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可能是種病?上海這一特需門診首開,醫生如何診斷及治療

10月8日上午,備受關注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首次開診,這也是上海首個以「空間與數學」細化命名的學習困難門診,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理衛生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院聯合設立。

從官方預約掛號渠道來看,這一門診為兒保特需門診,掛號費316元,首批開放預約的名額在10月8日、10月15日和10月22日,每天限號8人,三天的就診號源已全部被約滿。

10月8日,在半天的門診時間里,此前預約的8名患者中,有6人按時前來就診,其中2人還從江蘇崑山、南通趕來,患者年齡基本都在10歲及以上。有患者經評估後,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心盲症等。

目前,這一門診開放的預約號都已被搶光。目前,這一門診開放的預約號都已被搶光。

對於網絡上質疑的「是否數學不好都可以來看這個門診」,專家的答案是否定的。「設立門診的初衷,我們是希望更精準找到孩子存在學習障礙的原因,幫助家長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我們也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因為神經發育問題導致學習能力不足,那麼再怎麼‘雞娃’,效果也是有限的。」這一門診的團隊負責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精神衛生專業副主任醫師馬希權說。

數學障礙存在一定的患病率

為何會針對「空間與數學」領域開設學習困難門診?

馬希權解釋稱,該門診的開設有其科學依據。當前,數學障礙的診斷已有標準,大量研究表明,空間能力與學生的數學成績呈正相關,對於數困兒童同樣如此。該門診的設立也將依據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ICD-11診斷系統,同時參考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標準進行數學障礙的診斷。

數學障礙的發生率有多少?馬希權表示,最新的一項研究分析顯示,在中國大陸的小學生中,數學障礙總體患病率為8.97%,小學低、中、高年級患病率分別為11.57%、10.07%和4.76%。大量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存在數學學習缺陷,主要是由於計算能力差,當進入小學的中或高年級時,計算技能會顯著提高。

那麼,哪些情況屬於數學障礙?該門診團隊成員、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院趙冰蕾博士表示,該門診的對象涵蓋數感差(數量大小的估計、符號管理、基本計數困難)、數學記憶困難(檢索數學事件、進行計算,理解、記住規則和公式困難)、推理困難(掌握數學概念,複雜的數學程序、邏輯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涉及幾何、圖形和表格理解困難者。

「空間能力和物理化學學習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比如,視空間能力不僅影響學生對物理、化學問題中空間關係的理解和表徵,還影響他們運用這些表徵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趙冰蕾也表示,此前也有家長來諮詢她,想給自家孩子「加號」檢查空間認知能力,「這個孩子才2歲,這太‘高瞻遠矚’了,2歲孩子不用來看,如果孩子還不到上學年紀,家長根本不需要過早焦慮孩子會在空間認知能力和數學能力方面出現問題。」

有患者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心盲症等

當日,在該門診中,心理醫生會與家長、患兒進行20-30分鐘的談話,通過量表、行為測試等形式,配合一些檢查手段進行疾病的評估,從而給予臨床建議、干預措施。

馬希權透露,在問診中,該團隊會通過提問進行專業評估,排查就診學生數學不好的根本原因,「若學生是因為智力障礙、注意力障礙、情緒問題等其他原因導致的數學學習困難,門診會將其分流至其他科室進行後續治療」。

當日就診患者中,家長普遍反映「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但在醫生看來,並非所有患者都存在空間與數學方面的障礙。其中,有一人存在注意力缺陷,後續將會被轉入注意力缺陷門診進一步治療。另一人不適應學校作息規律,習慣於晚睡晚起,上學就出現了慢性疲勞,導致學習成績不佳,醫生建議家長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還有兩人經評估後,確實存在空間認知能力不足的問題,其中一人經評估被確診為「心盲症」。

趙冰蕾表示,心盲症是那些無法在腦海中生成某種具體事物形象的人。通常,我們可以在睜著或閉著眼睛的情況下,在腦海中想像出豐富的畫面、場景、各種細節,但患有心盲症的人無法進行相應的腦中構建,只能看到一片白色或黑色,有些心盲症患者甚至無法產生夢境,只有情節而沒有畫面,無法在夢中看見清晰的影像。

「我們在門診中遇到一個初一的孩子,在腦海中無法呈現物體的視覺等信息,如顏色、空間等,譬如讓孩子想像蘋果的樣子,他也想不出來,問到檸檬和橙子哪個更偏黃色,對方會回答橙子,也搞不清楚一些城市在地圖上的方位等。」趙冰蕾表示,針對心盲症可以通過視覺想像生動性測試等進行評估,「心盲症雖然會表現為數學成績不佳,但其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活中的其他不便。」

趙冰蕾當日還遇到一名存在數學學習困難的患兒,乘法和加法都沒有問題,但減法和除法卻不好。「乘法和加法更多的是靠記憶完成的計算任務,但減法和除法往往要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豎式,這個孩子卻缺乏對空間關係的理解,這也可能是導致他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趙冰蕾說,「如果發現孩子存在空間能力上的不足,或許我們可以提醒家長不需要再這麼‘雞娃’了,應該根據孩子存在的根本問題給予相應的幫助,而不是一味地去責怪孩子,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焦慮甚至抑鬱情緒。」

「家長對孩子本身發育能力沒有一個準確的全面的認知,後續再努力給他補課也好,成績提高還是有限。在這個基礎之上容易出現一些繼發性的情緒或心理問題,那這個是我們臨床比較關注的點。」馬希權同時表示。

採取視覺空間訓練等方式治療

該門診可能會採取哪些治療方法?

上述兩名專家表示,確診後,團隊會提出一些改善的訓練途徑,包括拚圖遊戲在內的視覺空間訓練,利用算盤的視覺和觸覺記憶來增強計算能力,參與障礙賽或定向活動進行身體與空間訓練、虛擬現實遊戲化學習等。

馬希權舉例說,譬如給兒童一個2D或者3D的圖形,讓兒童進行思考和旋轉,以符合給定的挖空的圖形,或是讓兒童參與拚圖活動,幫助他們理解形狀、空間關係和整體結構,又如教兒童如何使用算盤進行基本的加減法運算,逐漸過渡到更複雜的乘除法,鼓勵兒童在沒有算盤的情況下進行心算,利用算盤的視覺和觸覺記憶來增強他們的計算能力

此外,還可以結合身體活動與空間技能訓練,通過運動來增強兒童的空間意識和認知能力。例如,設計包括空間定位和方向感的運動遊戲,如障礙賽或定向運動。或是使用動態視覺材料(如動畫或三維模型)來展示數學概念,增強兒童的空間理解。

趙冰蕾還表示,也可以使用專門設計的教育遊戲來鍛鍊兒童的空間技能,例如通過APP、電腦端遊戲、虛擬現實(VR)或增強現實(AR)技術來創建沉浸式學習體驗。

「研究發現,基於空間的認知訓練,可以幫助孩子們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表現。但這些也並不一定說所有孩子都適用,一般來說我們幹預的時間在3-6個月,我們會觀察下訓練的整體效果,也會在今後臨床中不斷總結治療經驗。」馬希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