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 | 殷墟眾多龜甲從何而來?

揭開甲骨謎團

殷墟眾多龜甲從何而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見習記者 劉曈

國慶假期,殷墟博物館的「子何人哉」特展廳里吸引了大批觀眾,精挑細選的110多片卜用甲骨,從「子」系何人、「子」之起居等方面,將商代「王子日記」中的神秘人物——「子」,鮮活地樹立在廣大觀眾眼前。經過多年研究,許多學者認為「子」是商王武丁與婦好之子,亦即古代典籍中所記的「孝己」,甲骨文中的「小王」。

110多片甲骨集中在一個展廳內,讓觀眾感到震撼之餘,不免也產生疑問:殷墟大量的甲骨來自哪裡?

殷墟龜甲多數來自進貢

「子何人哉」特展策展人于成龍博士介紹,展廳里展出的甲骨全部來自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窖藏。該窖藏出土龜甲與獸骨1583片,其中689片甲骨上刻寫有2250餘條商王武丁時期的佔卜記錄。商代佔卜記事所用的甲骨,甲為龜甲,以龜腹甲為主,也有少量龜背甲;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也有少量牛肋骨、牛鹿頭骨等。殷墟佔卜所用龜甲的來源,學界有人進行過專門研究,認為大多數來自南方和西方的諸侯方國的納貢。龜甲的來源,甲骨卜辭本身已經給出了答案,如部分記事類的刻辭即指明龜甲的產地與數量。

著名甲骨學者胡厚宣認為,殷代之卜龜,蓋有南方西方之長江流域而來,尤以來自南方者為多,其他地方也有進貢徵取。近年來,生物學家對安陽出土的龜甲進行科學鑒定後認為,除外地進貢龜甲外,不排除有產自安陽本地的龜甲。學界經過綜合研究認為,殷墟龜甲的來源是多頭、多元的。

殷墟花園莊東地窖藏甲骨出土後有關專家曾對龜甲進行了鑒定,這是迄今為止對於殷墟遺址利用卜甲的龜類種屬最為科學、準確的鑒定。

2001年葉祥奎、劉一曼的研究文章《河南安陽殷墟花園莊東地出土的龜甲研究》公佈了相關研究成果。經過對這批卜甲的全面觀察,發現背甲數量較少,有90件,其餘均是腹甲。

研究者分析,這可能是因為龜類的腹甲大多呈平板狀,便於平放、操作,是古人用作佔卜工具的首選對象,而背甲背面一般隆起,腹面內凹,不易平放及佔卜操作。背甲全部被沿中線前後縱向鋸成兩半,並且常把骨橋部分鋸平,以便操作。背甲和腹甲都是分別保存的,所以無從知道哪件背甲與哪件腹甲應屬同一個體。這些背甲、腹甲的反面,都有橫豎成行、緊密排列的鑽、鑿、灼的痕跡,說明它們均曾用於佔卜。研究者發現部分標本在甲橋處或骨甲中間鑽有圓孔,推測有的孔(在甲橋處)是為了用繩子將數版卜甲穿繫在一起;有的孔(在中間)則是將斷開了的同一件甲殼連在一起,以免與別的混雜。

研究者認為,殷墟這批以腹甲為主的標本中,絕大多數屬於花龜和烏龜,花龜和烏龜在我國分佈廣泛。殷墟的龜甲大部分是從外地進貢而來,考古工作者在一些龜甲的甲橋內面,發現了簡短的刻辭,如「入十」「屰入六」「三十」等。這些龜甲中也有一部分來自河南或安陽附近一帶,殷墟的甲骨文中曾記載安陽一帶有花龜和烏龜。龜類性嗜溫濕,常棲息於沼、澤、池、河近水地帶,3000多年前的安陽,氣候較今溫暖,且多水域環境,應該適宜龜類生存。

研究者還認為,殷墟發現的大龜甲屬於馬來半島的陸龜而不是海龜。海龜一般個體碩大,腹甲各骨板連接鬆懈,其間留有空隙,不成整片,這樣的腹甲不便用作佔卜工具。所以應該說殷墟迄今未見海龜卜甲。

殷墟龜甲「內外有別」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黃天樹教授帶領他的團隊歷經十年完成了巨著《甲骨文摹本大系》。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團隊中一些人養了烏龜,觀察龜殼的齒紋、盾紋、邊緣等。黃天樹強調,完整且字形清晰的甲骨圖版是一切研究的基礎。為了研究甲骨綴合,黃天樹教授還專門寫過一篇《甲骨形態學》,研究牛胛骨、龜腹甲、龜背甲三大主要刻辭載體的形態特徵。

研究發現,殷人整治龜甲,先殺死活龜,掏空內臟,然後把龜殼從甲橋處(甲橋指連接背甲、腹甲的骨橋部分)鋸開,分為背甲和腹甲兩部分。腹甲正面指龜貼著地面爬行的一面,比較光滑平坦,坼兆和卜辭多見於正面,另一面為反面,比較粗糙,鑽鑿都挖在反面。

龜腹甲由內、外兩層組成。內層為骨質,由9塊骨板(首甲、前甲、後甲、尾甲各二塊,中甲一塊)以「齒縫」相連而成。外層為角質,由6塊盾片(喉盾、肱盾、胸盾、腹盾、股盾、肛盾)以「盾溝」相連而成。內層9塊骨板的「齒縫」(三「橫」一「縱」)和外層6塊盾片的「盾溝」(五「橫」)不重合,這樣構成的腹甲,猶如用磚砌牆,交錯排列,非常牢固。

黃天樹教授表示,有的甲骨學者研究甲骨,多重視研究文字而輕視研究文字所依附的甲骨形製和質料。猶如研究青銅器,只重視研究銘文而忽視對銅器的形製和花紋等的研究,這種做法顯然是失之偏頗的。齒縫和盾紋為龜甲所專有,它是判斷龜甲和獸骨的重要標誌,也是分辨龜甲的背、腹、左、右等部位的標準。掌握了腹甲的構造、形態等特徵,再碰到腹甲的碎片,可以判斷出它在全甲上的部位,不但有利於綴合,而且對卜辭的文例和釋讀也有很大幫助。現在清晰搨本、彩色照片多了,應該重視「甲骨形態學」研究,以利於識別殘片材質、判斷殘片部位、正確釋讀卜辭和綴合,推動甲骨文研究。

「全球首批甲骨數字回歸」專題展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幕

首批海外回歸七片「甲骨」驚豔亮相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楊之甜

「全球共有約16萬片甲骨,目前還有許多在海外,展出的這7片數字甲骨是首次從海外數字化採集回來的甲骨文物……」10月4日下午,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全球首批甲骨數字回歸」專題展,來自天津的劉先生在詳細觀看展板後,為其11歲的孫子認真講解著展出的每一塊甲骨。

劉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師,十分喜愛甲骨文,也是一名甲骨文書法愛好者。國慶假期,他帶著一家五口專程來到安陽,赴一場「文字之旅」。來到中國文字博物館後,恰逢「全球首批甲骨數字回歸」專題展展出,劉先生十分驚喜,他不僅認真觀展,給家人講解甲骨文相關知識,還專門用相機將展出的每一片數字甲骨都拍了下來。

9月30日,在位於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宣文館一樓北廳,參觀者操作裸眼3D影片觀看從南韓採集的數字化甲骨資料。當日,「全球首批甲骨數字回歸」專題展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幕。 王建安 攝

此次專題展是中國文字博物館與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打造,於9月30日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正式開幕。展覽基於翔實準確的資料,通過高清影片、高保真圖像和圖板、互動等形式,展示了自南韓採集的7片甲骨實物的高保真圖像、相應釋文及釋義,以及全球收藏甲骨的基本情況。主辦方還製作了精良的裸眼3D影片,在全球範圍內向觀眾首次呈現現代科技手段加持下的甲骨狀態。

中國文字博物館工作人員劉浩介紹,此次展出的7片甲骨中有2片價值最高,其卜辭分別記錄了武丁的子嗣祭祀祖父小乙以及黃河發生雷雨天氣的事件,側面印證了後世史書對於商朝世系的記載。其餘幾片中3片為卜王辭,2片是殘辭。

現場觀眾爭相觀看數字甲骨的「真容」,讚歎不已。「經過微痕增強技術處理後的甲骨文字看著特別清晰,太震撼了!」「作為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生,我希望自己能學有所成,在甲骨文傳承上發光發熱。」「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文化自信和安陽人的自豪感!」

「全球甲骨數字回歸是我國綜合國力、文化影響力提升的生動體現,對堅定文化自信、助力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文字博物館副館長魏文萃表示,該館將積極與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合作,全力推動全球甲骨數字化回歸故鄉,並將陸續展出後續成果,展現這一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共同見證新時代甲骨文數字煥新之路。

據瞭解,今年8月,作為「數字甲骨共創中心」牽頭單位,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首次開啟海外甲骨數字化採集,實驗室一行5人從南韓淑明女子大學博物館將7片甲骨實物高保真數據帶回故鄉安陽。

從提出全球甲骨數字回歸計劃,到實現甲骨文數字化技術突破,到成立「數字甲骨共創中心」開啟甲骨數字回歸征程,再到遠赴南韓成功進行甲骨數字化採集,甲骨文數字化回歸故鄉成為現實。「流失在國外的甲骨還有3萬餘片,未來我們還要去往14個國家把它們‘帶回家’、展出來。」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表示。

文物小檔案

玉熊

玉熊為青灰色,背部、頭部及腳部有雜褐斑,呈站立狀,弓背,低頭,體略前傾,背部有對鑽穿孔,便於懸系。動物形玉雕是商代裝飾玉器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玉器的傳統品類之一。玉雕通過展現動物的自然屬性,體現人與動物之間相互依存深刻的文化內涵。

甲骨文雙語小學堂

「為」字由一隻手和一頭大象組成,表示手牽大象去勞動的意思。這個字是一個會意字,其結構反映了古代人們利用大象進行勞作的情景。

The oracle bone script form of the character 「為」(wéi) is composed of a hand and an elephant,symbolizing the act of leading an elephant to labor. This character is an ideogram,and its structure reflects the scene of people in ancient times using elephants for work.

      (文字翻譯 童林 張蕊)

漫畫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