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土了,村子潮了」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身著板正的夾克衫,皮膚黝黑,笑容透著憨厚的漢子,一年前,是位留著長髮的清華大學藝術教師。

作為北京市平穀區南獨樂河鎮南山村第一書記,孟超一看就是「村里人」。他所在的南山村位於京津交界處,倚靠盤山,風光秀麗,但卻面臨著北方一些傳統農村的發展困境。

北京市平穀區南獨樂河鎮南山村第一書記孟超談南山村變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北京市平穀區南獨樂河鎮南山村第一書記孟超談南山村變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

近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來到南山村。14.6平方公里的南山村里,有735戶村民,在村人平均年齡約68歲。「戶籍人口2300多人,但實際上長期在村居住的人口只有1/3。」北京市平穀區南獨樂河鎮組織部長賈靜宇說,大部分人外出務工,造成村里的閑置宅基地和荒山荒地特別多。

一些傳統產業難以讓村民增收致富。有一個極端的案例,鎮里入戶調研時發現,一位老太太種了200棵核桃樹,收成只有2000元左右。

「樹老了,產量低,今年核桃收購價只有七八毛一斤,再說,老人上山摘核桃也不安全。」賈靜宇深深感到,老百姓單靠種植,遠遠解決不了收入問題,所以才造成年青人外流,導致空心化。農村的產業沒有人來做,收入就更低,形成惡性循環。

「鄉村要改變!」在振興鄉村的解法中,南山村選擇了藝術氣息最濃的一條路。

北京市平穀區主動聯繫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希望就南山村的發展共同合作。平穀區位於北京一小時交通圈,以農業見長,去年10月,入選首批63個全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而南山村也正在建設全國首個「平急兩用」鄉村社區。

「搞活動可能是一時的熱鬧,只有人真正紮根在這個地方,扶持鄉村的工作才做得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說。

孟超主動請纓。他的博士論文方向是「大地藝術與鄉村振興」,博後期間研究文化產業的賦能。他想走到田間地頭,通過實踐印證理論。

像剃鬚明誌般,孟超剪去了長髮,決心要在南山村幹出一番事業,「希望我土了,村子變潮了。」

83歲的南山村村民段雲珍會在家門口擺上自己摘的蔬菜瓜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83歲的南山村村民段雲珍會在家門口擺上自己摘的蔬菜瓜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

初到南山村,孟超就發現村子與眾不同之處,「感覺時間慢下來了」。孟超說,南山村內沒有大馬路穿過,一進來就有種靜謐安逸的世外桃源之感,適合打造成以藝術文化特色為主的休憩渡假式鄉村。

在孟超看來,北京的鄉村文旅起步很早,但有別於二三十年前,去烤個紅鱒魚、貼個餅子,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旅遊的業態也需要更新。對年青人而言,他們不再僅滿足於吃一頓特色餐飲,他們要有住宿,有Wifi,有乾淨整潔的廁所,有便利的設施和好的體驗。

曾有遊客來到南山村後問,為什麼沒有跑步的地方?跑道的需求啟發了孟超:「鄉村的美好的生活不見得是比城市要落後的,鄉村可以發展出城市里沒有的業態來。要把藝術元素融入到城鄉建設中去,把更好的藝術成果服務於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鄉村需要美,但鄉村之美和城市美術館畫廊里的美是不同的。今年7月,南山村邀請京津冀8所藝術院校,300多名師生,在村子裡進行2-3個月的駐村創作實踐,學生和村民同吃、同住、同交流,實際瞭解村民需求。

中央美術學院燕郊校區城市設計學院的大三學生孫嘉田展示南山村繪本。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中央美術學院燕郊校區城市設計學院的大三學生孫嘉田展示南山村繪本。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

中央美術學院燕郊校區城市設計學院的大三學生孫嘉田用精微素描和繪本等形式記錄下南山村的生活風貌和田野風趣,這些作品未來將展示在鄉村民宿等公共環境中。

平穀大桃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南山好物」主理人戴上到南山村採風,向村民瞭解桃子的歷史。桃子在他的眼中,不只是實體的農產品,而是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文化產品。他創作各類桃子周邊以及文創視覺形象的插畫,打造出南山好物IP。

「十一太火了,民宿想訂也訂不上,我這也算是錯峰出遊了。」這兩天,工程設計師劉偉和朋友錯峰來到南山村,他喜歡這裏清幽的環境,下了小雨彷彿仙氣繚繞,在山林里走一走特別滋潤。劉偉說,「有些村子同質化比較嚴重,這裏的文化特質特別吸引人,還有各種兒童遊樂設施、藝術作品,我們還想多住幾天。」

工程設計師劉偉在南山村民宿院內休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工程設計師劉偉在南山村民宿院內休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

更多南山村的老百姓參與到民宿的運營和建設過程。83歲的段雲珍總會在家門口擺上自己摘的蔬菜瓜果,院子有七八隻小貓四處玩耍。去年,她家老院翻新改成民宿,排水系統等設施也統一更換。一談到現代舒適的新家,段雲珍就讚不絕口。

段雲珍的新家既保留了舊磚和舊門框,增加了各種現代設施,衛生間也搬進了室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段雲珍的新家既保留了舊磚和舊門框,增加了各種現代設施,衛生間也搬進了室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

「你看,村里沒有線杆林立,飛線淩亂的情況。」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中,賈靜宇帶記者走上山坡,俯瞰南山村的景色。他介紹,南山村做了強弱電入地升級。去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後,地上線杆抗壓能力較弱,受災區水電路損毀嚴重。因此,南山村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希望打造各項基礎設施整合性投入建設的示範,避免重覆性投資。

俯瞰南山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俯瞰南山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攝

在賈靜宇看來,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是鄉村筋骨的再搭建,各式業態是對鄉村整體風貌的塑形,藝術文化則為鄉村凝心鑄魂。

「農村不只有農業,未來的農村也不只有農民生活。」秉持這一理念,在最新的規劃中,南山村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良性機制,推動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三類人群融合就業居住,全面改變農村發展傳統模式。

孟超說,藝術引流後,要切切實實落到產業上,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編輯 李憶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