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上海|穿越6000年,回望城市「最初的模樣」

【編者按】

秋風起兮,梧桐葉落

這個盛大的季節

澎湃新聞聯合IP SHANGHAI推出國慶特別策劃「重新發現上海」

我們用腳步去「閱讀」城市

這裏有滄桑巨變,也可見文明互鑒

不斷向前,不停回望

在無數個細節中

由上海,見中國

廣富林文化遺址。周曾熙/IP SHANGHAI

說起上海,人們的第一印像往往是國際化和現代化,津津樂道這座城市近代百年風雲變幻。但事實上,上海的故事,從6000多年前就開始了。

一代又一代考古發掘及研究證實,上海是古老的,有漫長綿延的文明,從新石器時代起經歷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

其中,距今約4000年的廣富林文化,包含了來自南方的良渚文化痕跡,也有來自北方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印記。因此有人說,廣富林先民是上海地區最早的移民,與「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不謀而合。

廣富林文化遺址一隅。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廣富林文化遺址一隅。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

廣富林,原稱皇甫林、廣福林,位於上海西南部的鬆江區。考古探明,距今5500年的崧澤文化晚期便有人在此居住,且延續數千年基本沒有中斷。

「鬆江被稱為‘上海之根’並不是說它的歷史最久遠,而是從崧澤文化晚期直至近現代,鬆江始終有人們生產生活的遺存,歷史脈絡未有中斷,廣富林遺址就是這一歷史脈絡的見證。」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主任黃翔曾如是說。

「先有鬆江府,後有上海灘;先有廣富林,後有鬆江史。」談論「最初的上海」,必然繞不開廣富林文化遺址。

沉澱:探尋文明足跡

作為上海三處以遺址命名考古學文化的古遺址之一,廣富林文化遺址是上海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古文化遺址,也是研究長江下遊文明化進程的關鍵遺址。

1958年,廣富林村農民在開挖河道時,發現了很多古陶片,之後共進行過四次考古發掘。1961年,此處被考定為廣富林文化遺址;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經多年的修繕和改造,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面向公眾開放,成為滬上又一旅遊打卡地。

廣富林文化遺址內河網縱橫。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廣富林文化遺址內河網縱橫。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

行走在園內,河網縱橫,綠樹成蔭,既有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又有鳥語花香的稻田綠地,彷彿置身於一幅精美的古代山水畫中。這裏的一磚一瓦都蘊含著歷史的滄桑與文化的底蘊,等待著人們深入其中去觸摸、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根脈。

在廣富林文化遺址核心保護區北面,隔著一條八曲河,幾個半埋於地下、酷似陶罐的建築頗為惹眼,這便是地標展館——廣富林文化遺址考古研究展示館。館內陳列著考古發現的代表性文物珍品,文化脈絡可依次追溯至約6000年前的崧澤文化、約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約4000年前的廣富林文化、約3500年前的馬橋文化。

廣富林文化遺址考古研究展示館。受訪者供圖廣富林文化遺址考古研究展示館。受訪者供圖

其中最重要的文物,是廣富林文化時期先民居住的房屋基址。這些房屋均為木骨泥牆結構,用稻草混以泥土用來保溫。展館講解員劉佳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剛發掘出土時,它們的顏色都是通體發紅、發黑的,我們推測當時房屋的主人去世後,就會焚燒房屋進行祭祀,因而形成。然而在出土後,經過風化,現在這些顏色都已經不複存在了。」

廣富林文化時期先民居住的房屋基址。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廣富林文化時期先民居住的房屋基址。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

自2018年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開啟試運行起,劉佳就在此展館負責講解,至今已有7年。對她而言,這份工作不僅是對遺址文化公園「從無到有」成長的見證,同時也是自己對於廣富林的歷史、鬆江的歷史、上海的歷史「從零起步」的學習過程。

「儘管我不是本地人,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熟悉了鬆江文化、海派文化;而越是瞭解這座城市,對它的情感也就愈加深厚。」劉佳說。

展館內,一件件被歲月侵蝕卻依然堅韌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無聲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個時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儘管經歲月洗禮,它們大多褪去了原有的色彩,其所承載的厚重精神文化財富卻得以長存。

廣富林文化遺址考古研究展示館內陳列的文物。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廣富林文化遺址考古研究展示館內陳列的文物。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
廣富林文化展示館內陳列的古字畫。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廣富林文化展示館內陳列的古字畫。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

發揚:讓歷史觸手可及

珍貴的史前遺存讓時間定格,如何才能讓它們被更多人看到,讓歷史不僅是沉澱,還能觸手可及?

打開社交平台,關於廣富林文化遺址,最出圈的是那些隱匿於水中、只露出屋頂的「神奇建築」,它們就是廣富林文化展示館。

廣富林 視覺中國 資料圖廣富林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廣富林文化展示館耗資200億,歷經了整整十年工期才成功建成。設計方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闡釋其理念:通過「下沉」來正面表達歷史的逝去和遺址的意義,而「浮出」的空間又在繼續訴說著某種全新的記憶。人們從圓形大廳走入展廳,逐漸步入水下,迂迴曲折的步道兩邊展示了滄海桑田的變化與發展,以一個個經典場景按照時間線脈絡讓遊客看到上海從一個原始村落,到廣富林古鎮、華亭縣,再到鬆江府,直至近代上海灘的數千年歷史巨變過程。

廣富林文化遺址。周曾熙/IP SHANGHAI

值得一提的是,廣富林文化遺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致力於將先進的城市建設理念引入這片古老的沃土,把每一棟建築都當成一個文化項目來做,精心打造每一棟建築、每一寸空間,讓遊客在享受中華傳統美學的過程中,瞭解歷史,記住歷史。

秋日眺望富林湖面,一座座斜頂建築漂浮在粼粼波光中,在倒影的映襯下別有一番韻味。這種兩坡頂的建築形式靈感來自遠古先民的房子,同時又融合了中國成熟古建風格,在鋼結構和玻璃幕的加持下,「遠古大形、近古小節」。劉佳補充道:「這些建築都只有屋脊露出水面,寓意‘上海之根’由廣富林文化的發現而‘水落石出’。」

廣富林文化遺址內的徽派古建築。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廣富林文化遺址內的徽派古建築。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

從廣富林到華亭縣再到鬆江府,古代鬆江也被視為上海歷史文化的發祥地。這片江南魚米之鄉,曾是中國棉紡織業的織造中心,「衣被天下,雖蘇杭不及也」。明朝時,鬆郡為天下名郡,史稱「東南都會」。作為上海唯一有山有水的勝境之地,鬆江自古就是人文淵藪之地,「九峰三泖」構成「山骨水膚」的旖旎風光,孕育了陸機、陸雲、徐階、董其昌、陳繼儒等一大批文人雅士。

今日之鬆江,有了更多名片,「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大學之府」。在這片底蘊深厚的土地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鬆江大學城彙聚諸多學府和教育資源,鬆江樞紐建設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穿越千年時光,回望「最初的模樣」 ,一座「科創、人文、生態」的現代化新城正在創造新的歷史。

周寰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