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中國攜手東盟何以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地區代表?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杜蘭

10月10日,第27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強與東盟各國領導人及東盟秘書長共同出席會議。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始終保持緊密聯繫,不斷深化政治互信與務實合作,為亞太和全球樹立了合作共贏、命運與共的典範,以實際行動為全球和地區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中國與東盟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顯著上升。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東盟則是第五大經濟體,雙方總人口佔全球的1/4,經濟總量佔全球超過1/5,對全球經濟貢獻率超過30%,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東盟實力的增強也賦予其更大的區域和國際影響力,並為全球帶來更多合作的可能。隨著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國際共識範圍縮小,國際社會希望中國與東盟能夠在地區合作議程中傳遞更多積極信號,堅守互利共贏的大方向。正如李強總理在講話中指出的,中國和東盟關係已超越雙邊範疇,具有深遠的亞洲意義和全球影響。

中國與東盟均聚焦發展。雙方長期保持經濟增長,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地區的代表。成功秘訣在於,中國與東盟均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最重要的任務。面對全球經濟低迷、保護主義抬頭,中國與東盟都希望繼續優化升級雙邊合作,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以應對逆全球化挑戰,促進共同發展。今年東盟峰會以「增強互聯互通和韌性」為主題,提出加強互聯互通和復甦能力、增長韌性的九大區域重點合作領域,這也為中國與東盟加強經貿領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機遇。

此次10+1領導人會議的一大亮點是,李強總理同東盟領導人共同宣佈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實質性結束。這表明雙方堅定不移地維護基於規則的貿易環境,致力於在複雜的全球環境中深化經濟一體化與務實合作,加快疫情後經濟復甦。相信升級後的自由貿易區將進一步拓展中國與東盟在新興領域的互利合作,促進貿易便利化及包容發展,助推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新加坡《聯合早報》在社評中指出,東盟和中國加強經貿關係是互惠互利之舉,不應受其他因素的干擾。為此,東盟必須堅持推進經貿合作這一宗旨,對外加強和對話夥伴的合作,對內加強一體化進程。

中國與東盟都主張加強合作。近年來,東盟戰略自主性不斷增強,在推進地區各國間對話合作、抵製集團政治、反對「脫鉤斷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面對美國的拉攏以及大國博弈的加劇,東盟明確拒絕選邊站隊,也反對美國打壓遏製中國、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印尼在2023年東盟峰會開幕禮中就特別強調,東盟一致同意不會成為任何國家的「代理人」,東盟將與所有國家進行合作,共同促進地區和平與繁榮。此次東盟峰會前,針對日本首相石破茂多次鼓吹打造所謂「亞洲版北約」,印尼《雅加達郵報》10月5日刊文予以「警告」,表示東盟對該構想不感興趣。

中國與東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的共同利益正在擴大,共同立場也在增多。雙方都主張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和開放的區域主義,鞏固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架構,摒棄二元對抗思維,以對話合作代替衝突對抗,以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中方堅定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東盟也支持中國在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的一系列倡議,雙方正致力於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未來,中國與東盟還將積極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同地區合作議程的對接,並加強多邊舞台和全球治理協作,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的國際和地區形勢,中國和東盟關係的高水平發展是亞太地區保持總體和平穩定與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未來,中國—東盟將繼續探索以亞洲方式解決亞洲問題的相處之道,攜手推動構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地區合作秩序,堅持做地區和全球和平安全的貢獻者、發展繁榮的促進者、開放包容的維護者。(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