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勳學籍卡首次公開展出,「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展覽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2024年10月16日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週年。10月16日上午,在清華大學校史館,「願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展覽開幕禮暨新書首髮式舉行,展覽通過39塊展板、126張珍貴圖片,以及60餘件(組)檔案史料和實物檔案,展示了14位「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的生平事蹟。

「願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展覽開幕。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願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展覽開幕。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60餘件(組)檔案史料和實物檔案展出

記者從清華大學瞭解到,1999年黨和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有14位曾在清華大學學習或工作過。他們是:王淦昌、趙九章、錢學森、彭桓武、錢三強、王大珩、陳芳允、郭永懷、屠守鍔、楊嘉墀、王希季、丹恩稼先、朱光亞、周光召。

此次展覽中,14位元勳按照清華入學(或任教)順序進行排列,分別呈現了他們各自在清華學習、工作,和為「兩彈一星」事業奮鬥的歷程。如趙九章給周恩來總理寫信,講述我國發展人造衛星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錢三強與梅貽琦校長的多次書信往來;錢學森歷經千難萬險回到祖國途中留影;「863計劃」四位倡議人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合照;朱光亞、王淦昌、錢偉長回到清華園緬懷恩師葉企孫等。

王竹溪贈給彭桓武的計算尺。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王竹溪贈給彭桓武的計算尺。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16個展櫃中展出了14位「兩彈一星」元勳60餘件(組)檔案史料和實物檔案。其中,首次面向公眾集中展示清華大學檔案館藏的12位元勳的學籍卡,錢三強捐贈檔案史料也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王淦昌化名「王京」的筆記本和使用過的座鍾吸引了大家的圍觀,講解人員分享了這兩件展品背後的小故事。1961年4月,蘇聯撤走了全部專家,正進入關鍵時期的中國原子彈研究面臨嚴峻考驗,此時王淦昌剛從蘇聯回國不久,當時主管原子能工業的第三機械工業部領導同他談話,希望他放棄原來的研究方向,參加原子彈研究相關工作。王淦昌想了想,回覆「願以身許國!」,此後為保密需要,他化名「王京」,成為中國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拓荒者和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

展櫃中,還可以看到錢學森留美誌願書和保證書、丹恩稼先《量子場論》論著手稿、郭永懷在西南聯大時的留影、趙九章佩戴過的手錶、陳芳允兼任清華物理學系助教聘書、王大珩的成績單、王竹溪贈給彭桓武的計算尺、楊嘉墀給兩位學生的意見書手稿、王希季99歲時為恩師劉仙洲誕辰130週年題字、周光召兼任物理系系主任聘書、葉企孫手書「朱光亞任物理系全時助教」的函、屠守鍔任航空工程學系教授的聘書等。講解人員表示,以上均為難得一見的精品館藏。

《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新書正選

同日,圖書《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新書正選。早在2001年清華建校90週年之際,清華大學出版社就曾推出由桑治健主編、葛能全副主編的圖書《「兩彈一星」元勳傳》,記載了23位「兩彈一星」元勳的生平事蹟。今年初,清華大學出版社再度聯合清華大學校史館、檔案館,共同策劃編寫《以身許國——「兩彈一星」元勳中的清華人》,選取「兩彈一星」元勳中的14位清華校友為敘述對象,用鮮活的人物事例和生動的圖片真實再現了幾十年前中國科學家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研製「兩彈一星」的難忘歲月。

「有長達五年多時間,爺爺都是隱姓埋名的狀態,奶奶都見不到他,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活動現場,「兩彈一星」元勳親屬、陳芳允孫女陳晶晶也來到展覽現場,分享了自己所知的陳芳允的故事。「爺爺對我影響非常大,他把名利和物質這些東西看得很淡,吃穿用度非常簡陋樸素,不喜歡拋頭露面,總是默默無聞做自己的事情,他曾自稱是個‘中不溜者’,還跟我們說,‘為國家做點事,這是我作為一個人的本分’。」受爺爺影響,陳晶晶目前也從事國防軍工領域工作。

清華大學向元勳親屬贈送《以身許國圖》複製紀念品。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清華大學向元勳親屬贈送《以身許國圖》複製紀念品。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活動現場,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史編委會副主任李一兵向元勳親屬贈送《以身許國圖》複製紀念品。記者瞭解到,《以身許國圖》是2001年清華90週年校慶時,由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教師畢建勳繪製。這幅長14米、高2.2米的巨幅水墨人物肖像畫,由清華大學檔案館收藏,其電子複製件在清華大學校史館長期展出。畫卷以萬里長城和祖國河山為背景,生動刻畫了「兩彈一星」元勳中14位清華人「以身許國壯河山」的豪情風貌。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