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喊貴、險企叫苦,新能源車續保太難了
作者/ IT時報記者 毛宇
編輯/ 錢立富
近期,不少新能源汽車車主在續保問題上犯了難,要麼被保險公司拒保,要麼保費明顯上漲。
一位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非營運車輛一般不會被拒保,營運車輛(如網約車)以及‘年事已高’的高風險車型易被拒保。另外,車輛維修次數過多雖不會被拒保,但保費會增加。」
新能源車續保難的現像已經引起了管理部門的注意。在國慶節前的一次會議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研究優化新能源車險自主定價係數範圍,探索家用車網約運營組合產品,探討高賠付車輛風險分擔機制,儘量解決投保難問題。
妥善平衡保險公司風險與車主權益,業內外須共同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解決路徑,破解新能源車保費高、出險率高、賠付率高等「三高」難題,更好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給不出拒保原因的評分系統
「去年1400元可以投保,今天必須加到1700元。」河北比亞迪元Pro車主周先生抱怨道,自己的車從購買之日起就沒有出過險,但今年續保時遇到難題。
按照往年慣例,周先生續保時只辦理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不加車損險,但各大保險公司業務員在幫其辦理保險時,均回覆「系統顯示無法辦理」。「以往我的保費為1400元,但這次各保險公司的系統都提示‘駁回’或是‘提交異常’,需要加價到1700元才能辦理。」周先生無奈地表示。
安徽零跑C11車主何先生同樣遭遇拒保。他的車已使用三年,第一年出過一次險,維修費用近萬元,次年保費上漲800元後成功續保。但今年,何先生遇到了反常現象,「過去,保險到期前兩個月不同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會頻繁打電話過來,但今年一直沒人聯繫我」。於是,「坐不住」的何先生主動詢問平安、人保等幾家大型保險公司業務員,得到的答覆是「風險太高,無法提供報價」。至於何先生的車為何被定性為高風險,業務員沒有給出明確解釋。
「現在理賠一次,可能會影響3年,所以建議車主,維修費如果在千元左右,不走保險更划算。」一名平安車險客戶經理向《IT時報》記者表示,當下新能源汽車變數較多,每年保費具體報價受影響的因素也更多,不好直接定義。
至於營運車輛,早已被部分保險公司列入黑名單。「我的車屬於公司車,統一走保險。營運車風險大是行業內眾所周知的事情,保險公司會覺得賠不過來。如果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的營運車,一定會被拒保。」一位美團營運車車主告訴《IT時報》記者,小刮小蹭不足以被拒保,但如果撞了人,這輛車很難再有保險公司願意再次「犯險」。
記者就此諮詢專門為拒保車輛提供續保服務的相關從業人員,對方表示,「保險公司不缺業績,更多的是考慮風險係數穩定的車型,包括營運車在內的公司車輛,很難辦理續保。即使能辦理,手續十分麻煩。」
新能源車險業務普遍虧損
「新能源汽車的高加速度性能、精密度和集成度,以及大量使用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維修成本。」一位保險行業業內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市場上被拒保的新能源營運車或貨車,一年的行駛里程為8—10萬公里,是普通私家車的四五倍,為了控制整體賠付成本,保險公司增加了專門的附加險。
各大保險公司購買新能源汽車數據庫進行數據核對,在行業內已是普遍操作方式 。上述新能源行業業內人士表示,是不是營運車,系統查詢後便知道了。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形勢。據汽車流通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8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量同比增長43.2%,環比增長6.3%,滲透率達到53.9%。
在銷量不斷攀升的同時,新能源汽車保險賠付率較高的矛盾日益凸顯。申萬宏源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度新能源車險的平均賠付率接近85%,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2024年的進一步提升,預計賠付率將升至87%,這比傳統燃油車高出約15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網約車佔比頗高,推高了整體賠付比率。
矛盾之下,消費者感到不滿,保險公司成本控制的難度也加高了,甚至出現虧損。據媒體報導,在佈局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中,目前僅有頭部的中大型保司實現盈利,其餘多數都是虧損狀態,尤其是新能源車險業務普遍處於虧損狀態。
上述保險行業業內人士提到,部分被大型保險公司拒保的高風險車型被一些小型保險公司「接盤」,「新公司監管對賠付率沒有嚴格要求,一般股東也能承受3年的虧損」。
對於當前新能源汽車保險業面臨的困境,業內專家建議應加強對數據積累與分析工作的投入力度,通過精細化管理來優化產品設計、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從而有效降低賠付率並改善盈利能力。
多措並舉破解「續保難」
不久前,商務部等七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提高報廢更新補貼標準,為消費者帶來福音。
「市場上有一部分車其實是因為技術過舊,導致賠付率過高,遭保險公司拒保。」上述新能源行業業內人士表示,提高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其實是推動市場加快淘汰老舊新能源汽車,更大限度解決新能源汽車續保難的問題。
隨著新型號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及其採用更加先進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DAS)、更高能量密度且壽命更長的動力電池等關鍵技術突破,交通事故發生率呈現下降趨勢。統計數據顯示,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配備有L2級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純電車型在特定條件下能夠顯著減少碰撞事故機率達30%以上。此外,得益於新材料的應用及製造工藝優化,遭遇輕微刮蹭等情況時所需支付的修理費用亦有所削減。
業內人士認為,推廣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提升智能系統識別道路安全風險及車主不當行為的能力,能夠引導車主安全駕駛,減少交通事故,進而降低出險率。此外,可通過降低維修成本、壓降渠道費用等方式,進一步降低新能源車險經營成本,實現讓利消費者與承保機構可持續經營之間的平衡。
排版/ 潘璐
圖片/ 東方IC 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