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土特產,南苑旱稻話豐收

新京報訊 據「豐台三農」微信公眾號消息,金秋送爽,南苑稻穀「豐」景正好。10月10日,2024年豐台區優質粳稻測產驗收工作在南苑街道小鎮農場拉開序幕,本次測產邀請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豐台區兩級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相關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對小鎮農場今年種植粳稻地塊開展測產工作,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處室、豐台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親臨現場指導,南苑街道主要領導一同參加,與基層幹部和農民共賞金穗沸騰,品稻純香,享豐收喜悅,話豐收心得。

歷經近5個月的精耕細作,金秋十月,種植在小鎮農場的「天隆優619號」優質粳稻,迎來了豐收「第一鐮」,該地塊於今年5月19日採用旱直播的方式種植粳稻面積50餘畝,測產驗收現場,金色的稻穗沉甸甸,收割機機聲隆隆。測產專家嚴格按照測產工作要求,選地、測量、收割、稱重、去雜質、測水分,最終測定畝產395.63公斤。

南苑曆來就有種植水稻的傳統,南苑稻是南苑的土特產,幾十年來一直享有盛譽,在本地的種植約有近百年歷史。清末民初,當地農民從京西玉泉山引進水稻品種,開始在該村一帶種植,以後逐漸在附近村莊引種。南苑稻因全用清水澆灌,而具有粒大、粘性大、光澤好的特點,享有「一家煮飯十家香」的美譽,很受人們歡迎。

南苑稻等一批因水資源和氣候變化不再種植的北京稻米品牌,通過科技賦能,以輕簡高效的栽培種植方式重啟種植。同時,創新優質粳稻旱直播技術,旱稻生長期正值汛期進行補水,稻穀本身抗澇能力強,能有效抵抗暴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採用旱直播方式種植粳稻,加上精細化的種植管理方式,節水、節肥和節省管理成本,打破了傳統稻米「水作」的生產方式,更有利於在北方地區推廣。

此次粳稻旱直播種植在南苑地區取得成功,對豐台區調整種植結構,全面提升糧食單產水平具有重大意義。下一步,豐台將持續推廣粳稻種植,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樹立「南苑稻」品牌,構建「優質種源、標準化種植、收儲加工、品牌營銷」為一體的優質大米全產業鏈閉環模式,打造豐台區特色作物品牌,推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

編輯 張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