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街」 寬窄變遷之間是宜居

「這條就是朝陽門南小街,這條是南竹竿胡同,我們當時就住在朝陽門南小街57號。」71歲的南寶興有一本相冊,裡面裝滿了20年前的老照片,泛黃的照片記錄了歷史的軌跡。2001至2002年,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朝陽門南小街拆遷改造,南寶興用相機記錄了一點點的變化。

10月15日,北京東城,71歲的南寶興分享自己記錄下的20年前的朝陽門南小街景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餘冰玥/攝10月15日,北京東城,71歲的南寶興分享自己記錄下的20年前的朝陽門南小街景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餘冰玥/攝

南寶興記得,過去的朝陽門南北小街街道很窄,幾經升級,拓寬的街道和「步道公園」犬牙交錯,沿街商舖也變漂亮了。

10月15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朝陽門南、北小街。隨著曆時一年的整治提升項目告竣,這條700多年的老街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朝陽門南、北小街始建於元代,是元大都按《周禮·考工記》「九經九緯」理念構建的路網格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元代以來,北京城形成了「大幹路—大街坊—小胡同—四合院」的街巷佈局,凡與城門相通的是幹道,串聯院落的是胡同,而連通二者、不寬不窄的就是「小街」。

東城區城管委主任張黎介紹,朝陽門南、北小街有自身的獨特性。一方面它歷史悠久,基本保留著幹支分明的老城肌理。同時,商舖彙於沿街,民居隱於靜巷,是區域重要的城市脈絡,也是「生活性的服務商街」。歷經700餘年,道路兩側依舊保留著傳統的街巷結構,至今仍是北京老城南北交通聯繫和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載。

胡同的保留與發展也走過彎路。一度原本狹長的「小街」被拓寬成多車道、大綠地的空間形態。小街格局「變大」了,但居民生活的空間卻「變窄」了。

「‘以車為本’的大路、封閉的綠地,這種功能佈局帶來的是兩側公共空間愈加疏遠、侷促。」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名城所主任工程師李明揚對記者說,當時,車道被停車佔據,步道被綠地、護欄和設施阻隔,居民、商戶進出繞遠成了家常便飯,商戶門前空間、居民通行空間、鄰里交往空間都被「禁錮」在狹長的通道內。

小街的問題成了胡同居民的煩心事。對此,東城區2023年年底開展朝陽門南、北小街環境整治提升,覆蓋了北起南門倉胡同西口,南至長安街的長約2.3公里路段。

如何讓小街回歸合適尺度、變得更加宜居?李明揚認為,這需要重新審視沿線的功能佈局,加強空間與人聯繫,讓小街變得更加豐富、緊湊。

小街改造過程中,沿線居民和商戶成為了「主角」。東城區城管委主任張黎說,沿線三個街道辦事處通過建立居民代表反饋群,從中瞭解改造過程中居民、商戶的意見建議。同時總結以往整治提升的經驗,更加註重城市功能提升,從公共設施設置到地下管線更新,關鍵細節都經過了反復斟酌。

為了順應交通出行方式的變化,改造將道路資源重新分配,通過調整路板劃分,打破傳統步行帶、綠化帶、停車帶、單車四帶空間均勻佈局,增加了慢行空間,調整了有效寬度,整合形成了「步道公園帶」,進一步使有限空間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李明揚說,在前期調研中發現,朝陽門南、北小街兩側270餘家商戶的業態,均以生活性服務業為主。「柴米油鹽醬醋茶」在這條街上都可以找到,社區商業是街區活力提升的核心驅動力。

2024年4月開始,東城區將整治提升與沿街商戶的品牌形象優化結合,帶動商戶開展門臉、牌匾、櫥窗等形象升級,引領全街成為充滿活力與煙火氣的生活性商業街區。「過程中,小街商戶也是從觀望、懷疑,再到嘗試、響應,陸續與引入的113人設計團隊‘一對一’結合,共同開展規劃設計,大家結合朝陽門南、北小街生活服務業發展歷史,挖掘經營特色、行業文化,將老居民、老街坊、老商戶的濃厚鄉愁和街區歷史元素融入門臉之中,成為小街的‘活態博物館’。」李明揚說。

除了更有煙火氣,小街也成為了步道公園。在西總布胡同東口南側,名為「總布拾光」的口袋公園深受周圍居民喜愛。原先,這裏的綠地被圍牆封閉,胡同口的步道也僅有1.2米寬,風貌不佳、通行不便。此次整治提升專門將圍牆打開,開放了近1400平方米的街角口袋公園,成為公共空間。此外,不僅增加了休憩座椅,方便居民乘涼、休息,周邊場地鋪裝也融入歷史典故,讓綠地述說著總布胡同的歷史。南門倉胡同西口也新增了一處23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倉禮園」,取「倉廩實而知禮節」之意。

10月15日,北京東城,74歲的於貴彬家住南門倉6號樓,他向記者講述朝陽門北小街改造前後的道路佈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餘冰玥/攝

街區變美了,人們出行更方便了,煙火氣也變得更濃了。74歲的於貴彬在附近住了21年,親眼見證著這條街的變化:「原來道路兩邊行人擁擠、交通混亂,現在真是好多了。現在有了單車道,大家騎車安全了,還有了一個小花園,每天晚上孩子在這裏玩,老人遛遛彎,多敞亮。」

編輯 劉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