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走進史家實驗學校,講授「兩彈一星」中的科學家精神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合稱為‘核彈’,另一彈是‘導彈’,一星則是‘人造衛星’。」10月14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曰武走進史家實驗學校,為同學們講授「傳承兩彈一星精神」。講座上,劉曰武從「兩彈一星」的基本知識入手,將「兩彈一星」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向同學們娓娓道來。史家實驗學校全校學生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共上這堂特殊的科學課。

劉曰武為史家實驗學校學生帶來科學講座。學校供圖劉曰武為史家實驗學校學生帶來科學講座。學校供圖

記者瞭解到,本次活動也是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和新京報社聯合舉辦的「精神之光照亮未來 科學家精神宣講」系列活動。2024年,活動邀請院士、專家走入北京各所中小學校,帶來60場「科學家精神」主題講座。在青少年心中播種科學家精神,點燃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追求。

劉曰武講授「兩彈一星」中的科學家精神

原子彈和氫彈有多重?導彈能打多遠?原子彈和氫彈的結構原理是什麼?面對劉曰武的提問,史家實驗學校的學生們毫不怯場,爭先恐後地舉手回答。

「原子彈的爆炸是運用核裂變原理,利用中子撞擊鈾-235產生核裂變反應,同時釋放出更多的中子和能量,進一步引發更多的核裂變,形成巨大的爆炸。」借助大屏幕上的原子彈原理示意圖,史家實驗學校的學生將原子彈的爆炸原理一步步準確說出,讓劉曰武不住地露出讚賞之情。

史家實驗學校的學生踴躍回答問題。學校供圖史家實驗學校的學生踴躍回答問題。學校供圖

「中國為什麼要造兩彈一星?」劉曰武告訴同學們,原子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出現的新式武器,由於其威力巨大,一經使用就震撼了世界。1951年,遠在法國的核科學家「小居里先生」請他的中國學生楊承宗回國後給毛澤東主席捎句口信,面對核壟斷、核訛詐、核威脅,「你們要保衛世界和平,要反對原子彈,就必須自己擁有原子彈。」面臨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領導人也意識到,必須擁有核武器,製造自己的核盾牌。

接著,劉曰武給同學們講了錢學森等「兩彈一星」元勳們為了中國的科技事業篳路藍縷的開拓經歷。科學家們的鑽研精神和愛國之情,深深地感染了同學們。

「所以,作為當代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傳承科學家精神呢?」劉曰武向同學們提到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2005年7月29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學森對中國的教育和科技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期待:「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同學們請記住,‘錢學森之問’的滿意解答,就蘊含在中國社會全方位的發展中,要找到它就需要在各社會領域進行探索。」

以科學家精神指引少年兒童的科學之路

史家實驗學校五年級的陳卓然在講座上回答了不少提問。他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就很喜歡瞭解這些有關導彈發射、空氣動力學方面的科技知識,會主動通過書、雜誌,以及一些影片去瞭解。「聽了今天的課以後,比較大的收穫就是瞭解到許多科學家精神,我在之前沒有這麼詳細地瞭解過。我認為科學家精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愛國,還有為社會奉獻。」

劉曰武表示,「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十分有意義。「現在的孩子們知識面都非常廣,就更加需要一個正確的引導。現在的科學家是怎麼做的,老一代的科學家是怎麼做的,你又該怎麼做科學家。社會需要把這些科學家的精神傳承下去。」

「同時,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科普。」劉曰武告訴記者,在這次講座之前,他恰巧找到一張自己在2009年給幼兒園小朋友做科普的照片。「當時那些小朋友問我‘爺爺,這球怎麼滾得快一點?’我們大人知道,想要球滾得快,要麼減輕摩擦力,要麼增大推動力,這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內容。但是我們不能這樣和小朋友講,你得告訴他要麼使勁推,要麼就在地上鋪塑料布——等他長大之後會明白,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理。所以說,科普需要一幫有科研實踐經驗的人去做,這些人也需要儘可能多地擁有科學教學的經驗。」

史家實驗學校大隊輔導員李超群介紹,史家實驗學校一向重視學生的科學教育,積極組織參與各級各項科技競賽,在日常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及科學家精神教育,培養人格健全的新時代科技人才。

今年的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5週年的日子。史家實驗學校聯合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開展主題隊日活動。「我們希望以‘科學家精神’為指引,發揮少先隊的思想引領作用,加強少年兒童愛國主義教育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激勵少先隊員們做愛國奮進、勇於創新的新時代好少年。」李超群說道。

「精神之光照亮未來 科學家精神宣講」系列活動將走入北京30餘所學校。學校供圖「精神之光照亮未來 科學家精神宣講」系列活動將走入北京30餘所學校。學校供圖

新京報記者 徐彥琳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