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疏通民生堵點,700歲老街煥新顏

兩個月前,朝陽門南小街127號院門前還被封閉綠地阻隔,既是居民又是商戶的馬誌明尤其能感受到不便,搬大件生活用品、店裡進貨卸貨,都得繞20多分鐘的路。東城區在對朝陽門南、北小街環境整治提升中為小院單開一條便道,通過局部個性化設計,讓繞遠路成為過去式。

近日,新京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北京主題採訪活動,來到朝陽門南、北小街瞭解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在環境整治過程中,東城區既關注居民個性化需求,也聚焦普遍民生堵點,並創新性地通過參與式設計方式,提升商戶門面形象。

10月15日,改造後的朝陽門北小街。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10月15日,改造後的朝陽門北小街。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關注個性化需求,開便道讓居民不再繞路

朝陽門南、北小街始建於元代,歷經700餘年,道路兩側依舊保留著傳統的街巷結構,至今仍是北京老城南北交通聯繫和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載。受街巷和城市功能影響,2001年之後這條原本狹長的「小街」逐漸變成寬馬路、多車道、大綠地的空間形態。

「小街格局‘變大’的同時,‘以車為本’的大路、封閉的綠地,使兩側公共空間愈加疏遠、侷促。」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名城所主任工程師李明揚表示,車道被停車佔據,步道被綠地、護欄和設施阻隔,居民、商戶進出繞遠成了家常便飯,而商戶門前空間、居民通行空間、鄰里交往空間,則被禁錮在狹長的通道內。

「小街寬了,腳下的路卻窄了。」馬誌明說出了居民和商戶們最直接的感受。小街上的各種問題逐漸成為居民議事的熱點話題,也是「接訴即辦」的高發案件。2023年底,東城區開展朝陽門南、北小街環境整治提升,覆蓋了北起南門倉胡同西口,南至長安街的長約2.3公里路段。

朝陽門南小街127號院原本門前是一大片封閉的綠地,有兩層護欄阻隔。馬誌明就住在這個院子裡,擁有一家「小街炒貨」商舖。「我買冰箱、空調這樣的大件兒,都需要師傅幫忙扛著繞行,平時進貨、卸貨也得開著車繞到坡道,然後人力搬進來,明明和馬路隔得很近,卻要花25分鐘才能把貨運進院內。」

如今,兩米左右的寬路與院子相連,運貨進店的時間從25分鐘縮短至5分鐘,幾天前,馬誌明看見鄰居用小推車搬回新買的四開門冰箱,他們打了個招呼,馬誌明對他說:「現在真方便了,以前都得‘吭哧吭哧’扛半天。」鄰居也笑著說:「可不嘛,現在‘哢哢’放進推車,直接就拉進來了。」

「藉著整治提升的機會,我們一起反映了這條路的問題,從意見提交到現場勘察,也就三五天的事情,真得給政府點讚。」馬誌明豎起了大拇指。

李明揚也對這個院子印象深刻:「這是為了方便居民生活和商戶經營,設計團隊根據居民和商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了針對性調整,在保持整體佈局美觀實用的前提下,單獨增加了這條步道。」

10月15日,朝陽門南小街旁的綠化景觀。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10月15日,朝陽門南小街旁的綠化景觀。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調整步道、更新管線,疏通民生堵點

令馬誌明驚喜的改變遠不止這一處,東城區還對人行步道系統進行了整體改善。「以前下雨時便道經常積水,有的地方高低不平,走路很容易崴腳。」

針對這些問題,東城區將步道全線拉平通直,切實消除絆腳的坎台,調整了步道的垂直高差,確保門前雨水外排,並在一層商戶的入口處增設了雨棚,在雨棚簷口下方地面增設了連續的線形排水溝,解決雨水回灌的問題。

同時,隨著地鐵五號線、六號線開通以及共享單車、電動單車的普及,南、北小街及周邊地區的交通流量從以機動車為主轉變為以步行和非機動車為主。

「為了順應交通出行方式的變化,我們將道路資源重新分配,打破傳統步行帶、綠化帶、停車帶、單車四帶空間均勻佈局,增加了慢行空間,調整了有效寬度,整合形成了‘步道公園帶’,進一步使有限空間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東城區城管委主任張黎介紹,整治後,朝陽門南、北小街全線的人行道寬度、非機動車道寬度均不低於3米,機動車道單車道寬度控制在3-3.5米,降低騎行與駕駛之間的相互干擾,打造安全暢通的慢行空間。

在朝陽門南小街上,除了馬誌明的炒貨商舖之外,沿途還分佈著多家餐飲、零售、便民服務等門店。從禮士胡同東口至乾麵胡同東口,不足470米的路段沿線分佈著30餘家餐飲商戶。「很多顧客騎車來吃飯、買東西,由於之前缺乏停非機動車的地方,大家只能停在狹窄通道或者非機動車道上。」馬誌明看到,如今小街非機動車停車空間也重新規劃,亂停亂放的情況鮮少出現。

張黎告訴記者,全街已增設約1500延米的非機動車停車位,並設置藍牙道釘、實行「入欄結算」,進一步規範非機動車停車秩序。

由於歷史原因,居民院的生活污水和餐飲商戶後廚污水共用一條排水管線,且餐飲商戶排水量大,隔油設施老化,造成共用的管線油汙較多,沿線居民和商戶都排水不暢,引發居商矛盾。對此,東城區帶動多部門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重新設計管線,更新全線管道,實現居商分流,疏通了民生堵點。

「原來這裏一到飯點兒就開始返髒水,臭味難聞,冬天還結冰。」馬誌明說,現在再也不會因臭而愁了。

參與式設計,還原老城味道

沿街商戶品牌形象優化是此次整治提升中的一大亮點,馬誌明對此也很有發言權。

他的店舖面積不大,賣些乾果炒貨,店面卻透著中式的精緻:牌匾以褐色為主色調,以中式傳統花紋為底圖,佈置了簡約花朵圖形,呈現出「新中式」設計風格;同時利用木質切片作為裝飾基座,將「邊果」「長生果」等乾果的傳統別名作為牆面裝飾。「十月以後,栗子來時用黑砂炒熟,甘美異常。青燈誦讀之餘,剝而食之,頗有味外之味。」《燕京歲時記》中描寫炒栗子的詞句也寫在了牆面上。

馬誌明在這條街上經營近20年,之前招牌只是簡單打印店名,沒想過怎麼改造門臉。「門臉兒,改與不改,差異也不大。」

「很多商戶認為經營內容普通,品牌形象難有特色,但是我們認為,這條街歷史積累下的微塵都是新的文化潮流土壤,所以我們引領設計團隊與商戶積極互動、深入挖掘,對門店進行參與式設計。」張黎表示,包子鋪、主食廚房、五金建材店等店舖都是朝陽門南北小街沿線居民不可或缺的「煙火氣」。

今年4月開始,東城區將整治提升與沿街商戶的品牌形象優化結合,帶動商戶開展門臉、牌匾、櫥窗等形象升級。與以往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模式不同,參與式設計更加重視商戶的主體性和參與度,能夠直接、有效地引導商戶參與到全街提升中,確保整治提升成效能長期維持。

「這次有了設計師,能按需定製,我也就下了決心改造。」馬誌明說,他和設計師溝通過幾次,開工後,升級也沒有影響到商店營業,「我們早上8點開業,工人師傅6點就來施工,和營業時間錯開,而且速度很快,兩三天就完成了。」對於升級效果,他也非常滿意:「美觀,而且給我安裝了可亮式燈牌,晚上客人也能看見,店裡客流量也增加了。」

張黎說:「我們還邀請了書法專家為一些店舖題寫牌匾,截至目前,已有52家店舖完成提升,其中業主完全出資有43家,總計出資約41萬元。改造不僅是提升店面環境,更是留住陪伴居民多年的‘味道’。」與此同時,部分商戶還自發開展了店舖內部的升級,還有新商舖在此期間陸續開業,為這條生活性商街增添了新的活力。

參與設計佈置的不止商戶,南弓匠營胡同西口外沿線的牆面上,也被史家小學(高年級部)做成「苔花畫廊」,其中展示了同學們為中華歷史、老城文化創作的繪畫、泥塑,與路東側孚王府東門的老照片相映成趣。「我們希望每天走在小街上的時光,能成為市民,尤其是孩子們的美好回憶,並讓這種回憶成為一種傳承。700多年的小街,有朝一日還是要傳到孩子們手裡,並一直傳承守護下去。」張黎說。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