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某中隊官兵和上海交通大學師生代表,齊聚上海中心大廈,參加「勇立潮頭共同守‘滬’,中國高度共同成長」新時代奮鬥觀大討論。

    中隊官兵開展戰術對抗演練。

    中隊官兵利用智能刺殺對抗系統開展刺殺訓練。

    中隊官兵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執勤。本文圖片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裴楠攝    中隊官兵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執勤。本文圖片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裴楠攝

    夜幕降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燈火璀璨,林立的高樓大廈上各色霓虹閃爍、交相輝映。雖然國慶節假期的客流高峰剛過,但這裏的光影盛宴仍引來眾多遊客,聚集在陸家嘴環島天橋打卡拍照。

    天橋上,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某中隊的兩名執勤官兵,嚴整的軍容、挺拔的軍姿,同樣吸引著往來遊客的目光。遊客在為子弟兵點讚同時,也將他們收錄在拍攝的亮麗夜景中。

    該中隊駐守在浦東、巡邏在陸家嘴這片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前身可追溯至1938年成立的洪洞縣人民抗日武裝自衛隊,目前主要擔負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社會面武裝巡邏勤務。中隊連續6年被總隊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和「四鐵」先進中隊,2002年榮立集體三等功,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總隊執勤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做人民幸福生活的堅定捍衛者」

    「我想像衛國戍邊英雄們那樣,去守衛祖國的邊境線。」去年年初,從小嚮往軍營的薛建康報名參軍,受衛國戍邊英雄事蹟感召,他希望去邊防部隊,「到一線戰鬥」。

    那時的薛建康未能如願,他來到上海,成為一名武警戰士。儘管內心有些失落,但軍裝穿在身上,他時刻以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新訓時表現出色,被分配到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二支隊某中隊。

    下隊不久,中隊組織新兵沿著巡邏路線參觀見學,曾經在新訓時瞭解過浦東建設發展成就的薛建康,還是被眼前四通八達的道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川流不息的車輛震撼到了。薛建康依稀記得,家裡有一張照片,是父親30多年前去上海工作時,在黃浦江邊拍攝的。印象中,父親身後浦東的那片區域還沒有幾棟高樓,顯得有些「荒涼」。

    「1990年,隨著黨中央的一聲號令,浦東開發開放大幕正式拉開,我們支隊後來也肩負起為發展保駕護航的歷史使命,成為浦東建設發展的一分子。」途中,中隊指導員楊建波向新兵們介紹起了周圍的情況,每一座地標背後,都有著一段「浦東人」奮鬥的故事,他說:「30多年來,通過我們接續奮鬥,浦東變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

    參觀見學活動結束後,薛建康與戰友交流感悟時說:「我爺爺是一名誌願軍老兵,他有很多戰友犧牲在了保家衛國的戰場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今天的和平。作為一名武警戰士,我也要站好自己的崗,做人民幸福生活的堅定捍衛者。」

    「浦東開發開放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是官兵身邊最生動的教材。」楊建波介紹,他們每年組織新下隊官兵乘坐磁懸浮列車感受「中國速度」,前往上海中心大廈感受「中國高度」,參觀國產大飛機研發基地感受「中國精度」,切身體悟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增強對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信心。

    「我們既是改革開放成果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改革開放奇蹟的捍衛者、守護者。」前不久,中隊組織新入隊官兵參觀「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改革開放主題展」,參觀過程中,中隊班長李亞興結合自身經歷,為新兵們講起中隊建設發展的故事。

    已在中隊服役14年的李亞興,與戰友們多次圓滿完成了重大保安、站崗執勤、警情處置等任務,親眼見證了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拔地而起,親身經歷著新時代以來日新月異的浦東發展。

    「為什麼浦東能夠發展得這麼成功?這源於我們國家以及上海地區的長期和平穩定,源於我們廣大官兵認真履行職能使命為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美好生活所做的積極貢獻。」李亞興對新戰友們說,「咱們中隊有著光榮傳統,前身曾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現在,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我們要像先輩一樣鐵心向黨、英勇無畏,履行好新時代‘霓虹燈下的哨兵’神聖職責。」

    距離展館不遠處,上等兵薛建康全副武裝,與戰友們巡邏在浦東街頭。一年時間里,他與中隊戰友們完成了多項任務,用出色表現獲得上級表彰,他說:「戰鬥在守護浦東的一線,我很自豪!」

    「讓科技創新為戰鬥力賦能」

    「當前,陸家嘴地鐵廣場人流量較為密集,命你組迅速趕往現場,加強巡邏。」國慶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早高峰,陸家嘴地鐵站附近人流激增,在值班室的中隊長劉華昊利用5G巡邏管控系統查看任務區域社會面實時動態,根據人流熱力圖及時調整巡邏組位置,確保有情況時武警官兵能夠快速到位處置。

    「2018年9月,在一場實戰化演練中,中隊的巡邏組因通信不暢誤了戰機。」劉華昊介紹,那次失利的經歷,被中隊每一名官兵記在心中。在之後的反思總結會上,信息系統的落後成了大家提到最多的問題。

    「駐守在全國科創高地的浦東,絕不能讓信息化成為部隊戰鬥力建設的短板弱項。」在走訪駐地多家科技創新企業後,中隊官兵們提出了將5G技術運用到巡邏勤務的設想。

    當年,5G技術尚未正式投入商用。支隊黨委經過深入研究論證,決定採納中隊建議,並將打造5G巡邏管控系統列入年度重大任務部署推動。

    他們在巡邏車輛上加裝5G通信模塊,升級配套硬件設施;對接駐地相關單位,編織軍地協同信息網,實現數據同步加密互傳、互享、互商……經過大半年緊鑼密鼓的攻堅,官兵期盼已久的5G巡邏管控系統,終於在2019年10月正式開通運行。在信息數據支撐下,巡邏哨兵防範應對安全風險由被動「遇到」向主動「預測」轉變,調整勤務部署更加高效精準。

    一次,一名突發心臟病的男子被堵在前往醫院的路上。執勤官兵收到求助後,由戰士李亞興熟練操作5G巡邏管控系統,規劃出最優路線,及時將該男子送至醫院。

    「太險了,如果晚到幾分鐘,後果不堪設想!」事後,李亞興不禁感歎,「學會了新技術,才能贏得主動權。」

    近幾年,中隊官兵深挖5G技術在巡邏任務中各場景的運用,研發上線方案生成、智能決策、執勤編組等多個為巡邏執勤量身打造的應用軟件,系統版本也從1.0升級到3.0,強大的算力幫助部隊戰鬥力成倍增長。

    劉華昊說:「中隊借助駐地科技創新中心的區位優勢,始終堅持讓科技創新為戰鬥力賦能。」

    走進中隊「智慧操場」,可以看到:輕武器訓練區的參訓人員正在使用AI激光射擊訓練器和以光代彈模擬器分組實施訓練;刺殺訓練區的參訓人員,利用智能刺殺對抗系統的算法和傳感技術,精準採集刺中部位、力度、次數、誤差等數據;戰術實兵對抗場的參訓人員,頭戴VR眼鏡,彷彿置身於真實戰場之中,展開激烈對抗……

    「每一套訓練系統都具備數據採集、輔助分析、考核評估等功能,不僅訓練成績即時生成,現場的教練員還可以根據數據結果和錄像給出針對性指導意見。」中隊風氣監督員王長俊介紹,「智慧操場」打破了以往訓練場地不足的限制,提高了官兵訓練熱情和成績,也讓考核結果更加公開透明。

    「打開思路推動中隊建設穩步向前」

    2016年,時任中隊指導員李成龍到崗位不久,便發現了一個「動中抓建」的難題:中隊巡邏哨兵每天行走在繁華鬧市,大部分時間身處幹部骨幹視線之外,一旦有了思想「疙瘩」,很難第一時間被發現和解決。

    「樓宇是‘豎起來的社區’,巡邏車組是流動的班排,支部可以‘建在樓上’,黨組織也可以建在‘車上’。」就在這時,陸家嘴「樓宇黨建」的成功經驗,讓李成龍眼前一亮。

    他們借鑒「樓宇黨建」模式,在勤務編組上做到「點有黨員骨幹、線有黨小組」,遇有大項任務及時健全臨時黨組織,同時深入開展「黨旗飄在一線、黨員衝在一線」活動,把每一輛巡邏車都打造成一個「紅色堡壘」。

    李成龍說:「越瞭解、融入浦東,就越能深刻感受到,只有不斷更新思維理念,才能打開思路推動中隊建設穩步向前。」

    之後,中隊進一步鞏固拓展車載黨建成果,探索開展了「移動雙擁」活動,將備有常見藥品、充電寶等物品的「愛民箱」搬上了巡邏車,為往來群眾提供便民服務,深受大家誇讚。

    「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借助科技手段來一堂沉浸式教育課呢?」前段時間,中隊黨支部為了提陞官兵教育質效,在瞭解到駐地附近的張江科學城人工智能島有AI體驗中心後,當即聯繫駐地雙擁辦,結合駐地歷史以及現有技術探討教育主題和形式。

    「新生的上海市,電燈是亮的,自來水未停,電話暢通,工廠學校也保護完好。當晚7點,播音員夏之平用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這個嶄新的呼號開始播音,向千千萬萬的聽眾宣佈,上海解放了……」沒過多久,這堂軍地聯合、融入科技創新元素的情景教育課成功推出,沉浸在虛擬場景中的官兵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

    中隊戰士程宇在課後激動地說:「原來教育課不僅僅是聽故事,我們還可以去親身經歷,這讓大家對黨史、軍史學習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此外,中隊還借助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防教育基地品牌,由學校用教學力量優勢,採取學術講座、雲端授課等形式,在理論解讀、專業技術等方面,為中隊官兵接受教育熏陶提供支持。

    「與駐地高校共同打造‘軍-校’育人共同體,是軍地攜手育才的又一次全新探索。」楊建波介紹,近年來,中隊先後與駐地多所高校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圍繞創新理論聯學、黨團組織聯建、人才隊伍聯育、優勢資源聯享等方面製訂能力培養項目清單,實現了人才培育由粗放式、自然型生長向系統化、全鏈路抓建轉變,以及營門與校門零距離對接。

    「當時,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我從犯罪分子後側接近,果斷出擊,將犯罪分子一招製服。」9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師生和中隊官兵代表,齊聚上海中心大廈,參加「勇立潮頭共同守‘滬’,中國高度共同成長」新時代奮鬥觀大討論,「武警部隊優秀執勤哨兵」、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的中隊戰士安益民首正選言,分享了自己在一線處置情況的經歷。

    「沒能成為一名軍人,就爭取當一名優秀軍工人。」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的博士生期沙友布,講述了自己立誌投身國防建設事業的故事。

    當天,參會的代表們圍繞軍旅之路的奮鬥歷程、求學之路的實踐探索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戰士曹曉峰在討論結束後感慨:「我們不管從事什麼職業、扮演何種角色,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見證、參與、守護著上海這片熱土。作為人民子弟兵的一員,我們要時刻準備著,為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裴楠 通訊員 李奎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17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