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城市數據底座,「上海之治」更顯精細高效
靜安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指揮大廳工作現場。
打開新版「隨申辦」,公交信息、「三金」賬單等高頻查詢事項被提到首頁顯眼位置;通過「隨手拍」將涉及多部門的問題上傳至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微信公眾號,即可「一口受理」……這是上海「兩張網」建設的新案例,也是這座超大城市便捷、有序、精細、高效的再體現。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細心、耐性、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5年來,上海原創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以「高效辦成一件事」和「高效處置一件事」,成為市民普遍受益的城市品牌。通過改革引領和數字賦能「雙輪」驅動,「兩張網」持續推動上海社會治理現代化,讓人們的信息獲取成本更低,讓行政效能更高,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成為「上海之治」新圖景。
信息獲取成本更低
接近社交平台使用習慣、像網購一樣方便、成為與群眾直接接觸的「政府總客服」……如今,「兩張網」的建設者們更習慣用這些「網言網語」來為自己的工作打吡方。推進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借鑒互聯網思維,「兩張網」建設更聚焦用戶視角,通過不斷提升使用體驗,讓人們的信息獲取成本更低。
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俊偉介紹,此次「隨申辦」改版借鑒近兩年主流互聯網移動端應用的服務模式、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在全國政務類移動端中首創推出多級導航頻道服務模式,讓屬地化服務入口更精準直達。例如,以往各區各街鎮的旗艦店需要多重點選才能進入,現在從開屏菜單欄選擇「區域」即可直接找到入口。點選「關注」旗艦店後,「隨申辦」還會主動推送相關服務信息,加強用戶的個性化服務。
針對市民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反映的訴求進行迭代優化,「一網通辦」也從解決「一件事」轉變為辦成「一類事」,現已上線親屬碼人工幫辦、長者專版改版、國際版升級等服務。
當前,「一網通辦」平台接入事項累計達3737項,累計辦件超過5.78億;今年日均辦事41.96萬件,全程網辦率83.16%,好評率達到99.95%。
以線上線下協同達成閉環管理的「一網統管」,著力實現城市各類風險和突發事件的早發現、早預警、早研判、早處置。靜安區數據局局長、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謝誌彬介紹,靜安區「一網統管」通過推動城市運行數字體徵系統迭代升級,發揮「政府總客服」橋樑作用,做好市民各類訴求的接轉和辦理。特別是在主動發現、被動發現、自動發現基礎上,開發了隨手拍「市民哨」,通過接入「e居靜安」微信公眾號,讓市民群眾更方便地反映身邊訴求,也為城市治理提供更多信息渠道。
行政效能更高
數據底座,作為具有數據存儲、管理、計算和分析能力的基礎設施平台,可提供數據治理、數據倉庫、數據中心等服務。近年來,上海不斷夯實數據底座賦能「兩張網」建設,以數據力提升行政效能。
在黃浦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徐喆看來,以往令辦事人感到困難最大、往返折騰最多的是材料準備階段。近年來,中心通過數據、機制雙賦能,對接隨申碼、企業碼,實現表格數據自動填報。同時,中心將窗口填表、核件工作前移至幫辦環節,在完成材料核對和數據錄入等工作後,辦件數據可以直接同步至綜合窗口和後台審批系統,有效避免二次錄入。「窗口服務效能顯著提升,等候時間降低,讓企業、群眾在綜窗提交材料就像在商店結賬一般便捷。」
靜安區「一網統管」則通過打造物聯網智能感知平台,建起城市運行安全監測物聯感知體系。圍繞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等,在轄區內部署了約12.7萬個城市神經元,針對河道水質管理、道路揚塵、垃圾滿溢監測、電梯運行管理等21個領域,達成城區運行的智能感知,並完善城市神經元的事件處置分析,實現跨部門、多協同的城運數據共享和治理機制。當前,該平台與城市管理相關的基礎數據、業務數據已達22.7萬餘條,形成全生命週期的數據供應鏈閉環。
文:本報記者 單穎文
圖:陳龍
編輯: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