悅度。

    第四,對目標活動的情感融入也會影響時間流。曾有實驗者讓一半參與者自由模仿面孔表情,另一半參與者則要全程用嘴夾著一支筆以抑制模仿行為,所有參與者均要完成時間估計任務。結果發現,能夠自由做表情的參與者傾向於高估時間,實驗者認為他們由於可以自由做表情,有效增加了積極情緒,可以帶著輕鬆的情緒完成實驗,故而他們感受到時間過得更快。人們往往會結合自身興趣安排假期,喜歡熱鬧的人可以組織和參加聚會,熱愛大自然的人可以遊山玩水。但在工作中,無論對待何種個性的客戶,職場人都被要求微笑服務,要壓抑自身的負面情緒,這本身就造成情緒不佳。

    第五,我們對文化喻義的聯想也發揮著關鍵作用。人們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工作場所中完成重覆性較高、缺乏新鮮感的工作任務,在工作日處於壓力之下,而壓力使我們更為關注時間流逝,對時間的感知更敏感細緻,從而感覺時間過得更慢。假期時間則意味著寬鬆、靈活、自由、專屬於自己,人們更容易全情投入、享受假期的活動,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注意力會分配到享受周圍景色和活動樂趣中,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會減弱,感覺時間過得更快。

    綜上所述,外部場景的塑造、自身肢體動作的配合、對活動規則的感知、對目標活動的情感融入、對文化喻義的深入聯想五個方面綜合照響時間流,使我們對假期與工作日的時間知覺截然不同。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度過快進的假期和慢放的工作日呢?

    研究者發現,在時間等量的情況下,比起別人的時間,人們傾向於賦予自己的時間更高的價值,這被稱為「時間心理賬戶的稟賦效應」。人們會在內心對時間進行評價和分配,就像我們記賬一樣。人們會認為自己自由支配的假期時間就像自己秉持的天賦一樣更難能可貴。因此我們可以試著把休閑嵌入到日常的工作中,這樣工作日也有自己的專屬時間。最近很火的「公園20分鐘效應」「工位20分鐘效應」正是如此——在工作之餘,通過短暫的休息來緩解壓力,放鬆心情,還能提升工作效率。

    在假期中,我們要避免無效休息,比如顛倒日夜的長時間補覺,反而會讓人上班後頭暈乏力。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休閑方式,比如不愛劇烈運動的人可以安靜地欣賞花草樹木,平時覺得心情壓抑的人可以選擇旅遊等有刺激感的活動。

    願我們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發現價值;也能在假期中享受歡樂,獲得幸福。

黃彬彬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0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