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畫重點·簡牘|從長安到敦煌,兩千多年前的「郵政服務」什麼樣?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鹹陽,暮及隴山頭。」郵政自古以來始終在通聯四海、信息往來中發揮重要作用。

  兩千多年前,幅員遼闊的漢王朝如何將文書、信件等送達各地?簡牘,是紙張出現之前,我國古代使用最為廣泛的書寫材料。甘肅素有「漢簡之鄉」的美譽,那些寫在絲綢之路簡牘上的墨書,也是古人寫給今人的「漂流瓶」。10月9日世界郵政日,讓我們打開它們,感悟那些尺牘情深的故事。

  兩枚簡牘相互銜接,完整記錄了從漢代長安到敦煌的沿途經過地區、里程,是研究絲綢之路東段交通的重要資料。

  漢代的郵驛路網由設在全國各地交通要道的驛置機構組成,這些機構如同「郵局」,配備專門的車輛馬匹和人員,保證上傳下達有效運轉。根據出土漢簡記載,僅從長安至敦煌郡,就設有驛置30多個。根據郵書傳遞方向的不同,這些文書和信件被稱為東書、南書、北書、西書。

  一般情況下,漢代負責郵書傳遞的人員較為固定,他們的身份多是戍卒,因負責郵書傳送而被稱為「郵卒」,或被稱為「郵人」。此外,漢代邊塞對這群專職送信的「郵人」約定俗成統稱為「同」。

  在河西走廊出土漢簡記載的郵書傳遞記錄中,關於「同」的記載有百餘例。古人不具列傳送者名姓,可能是因為有些郵書的傳送不涉及郵書傳遞留遲、檢封破損和丟失等考核和處罰,所以在登記時忽略送信者的信息。

  該簡形製完全、內容完整。簡文內容分三段書寫,首段記錄郵書方向、數量信息及接收部門,次段分行記載三封西書和三道檄書(指軍中文書)的鈐印封緘信息,末段記載郵書的收付時間及收付人信息。

  該簡亦為漢代懸泉置郵書傳遞的原始記錄,對於通過郵書刺(指記錄郵書傳遞過程的信息文檔)來複原懸泉置的郵驛運作及文書傳遞過程具有重要價值。

  邊塞荒涼,展信舒顏。除了公文傳遞,漢代郵驛也成為古人與親友之間訴說情誼、遙寄相思的橋樑。

  該簡是在居延戍邊的尹衡寫給好友偉卿的一封信。雖然信件殘斷,除問候外的具體內容已不可見,但依然為我們瞭解漢代河西邊塞屯戍吏卒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資料。

  「起居燥濕」「強飯厚自愛」「慎春氣」等,都是漢代書信中尋常問候語。「塞上誠毋它可道者」,道出了邊塞生活的枯燥乏味,唯有在給友人寫信時聊表思鄉之情。

  書信很遠,時光很長。從漢簡記載來看,至少兩千多年前,我國就已建立起郵傳網絡以及郵政制度。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書信往來的年代,一筆一劃,書寫著無聲的思念;一車一馬,細數從前的慢光陰。

  你有多久沒有寄過信了?還記得自己最近一次寫信是什麼時候嗎?現在還能體會到那種急切期盼來信的心情嗎?不管時光怎麼流轉,能在書信里留下來的,都是一幀幀柔美的畫面。記憶可能會出現偏差,但文字不會,那些書信里的歲月,就是最好的見證。

策劃:胡國香 桑治常青

記者:薑偉超 何問

統籌:陳倩 趙露露

設計:姚錦聲(實習)

學術指導:

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主任 肖從禮

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助理館員 蔡金媛

文物圖片來源:甘肅簡牘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