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守路人」:毫釐之間寫擔當

中新網廣州10月17日電 題:大山深處「守路人」:毫釐之間寫擔當

作者 陸省省 李博豪 郭軍

坐落在素有「廣東北大門,嶺南第一鎮」之稱的坪石的廣鐵集團廣州工務段樂昌線路車間羅家渡線路工區,有老中青9名職工,管轄25.8公里線路,包括4個隧道5座橋樑上的線路設備,以及18組道岔。他們日常工作就是穿行於深山,在單調、枯燥、重覆的堅守中,維護管轄線路的安全。

在深山裡堅守近30年

從樂昌東站出發,驅車50多分鐘就來到了羅家渡線路工區。地方不算小,兩棟雙層平房之間有籃球場(半籃)、涼亭、健身器械、一片長20米的迷你園林。此外,還有圍欄內的雞,菜園里的絲瓜、花生、小蔥、南瓜,以及一條陪伴他們8年的小黑狗。

羅家渡線路工區航拍。鄺思磊 攝 羅家渡線路工區航拍。鄺思磊 攝

即便如此,抬眼可見的峭壁、群峰也讓人壓抑。今年51歲的老師傅青劍,自1995年底來到這裏,已迎來送往了近30個寒暑。據他介紹,剛開始的時候,有鐵路各工種和部隊看守隧道人員近200人。

後來,隨著鐵路維修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這裏只剩下工務和車務等一些工作人員,而羅家渡線路工區的9名工作人員,在這裏算是「大戶人家」了。

10歲時就與青劍相識的工長邱清,晚他8年進入羅家渡,也在這裏一晃度過了21個春秋。

工長邱清正在進行作業調查。王星 攝 工長邱清正在進行作業調查。王星 攝

「我們這裏環境艱苦,分來的年青人在老師傅的教導下成長很快,但也走得快。很多年青人待個幾年,就升職或調走了。」邱工長說:「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鍛鍊人,我們這裏就像培訓基地一樣,不知道迎來送往了多少年青人。」

於毫釐之間錘煉安全

10月14日18時30分,羅家渡線路工區的作業人員帶齊作業工具,乘坐工具車駛入狹窄顛簸的小道,前往京廣線下行(北京到廣州方向)1964公里處進行線路保養作業。

40分鐘的車程讓人煎熬。距離「天窗點」開始前20分鐘他們到達作業地點,卸下工具,豆大的雨點從天而降,大家迅速到橋下躲雨。

當對講機傳來下行線封鎖的消息,天空的雨已然零零星星。工長邱清和副工長周誌鵬各自拿起道尺調查相應處所病害,並用石筆在軌底處做上標記。「這裏有點低,需要抬高一點,保證線路的平順。」邱工長邊說邊熟練地畫下一條豎杠,意味著起道機放在這裏。接下來就是抬高鋼軌枕木,然後用搗固機夯實石砟。

「今晚的作業並不艱巨,主要是對軌檢車發現的問題進行調查,根據現場實際處理一些水平、高低問題,看似簡單,卻要精細到毫米,容不得絲毫馬虎。」邱工長說著,搗固棒的轟鳴聲已經響起來了。

施工剛結束,嘩啦啦的大雨毫無徵兆地落下,還沒來得及上車,作業人員全部被雨水淋濕了。

用樂觀態度對抗枯燥生活

很難想像,這些堅守在深山裡的「鋼軌醫生」們,是怎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線路上。但在與青劍的聊天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51歲的青劍,比邱工長年長3歲,卻顯得更年輕一些。他笑著說,「主要是心態好」,還引用了網上流行的那句話,「開心是一天,不開心是一天,何不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對別人來說可能有些雞湯味兒,於他而言,這是近30年最真切的體會。樂觀的態度,無疑是他們對抗枯燥生活的法寶。

因為人員有限,算上平時正常的週末留守值班,住得遠的同事平均三個禮拜才能回一次家。「儘管交通不便,但在小院里,大家聚在一起的氛圍都很好,很少抱怨。」邱清說,大家在生活上遇到問題,都是在一起商量想辦法解決。

工區最小的劉傳文,今年才25歲,由於工區離最近的坪石鎮坐車都要半個多小時,每次從家裡回來,他都要大包小包帶很多吃的,這是他半個月的「宵夜」,也是對抗枯燥的態度。

綿延無盡的群山之間,鐵路蜿蜒,橋隧相連,出行極不方便。這群鐵路人卻用這份責任和擔當,精心守護著京廣鐵路大動脈的安全通暢。(完)

責任編輯:李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