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鎮」譜新篇——「漢口之根」江漢區追求卓越之路

  新華網武漢10月11日電(胡誠、張潘)長江與漢水交彙,塑造了武漢「兩江四岸」的獨特景觀,也造就一個以「江漢」命名的城區——武漢市江漢區。

  歷史上的江漢,被稱為「漢口之根」、老漢口發源地。「千檣萬舶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生動描繪了當時的繁榮景象。

  今天的江漢區,仍是武漢市繁華的中心城區,經濟密度湖北省最高,譜寫著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卓越篇章。

航拍長江邊的武漢市江漢區。新華網李征崢 攝航拍長江邊的武漢市江漢區。新華網李征崢 攝

「漢口之根」,底蘊深厚

  行走在長江邊的武漢,明亮光影中,江漢關昂首挺立,高聳的鍾樓彷彿穿越百年時光,注視著眼前的繁華。

  現屬江漢區轄區範圍內的江漢關,與上海江海關、廣州粵海關、天津津海關並稱為「近代中國四大海關」,這座帶有鮮明歐洲文藝複興時期藝術特色和英國鍾樓設計元素的海關大樓,是武漢的城市地標,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江漢關大樓變身「江漢關博物館」,雖不再具有海關功能,但早已成為武漢人心中的文化符號。

  翻閱《江漢區誌》,這裏人傑地靈,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圖為江漢關大樓。新華網李征崢 攝圖為江漢關大樓。新華網李征崢 攝

  「漢口」名字的由來,即為漢水入長江之口,呈現在今天的地圖上,就是江漢區。這一帶因為水域較寬、水勢平緩、水深適度,成為天然避風港。

  曾經,這裏碼頭林立,水運繁忙,被稱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隨著漢口開埠,這裏逐漸成為武漢城市近代化的起點。徽幫、晉幫、湘幫,各地商會、會館雲集於此,「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而長江、漢水兩江交彙的黃金地段,則是後來作為武漢城市名片著名商業街漢正街、江漢路的前身。 

  武漢屬於典型碼頭文化,兼收並蓄,成就了武漢的繁華,也鑄就了這座城市獨有的性格。對於江漢區而言,海納百川的胸懷,重情守義的精神特質,早已成為流淌在血脈里的基因。

敢為人先,勇當示範

  驅車進入江漢區,從新華路由北向南行至建設大道交叉口,便來到「黃金十字」武漢金融街。總部金融機構、高端寫字樓林立,繁華摩登氣息撲面而來。

  這裏是改革創新的先行地。改革開放之初,全國首批個體戶在漢正街播下商品經濟的火種,武漢民營經濟自此發端。1992年,武商集團(原「鄂武商」)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商業第一股。

  進入新世紀,江漢區爭當改革尖兵,躋身十大「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示範典型」「全國創新百強區」。

  近年來,江漢區堅持走「產城人協調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持續推進城區轉型升級,堅決推進「騰籠換鳥」……一大批傳統產業及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工業廠房舊址崛起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園。

航拍武漢市江漢區高樓林立。新華網李征崢 攝航拍武漢市江漢區高樓林立。新華網李征崢 攝

  為吸引高端人才,江漢區在武漢市率先推出「江漢人才卡」,持卡人享有江漢區提供的醫療健康、子女教育、商場優惠、酒店住宿、養老服務系列資源,還能擁有專業金融服務、高端醫療、機場高鐵貴賓廳、購房便利等特享權益。一些地段好的老舊小區,政府按市場化方式收購房源,重新裝修後作為人才公寓,讓「才聚江漢工程」落地生根。

  江漢區通過編製《江漢區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推動人才工作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設立區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近5年投入4.35億元用於支持人才培養引進、人才企業發展和人才項目落地。

  江漢區委書記李湛介紹,過去幾年里,江漢區吸引數十萬大學生就業。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過去老齡化嚴重的江漢區,如今年青人口的比例上升到武漢中心城區前三。人口結構「年輕化」,為江漢區發展增添了無限活力。

  2023年,江漢區地區生產總值1627.11億元,增長7.3%,增速武漢市第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548.43億元、增長7.5%,增速武漢中心城區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97億元,總量保持湖北省第一。

  今天的江漢區,仍是引領武漢乃至華中地區商業、金融服務業發展的經濟強區。

數字賦能,向新而行

  漫步江漢路步行街,數字技術給百年老街帶來新奇體驗。深蘭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孫洋介紹,江漢路步行街通過改造,已變身元宇宙街區。未來,數字人「江妮」還會在江漢路元宇宙虛擬直播間直播帶貨。

圖為江漢路步行街。新華網李征崢 攝圖為江漢路步行街。新華網李征崢 攝

  近年來,江漢區加速構建「235」產業體系,即以總部經濟引領、數字經濟賦能,以現代金融、商貿物流和商務服務為三大主導產業,以信息技術、文化創意、智能建造、生命健康和綠色低碳為五大新興產業。

  「一方面推進傳統商貿業、金融業穩步增長,一方面加速數字賦能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李湛說,在傳統經濟引擎加速放緩的情況下,江漢區只有發展數字經濟才能保持經濟增長領先優勢。

  江漢區擁有堅實的技術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為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帶來得天獨厚的優勢。聚焦「網、雲、智、鏈、數」五大數字產業方向,江漢區大力引育數字領軍企業。

  在位於江漢區的武漢中央商務區,高高聳立的武漢雲數字經濟總部大樓已成為武漢產業新地標;在江漢經濟開發區不到1平方公里的數座樓宇內,遍佈著以人工智能為特色的國泰漢口科創中心、以數字文創為主題的紅T時尚創意街區、以區塊鏈為特色的圈外數字創意產業園等10家數字經濟創新平台。

  「江漢區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華中區塊鏈科技融合創新中心副院長丹恩曉宇說,華中區塊鏈融合創新中心、國家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武漢節點、武漢市區塊鏈協會等諸多區塊鏈企業與組織都在江漢,體現出江漢區發展區塊鏈產業的獨特優勢。

  現在的江漢,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崛起,數字經濟核心企業數量達129家。

  為加快開展數字經濟,江漢區發佈了《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重點圍繞實施數字基建提升、數字產業引育、數字技術創新、數字賦能增效、數據要素示範「五大工程」,推動全區數字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爭當數字化轉型新典範。

  數字技術不僅賦能產業發展,也改變人們生活。

  「以前是老破小,現在是科技範。」在江漢區北湖街道建設社區,社區書記李鍾說,引入專業物業公司管理後,社區更加智能,社區老人生活更加便利。

  為破解社區治理難題,江漢區率先在武漢市推進「物業城市」改革,引入市場化主體,成立武漢市江漢城市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開啟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治理新模式。

圖為江漢城資智慧運營調度中心。新華網張潘 攝圖為江漢城資智慧運營調度中心。新華網張潘 攝

  「比如路面出現一個大紙箱影響出行,居民只需在手機APP派單,附近的物業巡邏員就會立刻過來把紙箱清理掉。」江漢城資副總經理楊霆威說,有了「物業城市」管理,江漢區城市治理的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

  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江漢區將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提升至75.67%,將發展紅利切實轉化為民生福祉。吉年養老經驗全省推介,長堤社區入選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民眾樂園獲評中國城市更新十大價值創新獎,八古墩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入選全國十大優秀案例……

  孕育於江湖之上,江漢區在文明征程中展現萬千氣象。這片土地歷經戰火淬煉、危局考驗,在歷史滄桑中始終透著一股剛毅雄渾的英雄氣。「敢為人先」的城市基因,激勵著江漢人追求卓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