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裡的氣象「智慧」——甘肅氣象部門助力製種玉米產業發展
-
按日期查詢
‹ › ‹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返
回
2024年10月09日
一粒種子裡的氣象「智慧」
——甘肅氣象部門助力製種玉米產業發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海曉寧
9月以來,張掖市氣象局生態站站長、高級工程師殷雪蓮每天都頭戴防曬帽、腋下夾著服務材料,在近兩米高的玉米地裡一邊撥弄著玉米稈,一邊查看玉米長勢。「玉米在播種、拔節、抽雄、開花、灌漿、乳熟、成熟等主要發育時期,無不受天氣氣候條件的影響,我們要全力做好氣象服務。」殷雪蓮說。
這是我省氣象工作者服務河西製種產業的一個鏡頭。今年以來,甘肅省氣象局發揮部門優勢,以有平台、有產品、有用戶、有效益(「四有」)為標準,為製種玉米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築牢基礎 製種基地建立觀測網
甘肅是全國現代種業三大核心基地之一,其中河西走廊成為全國最大、最具優勢的國家級玉米雜交製種基地,常年製種面積8萬至10萬公頃。河西走廊大陸性溫帶乾旱氣候明顯,有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少等良好的玉米製種優勢。「但是,河西走廊極端天氣事件時有發生,低溫凍害、大風、高溫、乾旱、連陰雨等氣象災害都會影響玉米生長。」蘭州區域氣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級高級工程師方鋒說。
對此,甘肅氣象部門專門設立製種玉米生長髮育進程監測區,對主要發育期農業氣象災害、產量結構、土壤水分等進行監測。建成智慧園丁氣象露地監測站及360度全景影片觀測系統,對示範點1.5米處玉米製種大田溫度、濕度、降水及光合有效輻射、風、地面溫度、濕度和0至30釐米土壤溫濕度進行常年觀測。
「觀測發現,4月到5月中旬氣溫變化、光溫水匹配程度影響製種玉米的出苗質量。我們結合不同生育期適宜氣象指標,評價氣象條件對生長髮育的影響,並發佈服務產品。」張掖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馬紅勇說。
蘭州區域氣候中心聯合張掖市氣象局,完成部分主產區的適宜種植區劃、氣象災害風險區劃,以及製種玉米氣候品質認證工作。張掖氣象部門在張掖國家綠洲農業示範區建立製種玉米氣象服務示範點,通過安裝農田小氣候、土壤水分、實景觀測等監測設備,開展主導品種播種—成熟各關鍵生育期及生長狀況觀測、大田調查、產量因素調查分析、氣象災害及土壤水分動態監測等工作,建立生育期、病蟲害預報預測模型,進行製種玉米災害影響及氣候品質評定研究。
聚合數據 氣象服務玉米全生育期
「在晾曬期,低溫凍害會影響製種玉米發芽率。」殷雪蓮說,「一次關鍵時段高溫或低溫造成的損失,不亞於一場暴雨或冰雹。」
為解決這一問題,氣象部門明確製種玉米生產各環節氣象服務重點,收集製種企業、製種基地等基礎數據信息,並依據前期氣象條件及氣候預測、越冬基數和製種玉米種植特點等因素綜合分析,開展關鍵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及預報服務,提供災前防禦和災後補救措施。
今年夏天,張掖出現高溫天氣,製種玉米正處於抽雄開花期。殷雪蓮在服務提示中專門增加老葉摘除、葉面噴肥、清除雜草、加強病蟲害監測等田間管理建議。甘州區大滿鎮石子壩村種植戶張順回憶,「持續高溫對開花授粉影響比較大,我們收到高溫防禦信息,及時灌溉、施肥,降低了危害。」
我省氣象部門專門建立了玉米基礎數據庫,涵蓋河西製種玉米種植區基礎氣像要素數據、土壤墒情數據、曆年玉米的觀測數據、農業氣象災害、農業氣象指標,製定貫穿製種玉米全生育期的災害性天氣預防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和晾曬管理等實用技術指南。張掖氣象部門每年適期製作發佈實用性強的農用天氣預報、製種玉米災害預警預估、關鍵農事季節服務信息等系列化服務產品100餘期,實時向政府、涉農部門、製種企業及種植大戶開展精細化服務。
「霜凍出現時,我們根據氣象局提供的專用製種玉米預報和特殊時段氣象服務,育種追肥,加強弱苗管理。最後弱苗長勢竟然和正常苗一致,產量也達到了預期。」張順說。
省氣象部門通過收集有關部門、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涉農企業等重點服務對象信息,與農業、民政部門共建氣象信息服務站,製作氣象災害防禦宣傳欄、預警顯示牌,同時將災害預警信息接收、防災減災宣傳到達鄉鎮。
「氣象部門將繼續發揮部門優勢,開展製種玉米適宜種植及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服務,與涉農部門加深合作,推動甘肅乃至全國製種玉米氣象服務進程,為玉米製種貢獻氣象力量。」省氣象局局長楊興國說。
版權聲明《甘肅日報》(數字報)的原創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PDF、圖表、標誌、標識、商標、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讀者提供的任何信息)僅供每日甘肅網讀者閱讀、學習研究使用,未經甘肅雲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將《甘肅日報》(數字報)所登載、發佈的原創內容用於商業性目的,包括但不限於轉載、複製、發行、製作光盤、數據庫、觸摸展示等行為方式,或將之在非本站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甘肅雲數字媒體版權保護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網上公示、向有關部門舉報、訴訟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