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出」文旅新空間 古都北京用守正創新圈粉年青人

「大前門,不能加‘兒’,加了兒化音的‘前門兒’是前後門。」這段關於兒化音的「小貼士」是王瑀與外地遊客交流最多的話題。

準90後王瑀是北京「大美中軸線」觀光巴士的一名講解員,他日常工作的一個片段就是在帶著遊客乘坐「鐺鐺車」,從前門出發,一路向北,過天安門、故宮、景山、萬寧橋、鍾鼓樓……在大約90分鐘的時間內遊覽北京中軸線沿途的15處文化遺產。

今年7月,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原本就是北京City walk(城市漫步)的一系列景點,現在更加火爆了。10月12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參加「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時,探訪瞭解古都北京如何實現文旅「守正創新」。

北京北汽出租集團旅遊集散中心圍繞北京中軸線豐富的旅遊資源開通了「大美中軸」的觀光巴士,創新了古都遊的沉浸式體驗新玩法。承擔運營任務的「鐺鐺車」複刻了百年前行駛在北京的有軌電車,穿行在中軸線沿線,似乎串起了古都北京800多年的歷史。

「大美中軸」觀光巴士創新了古都遊的沉浸式體驗新玩法。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攝「大美中軸」觀光巴士創新了古都遊的沉浸式體驗新玩法。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攝

「大美中軸線」觀光巴士的一些講解員還有「絕活」,來一段傳統曲藝節目不在話下。張旭濤就是這麼一位老北京,骨子裡透著北京人的熱情,有一肚子關於北京中軸線的故事,時不時插入一段小節目。

除了講解員外,「大美中軸線」觀光巴士還配有真正的曲藝師傅,一段快板講述中軸線的經典細節。

「大美中軸」觀光巴士上,曲藝師傅用快板講述中軸線經典細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攝「大美中軸」觀光巴士上,曲藝師傅用快板講述中軸線經典細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攝

今年8月開始運行的「大美中軸線」觀光巴士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一度一票難求,累計發車161車次,接待人數約4500人次。

有遊客留言說,車廂的京味講解,與窗外的古都風貌完美搭配。王瑀也注意到,遊客喜歡「大美中軸線」觀光巴士這類的沉浸遊,就是因為建築與京味文化實現了交融,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北京有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這些文化底色與旅遊資源碰撞結合,推動著北京文旅產業不斷推陳出新。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的趙玉峰就注意到北京文旅發展的一些新特點:文博遊、北京中軸線遊、特色商圈文化街區遊、網紅潮玩打卡地遊等豐富多元的旅遊形態,越來越受到遊客青睞。創意與文化藝術、場景創新與消費空間等方面的融合,讓北京這座古都生長出展示潮流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新文旅空間,圈粉年青人。

如果說中軸線碰上京味文化帶來「鐺鐺車」的火爆,那麼作為大運河文化帶重要組成部分的亮馬河,則通過文化經濟帶建設和藝術氛圍營造,串聯起當代年青人的都市文旅「新生活」。

「亮馬河是連接都與城的生態廊道和文化廊道。」北京市朝陽區水務局副局長朱亞雷說,亮馬河形成於明朝,皇家的禦馬苑就設在這一帶,馬匹在此清洗和晾曬,民間稱之為「晾馬河」,後諧音為現在的「亮馬河」。

95後馬瀟宇租住在亮馬河附近的小區,她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牽上2歲的博美犬「安安」,沿著濱水綠道遛彎,再去到潮玩街區轉一轉,洗掉身上的「班味兒」。

馬瀟宇在北京長大,在她印象中,過去的亮馬河只是一條簡單的河道,河岸兩側的路很狹窄,水域之外兩岸的空間雜亂,車輛隨意停放。改變發生在2019年。朝陽區啟動了景觀廊道建設工程,歷經多次改造,亮馬河「舊貌換新顏」。

亮馬河已實現了18公里濱水綠道貫通和6公里旅遊通航,河岸串起「1河2湖24橋18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餘冰玥/攝亮馬河已實現了18公里濱水綠道貫通和6公里旅遊通航,河岸串起「1河2湖24橋18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餘冰玥/攝

朱亞雷說,亮馬河建設中充分考慮各人群的需要,「打籃球的、玩槳板的、開音樂會的、辦藝術展的,在這裏都能大展拳腳」。亮馬河的景觀設置也「精雕細琢」,河邊欄杆扶手向下微傾13度角,這是根據人的舒適度一度一度調出來的;河道擋牆除了擋土功能,還被設計為遊人座椅;燈光照明則是工人扛著燈杆一米一米測試,最終確定為27米。

現在,亮馬河已實現了18公里濱水綠道貫通和6公里旅遊通航,河岸串起「1河2湖24橋18景」,鉑宮船閘全國首創水上超高清裸眼3D藝術體驗空間落成,「古都京韻·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成為年青人熱衷的一處文旅打卡地。

遊船從亮馬河好運橋下經過,燈光璀璨如繁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餘冰玥/攝遊船從亮馬河好運橋下經過,燈光璀璨如繁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餘冰玥/攝

下班後在潮玩店挑選一隻心心唸唸的盲盒,週末在文化創意街區收穫「人生照片」;夏日裡體驗親水槳板,夜晚在岸邊小酌、沿著濱水綠道來一次City walk,或者只是對著流光溢彩的河面發呆放空……亮馬河變成了年青人假日裡的「快樂源泉」,成為能「體驗1000種詩意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空間。

馬瀟宇覺得,亮馬河讓她看到了古都北京的「新面孔」,北京正在為年青人提供文化創意和旅行生活的新土壤。

王瑀則發現,與傳統的觀光巴士不同,「大美中軸線」有不少北京的家庭也帶著孩子來遊覽,聽一段有關北京的故事。張旭濤說:「一些專程來坐觀光巴士的老北京會說,他們是來看變化的,看中軸線申遺給身邊環境帶來的變化。」

編輯 劉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