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青年台柱與年輕觀眾同頻「入戲」

    95後粵劇演員馬友民帶領粵港澳高校學生學習水袖。廣東粵劇院供圖    95後粵劇演員馬友民帶領粵港澳高校學生學習水袖。廣東粵劇院供圖

    離開粵劇《倩女幽魂·愛》的劇場,很多觀眾對劇中韻味十足的念白與唱詞唸唸不忘。有人為演員們用粵劇「踩蹺」技藝展現輕盈、唯美的「鬼步」而折服,有人反復回味著寧采臣與聶小倩的深情對唱,更多人則達成共識:傳統戲曲也可以成為年輕觀眾的「寶藏」愛好。

    《倩女幽魂·愛》是由廣東粵劇院推出的新古典粵劇,劇場里常常坐滿年輕觀眾。近日,「青春華章·行走灣區 點讚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廣東粵劇院,探秘「粵劇破圈」之路。飾演「寧采臣」一角的青年粵劇演員蘇臨軒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倩女幽魂·愛》的舞台、燈光、服裝等方面都打造得非常唯美,「會讓完全不懂粵劇的年青人也願意走進來看」。《倩女幽魂·愛》在10月開啟全國巡演。

    很多被吸引走入劇場的年青人,都是在看過《白蛇傳·情》等粵劇電影后,心心唸唸要去看一場表演。

    廣東粵劇院宣傳推介部副主任祝燕彩介紹,2021年上映的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就曾深受年青人喜愛。這部電影票房迅速超過2300萬元,打破了中國影史戲曲電影票房紀錄,還獲評國內外各大獎項。《白蛇傳·情》上線網絡平台以來,已經積累了2086萬播放量。

    「我們通過電影的表現形式,打破戲曲舞台的界限,將一個經久不衰的愛情傳說凝練提純、重新表達,以唯美寫意的中國水墨風格,將粵劇之美呈現於大銀幕上。」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表示,這部電影2300萬元的票房,不僅創下中國影史戲曲電影票房紀錄,成為一個裡程碑,也讓他們看到當代青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讓他們前行的信心更加篤定。

    籌備電影時,曾小敏與團隊一直思考著:這部電影要拍成什麼樣,又究竟拍給誰看?

    曾小敏認為,花那麼大勁去拍一部電影,而不是高清版的舞台紀錄片式DVD,要面向的是所有喜歡看電影的群體,這個數量龐大、年青人居多的群體中,可能有很多人沒看過戲曲。「我們就是要拍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戲曲的表達方式是怎樣的,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多美。」如果拍給傳統的戲曲觀眾,他們其實在劇場看就可以了。

    今年7月,講述冼夫人傳奇人生的粵劇電影《譙國夫人》全國上映,作為「粵劇電影創新三部曲」的第二部,該片此前已獲得了第三十六屆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在廣州市北京路千年古道上,一場《譙國夫人》粵劇快閃活動中,南來北往的旅客在粵韻聲聲中感受城市與傳統文化的活力和魅力,生、旦、淨、末、醜粵劇行當大型打卡裝置吸引了眾多年青人打卡拍照。

    此外,國內首部關於華人女性群體勞工史的舞台作品粵劇《三水女兒·紅頭巾》也即將被搬上銀幕。粵劇電影已從最初的「小眾賽道」,成為深受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喜愛的「國潮」。

    近年來,粵劇大量「觸網」,曾小敏登上B站跨年晚會,和流行歌手梁漢文合作表演《白蛇傳·情》的推廣曲《待你歸來》、改編《原神》遊戲插曲。這些積極的網絡傳播嘗試,也讓年青人有了更多接觸粵劇的窗口。

    與年輕觀眾雙向奔赴的,是一批逐漸成為粵劇台前幕後主力的「粵劇新生代」。廣東粵劇院二團團長黃燕介紹:「我們廣東粵劇院二團的演員平均年齡約25歲,就是這麼年輕。」

    除了被觀眾唸唸不忘的「寧采臣」,蘇臨軒已在《紫釵記》《楊翠喜》《寶蓮燈》等劇目中擔演主要角色。他認為,粵劇正在與時俱進,而青年粵劇演員更要守得了寂寞,真正靜下心來學習這個行當,不能急功近利。在他看來,創新更要做到「守正」,要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文化魅力。

    95後粵劇演員馬友民學習粵劇已有17年。她深知現在的年青人有很多愛好選擇,「只要願意去瞭解,走進劇場,你會發現粵劇特別美」。

    廣東粵劇院自2010年開始推出「粵劇進校園」活動,走進廣州地區的中小學等教育機構推廣和宣傳粵劇文化,讓更多青少年瞭解、喜愛粵劇,乃至加入傳承及弘揚粵劇的隊伍。馬友民就曾走進校園宣傳,她認為對孩子們來說,粵劇啟蒙意味著「一顆種子」,當他們以後再去接觸粵劇,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曾小敏看來,粵劇的傳承與創新不止於舞台上的青年演員,更在於舞台下逐漸成長成熟的青年觀眾,他們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中堅力量。

    而當曾小敏目睹這樣的雙向奔赴,也更堅信「粵劇正青春」。她說:「這些青年觀眾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因為粵劇電影而關注粵劇、喜愛粵劇,甚至因此來到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粵劇的自發傳播者。他們會主動瞭解粵劇發展的歷史,會提出自己的疑問,還會對粵劇與粵劇電影進行二度創作,為作品帶來更為豐富的表達與解讀。他們讓我覺得,這一路走來的創新與嘗試都是值得的。」

    在青年演員與觀眾面前,這個古老的戲曲種類意味著無窮的可能。就像曾小敏曾說的:「粵劇的黃金時代, 為什麼不能是現在?」

陳宇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0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