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從小與中國古詩結緣:我用英語寫絕句 | 老外講故事·中華文化圈粉記③

石江山

(美國)

俄克拉荷馬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當「詩仙」李白的《靜夜思》從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教授石江山口中以獨特的音韻唱出,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彷彿被賦予了新的獨特神韻:與中文字數相同的五個單音節英語單詞,押著中國古詩的韻律,成了一首「可以被唱出來的」英語絕句。

少年時背誦古詩,青年時翻譯古詩,二十歲出頭開始探索用英語創作絕句,並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時間中建立起英語絕句的體系,向英語世界傳授寫作方法——如何用英語實現中國絕句中的平仄、對仗、起承轉合……美國人石江山與中國古詩的緣分成就了他的事業。

「我在中國古詩的陪伴下成長。」在石江山看來,詩歌是最好的語言,「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人能通過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形式,來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通過詩歌,我們成了知音,也加深了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理解。」

從小與古詩結緣,愛好成就一份事業

大學教授、研究中國詩歌的學者、詩人、編輯、翻譯家,石江山有著多重身份。而這一切都與他和中國文化的緣分密不可分。因為繼父的工作是教授中國武術,所以他從5歲起便開始學習武術,學習了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內功,「這種文化成為我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我的孩子們小時候也學習了這些。」

石江山13歲開始學習中文,14歲時遇到了他的第一位中文老師,也是他中國詩歌的啟蒙老師。學中文的第一年,石江山便開始背誦《靜夜思》等古詩。雖然當時並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依舊把這些古詩背了下來。背古詩成了他初學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剛開始,我只是覺得它們很好聽、很容易記住、畫面很美。隨著年齡的增長,直到現在,我總是重讀這些古詩,並不斷從中發現新的神秘而美好的東西。」石江山說,對他而言,中國古詩永遠不會枯燥乏味,只會越讀越喜歡。其實,不僅僅是古詩,青年時代的石江山還迷上了中國的朦朧詩,他開始嘗試用這種風格寫英文詩,並由此開始了他的詩人生涯。

1996年,石江山大學時代的詩歌老師、女詩人瓊·佐敦有次課後找到他:「我的漢學家朋友們告訴我唐詩是可以唱的,但在閱讀過的任何著名譯本中,我從未感受到那些可以被唱出來的東西。你能翻譯一首詩,讓我聽到唐詩的韻律嗎?」

正是她的這番話,開啟了石江山對「聲音」的探索。而他當時著手翻譯的,正是年少時背誦過的《靜夜思》。整整一個假期,他埋頭研究,試圖把這首詩的內容、音韻和意境統統呈現在一首譯文中。他反復思考,一遍遍推翻,再一遍遍重來。新學期來臨,他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吟誦他翻譯的詩歌:同樣是四句,每句五個單音節的英語單詞,並在句尾形成押韻。「真是非常有趣的詩歌!」聽後,老師非常喜歡他的翻譯,並授權他在大學里教授絕句和中國的詩歌文化。

「我與中國古詩的關係是通過詩歌的聲音建立的。我的研究是‘如何將中國詩歌的聲音帶入英語’。」此後的二十多年時間中,石江山不斷深入研究絕句的形式,從用中文寫絕句,到漸漸嘗試把絕句的規則移植到英語中——英語絕句誕生了,他把中國絕句長短一致的詩句和朗朗上口的韻律直觀地呈現給不懂中文的讀者們。

推廣絕句:用中國形式講自己的故事

裁紙、穿線,自己動手做一本頗具中國特色的線裝小冊子;走到大自然中,摘取一片葉子、一朵小花或是一撮野草,夾在小冊子中,並記錄下時間、地點和天氣……石江山的英語絕句課程以工作坊的形式展開,他總是帶著學生到大自然中汲取創作靈感。由一花一草一木感懷生命的美好和堅韌,由奇山怪石聯想到逝去的歲月和夢想,觸「景」生「情」,一首首英語絕句從線裝小冊子中醞釀而出。

很多人會疑問,用英語怎麼寫絕句?英語絕句是否能體現絕句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石江山給出了令人驚訝的回答:用英語寫絕句比用漢語更容易!通過研究,他發現英語有40%的仄聲詞和60%的平聲詞,它遵循和古漢語相同的規則,而且平仄系統非常清晰。

「花幾分鐘瞭解規則,你就能用英語做到對仗、平仄、起承轉合,這些正是中國絕句形式的精妙之處。」為此,他不僅對常用的單音節詞按照詞性、詞義、發音等方式分類,建立了「單音節詞分類詞庫」,還專門印製了不同平仄模式的韻律表,根據表上的平仄標記填入單詞,創作絕句就像完成「數獨」遊戲一樣有趣。幼兒園小朋友樂在其中,即使是把英語作為外語的人也能駕馭。

「我喜歡絕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可以通過這種形式傳授很多關於中國文化的東西。」石江山會從絕句的平仄規律談及中國文化對陰陽平衡的追求,從絕句中的情景交融講到中國人如何看待世界,從絕句的對仗關係解析中式思維的靈活與變通……這些內容讓人不僅學會了中國絕句的外在形式,也感受到了蘊含在絕句中的中國文化,「陰陽五行的美麗與複雜、平仄對仗的哲學,這些聽起來很有趣,感受起來更加有力量。」

掌握了絕句規則,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將自己的生活寫進了絕句:開朗的男孩用絕句重現一場激烈的體育比賽,靦腆的女生用絕句回憶慈祥的外婆,有人在絕句中介紹自己故鄉小鎮的美麗風景,也有人用絕句講述和媽媽挖野菜的趣事……「當一個人願意唱出他的絕句,這證明他花了時間去研究、去學習、去感受,並以此講述自己的故事。這也說明他們喜歡這種講故事的方式,願意參與其中。」在石江山看來,來自遙遠國度的古老絕句,在全新的文化土壤中煥發新生,「這不是中國文學自己走出去,而是世界把它拉出來。」他把英語絕句工作坊帶到了當地的各個社區和中小學,還創辦了紐曼英語絕句大賽,讓全世界都來參與……

「英語和漢語擁有相同的音韻規則是個巧合,這令人興奮!我們利用這些相似之處建立聯繫,在兩種語言之間傳遞信息。」石江山堅信,中國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跨越國界的世界文化寶藏,值得全世界瞭解和學習,「是什麼把我們聯繫在一起?是語言的聲音。詩歌是最好的語言,我們通過詩歌成為知音。」

新民晚報

記者:李若楠

影片:劉慧琴 陳炅瑋

攝影:陳炅瑋

視覺:蔣玉濤

翻譯:張君儀 郭弈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