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里的中國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楊沙沙 馬夢陽 丁雅梔 李萌 甄翔】編者的話:75年來,從不合腳的布鞋棉鞋到時尚與科技感兼備的跑鞋,從「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到世界最大服裝生產國,從學穿西式服裝到將漢服傳播全球引領中國風尚……中國人的衣櫃,不僅記錄著每個階段人們的生活風貌,從中更窺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變遷史。這背後是中國製造業、工業的迅速崛起、貿易的繁榮開放、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文化的深度自信。

圖片說明2: 今年春節前,「漢服潮」下,身著漢服的年青人在南京景楓中心新春市集上巡遊。 (視覺中國)圖片說明2:今年春節前,「漢服潮」下,身著漢服的年青人在南京景楓中心新春市集上巡遊。 (視覺中國)

消費者審美逐漸與世界接軌

1979年,法國人皮爾·卡丹成為來到中國的第一個國際級服裝大師,當年3月,在北京舉辦了服裝表演會,並掀起巨大沖擊波。在此後的20多年里,皮爾·卡丹成為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知名度很高的外國服裝品牌。

就在當年12月1日,全國人民使用了30年的布票宣佈取消,各種紡織品向全國10億人民敞開供應,人們可以自由購買面料和服裝,國內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圍觀過皮爾·卡丹訪華新聞的王永進,非常清晰地記得,皮爾·卡丹來到中國時,「祖國還是一片工裝藍和軍裝綠」,這位國際級服裝大師的到來,為中國人打開一扇大門,帶來了很多對流行和時尚的新理解。

現在是北京服裝學院科技處處長的王永進,一口氣為《環球時報》記者曆數了多個皮爾·卡丹對中國服裝產生的「蝴蝶效應」:首先是色彩,中國人服裝色彩變得越來越明亮,最簡單就是1983年以後,大街上開始流行紅裙子,老百姓看到了國際時尚的樣子,也為我們追求未來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更明確的思路和想法;其次,中國人意識到時尚是可以形成產業的,這讓傳統的「三來一補」國內加工型企業意識到,品牌也可以創造更高的附加值和產值;第三,中國人深刻意識到服裝設計人才的匱乏,全國紡織服裝企業里中專以上畢業的人都達不到1%,此後紡織類和美術類的學校,才開始了服裝設計相關的人才培養,1987年,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才更名為北京服裝學院。經過40年的發展,今天,全國品牌服裝公司里的設計師幾乎都有本科以上學曆。

而從吃飽穿暖到穿好穿美,中國居民的冬天記憶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服裝產業的蓬勃發展。1949年,我國僅有58個大型紡織廠或加工點,紡織品遠遠不能自給自足。「那會兒的衣服哪有什麼樣式,都是粗布罩衫,裡面穿幾層禦寒,一層套一層,每次需要換洗衣物了,就把最里層和最外層的換下來洗,兩套就足以撐過整個冬天。」今年81歲的孫女士出生在湖北一個偏遠的小鎮,回憶起小時候的冬天,她笑道,那個時候,冬天的衣服是很珍貴的資源,每次穿出門她都非常小心謹慎,萬一磕碰壞了,沒有新衣服可換,就得挨凍了。

王永進回憶,上世紀50年代,女性有傳統旗袍和蘇式布拉吉,男性的中山裝、列寧裝、學生裝等多元服裝並存;六七十年代,軍裝綠非常時尚;改革開放後,喇叭褲、牛仔褲、蝙蝠衫等西方服裝開始進入中國人生活,「休閑文化」「T恤文化」倡導下,一批從事外貿代工的企業如杉杉、雅戈爾等品牌雨後春筍般出現,開始深耕中國市場;到了90年代末期,體育成為中國一個主要的服裝品類,國外的NIKE、阿迪、Puma等品牌開始佔據中國市場,李寧、安踏等本土品牌也迅速成長起來。

上世紀90年代的人們早已厭倦了「灰,藍,綠」的單一色調,穿著更注重服裝的質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紅色蝙蝠衫、亮眼的羽絨服、貝雷帽、闊腿褲等成了服飾的亮點。今年28歲的小李分享說,一張她一歲生日的照片里,抱著她的舅媽穿著紅色呢子大衣、戴著黑色貝雷帽,一旁的媽媽穿著高領羊毛衫和牛仔闊腿褲。照片里小小的她也頂著紅色貝雷帽,毛衣上的卡通圖案鮮豔可愛,還繫著一條紅色圍兜。「我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驚呆了,沒想到那會兒大家就穿得這麼時尚!」小李說。

2000年以後,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申辦奧運成功,中國加速與世界接軌,消費者審美也進一步跟世界主流接軌。而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的文化自信,以漢服為代表的民族服飾也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王永進告訴記者,經過40多年發展,中國服裝產業也逐漸形成一個個比較完整的產業帶,比如象山針織、郴州領帶、廣東新塘牛仔、深圳女裝、福建男裝、溫州皮鞋、成都高跟鞋等,進而形成完整的服裝產業供應鏈。1994 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355.5 億美元,佔全球紡織品服裝比重的 13.2%,成為世界紡織品服裝第一大出口國。此後,中國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紡織服裝出口第一的地位。

一件漢服背後的故事

在今年「京東11.11又便宜又好」發佈會上,《環球時報》記者發現重回漢唐旗艦店創始人綠珠兒一身漢服非常精緻,上衣下裳,遠觀是黑色,近看才發現馬面裙上織著精細的暗紋,詢問後才得知,這是一套以三星堆青銅文物為主題設計的漢服。

2月19日,英國倫敦,中國設計師品牌秀場上,模特們正在走秀展示服裝。(視覺中國)2月19日,英國倫敦,中國設計師品牌秀場上,模特們正在走秀展示服裝。(視覺中國)

綠珠兒是國內最早一批漢服推廣者。2003年在大學時,她就以「綠珠兒」這個網名和一些漢服愛好者在網絡論壇上分享漢服知識,後來才知道綠珠也是西晉富豪石崇歌妓的名字。

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國風時尚專委會主任委員楊曉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漢服熱起於2003年左右,後來各大學的漢服社推動了漢服愛好者群體的擴大,隨後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潮流。對於漢服的概念,至今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媒體上多用到的是廣義的漢服概念,不再局限於漢民族服飾,而是廣義上的中國傳統服飾。

最早和漢服愛好者一起推廣漢服時,綠珠兒稱,「當我們穿著漢服上街時,很多人並不認識我所穿的衣服。」但也有不少人喜歡上漢服,詢問綠珠兒的衣服「哪裡買的」,她意識到這是個商機——當時市場並沒有專門做漢服的服裝店。2006年,綠珠兒創立漢服品牌「重回漢唐」,成為國內最早一批專門製作漢服的企業。

對於小紅書服裝博主清窈來說,喜愛漢服的種子是在2014年就讀於北京服裝學院時種下的。在一堂專業課上,「我穿了一套敦煌服飾的複原,穿上後震驚於一種豐盈的美感。」但據清窈介紹,那時候漢服圈子並不大,對愛好者來說,很難買到漢服成衣,一般定製都要等上一個月以上,有一些甚至要等6個月到1年。除此之外,「入坑」漢服門檻還包括費用、相關知識等。

漢服當時購置成本如此之高,這實際上與相關產業鏈不完善有很大關係。從愛好者到「中國傳統服飾」傳播官,清窈在10年間見證了中國漢服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她舉例說,2014年製作一件漢服從選擇面料開始就會遇到困難,提供面料的商家太少,只能從時裝面料中去選,且染色環節可選的也只有國際潘通色號,而非中國傳統顏色。

在2016年前後,市場發生了變化,綠珠兒發現,漢服愛好者越來越頻繁地受邀出現在南韓文化團、英國皇室成員來訪等外事活動中。

楊曉東認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漢服也將迎來自己的「春天」。在漢服熱度擴散開來的過程中有一個「助推器」一般的事件,就是「迪奧抄襲馬面裙」。2022年7月16日,法國時尚消費品牌迪奧一款中長半裙疑似抄襲中國傳統服飾「馬面裙」,被網民質疑後衝上熱搜。該事件之後,馬面裙開始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很多明星、博主開始有意識地穿著馬面裙出席公開場合。普通消費者受到這波風潮的影響,開始嘗試穿漢服。在需求帶動下,漢服產業鏈逐漸完善。今年,清窈考察了江浙一帶的相關產業鏈發現,「現在有專門做漢服的面料商,以前幾乎是沒有的」。

「現在在國內穿漢服出門,大家會問你的漢服是哪家的,是什麼款式,或是什麼朝代的。」綠珠兒說,這些年,她還經常接待一些準備出國的客戶,有年輕留學生告訴她,「出國前想準備幾套漢服,打算帶到國外去,在代表中國人的場合穿漢服,讓外國人知道我們是中國人」。也有男學生說,外國人會被儒雅的漢服吸引,更願意瞭解服裝背後的中華文明和歷史文化。

隨著漢服進入更多人的衣櫃,社交屬性也越發凸顯。清窈說,現在很多「新晉」漢服愛好者,她們「入坑」的原因有些是因為影視劇作品,有些則是受身邊朋友圈的感染。

楊娜關注漢服18年,目前是中國文化館協會漢服推廣專業委員會(籌)負責人。她說,複興漢服並不意味著要完全復古,也要對漢服進行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如此才能實現創新性發展。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現代漢服分為唐風、桑治風、明風。她舉例稱,比如,唐代流行齊胸裙、訶子裙、大袖衫這幾款,對應髮型是華麗的「貴妃頭」;桑治代流行直領對襟褙子,有短長之分,搭配褶裙、百迭裙,對應的妝容相對淡雅;明代漢服比較隆重,典型的就是長襖馬面裙,多以刺繡點綴,還有風靡一時的雲肩,對應妝容華麗。

「披著床單扮仙女的女孩長大了!」綠珠兒說,80、90後小時候都看過很多古裝片,雖然不明白其背後的歷史,但我們就是莫名喜歡,中國人可能在血液里就對傳統文化有著親近,漢服喚醒了人們心中的這種熱愛。

「20多年前,我們喊著複興漢服,實際上在當時追逐西方服飾潮流的聲音中,我們並沒有底氣能讓漢服複興。」綠珠兒感慨,現在的年青人接受漢服,主動推廣漢服,雖然漢服複興未來任重道遠,但仍然給予市場無限信心。

AI帶來全產業鏈影響

「10條馬面裙有8條來自曹縣。」曹縣漢服協會會長胡春青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提及漢服生產,不能繞開曹縣,這個山東西南部的縣,早年因「日本銷售的棺木約90%來自曹縣」登上熱搜,近些年則以漢服產業「出圈」。

胡春青表示,曹縣漢服「出圈」並非偶然,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最初,曹縣為古裝影視劇做演出服,經過多年積累,具備了完整的服飾產業鏈,所以在漢服爆火的時候能跟上市場的風口,迅速就市場需求作出反應。

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數據顯示,曹縣現有漢服上下遊企業2524家、網店1.47萬個,漢服從業者接近10萬人,在銷款式達5000餘款且每日都有上新,做到5公里以內的產業集群化。

曹縣雲纖織夢、華羽集品牌負責人張磊在曹縣從事演出服、漢服生產有6年時間。張磊所經營的企業規模在曹縣不算大,2000多平方米,有繡花、印花、裁剪等工位。

張磊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了一件曹縣漢服的生產過程:最初需要從設計開始,漢服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形製的確定,比如說這個款是明製還是桑治製,形製確定後就會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圖案設計,在此過程很多紋樣會參考紋樣庫進行調整或者更改。圖案設計完,定稿後根據不同的需求去選定面料,確定製作工藝,織造、繡花或者印花,下一步就開始裁剪,最後是車工整體縫製,把所有的裁片縫在一起,這樣一件完整的漢服就生產出來。

張磊認為,曹縣之所以能承接住一輪又一輪的流量,主要原因是因為演出服產業鏈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但他也提到,曹縣漢服在品牌塑造、設計創新、人才儲備等方面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比如品牌化的進程緩慢、產品同質化嚴重、特色產品辨識度不足等。其次,因為缺乏專業的設計師,不少企業很難滿足市場對創新的需求。

對於張磊所說的上述挑戰,去年年初到曹縣做調研的楊曉東也發現同樣的問題。深入曹縣漢服產業鏈後,楊曉東發現很多從業者只是把漢服當成生意來做,「什麼款式賣得好就做什麼」,並沒有關注到漢服本身的文化屬性,對於中國傳統服飾的認知太表面,也缺乏開發能夠體現民族文化內涵的產品的能力。

他擔心,這會給漢服行業帶來很大的隱憂,「消費者沒有選擇權,市場賣什麼就穿什麼,傳統服飾里一些文化被誤解,進而會造成對中國文化的誤讀」。他堅持服裝有很強的文化屬性,一件衣服背後承載的是一種文化責任,「你不知道在穿些什麼,也就不知道你的根」。

梳理中國服裝的演變,楊曉東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近百年來,我們服飾的變化,從‘西風東漸’到完整接受西方服飾體系,大家忘記中國人本來穿什麼衣服」。這些年,楊曉東在不同場合呼籲「漢服要穿得美,也要穿得對」,一方面是引導企業提供正確又符合當下審美的產品,另一方面教育消費者選對的服裝,雙向努力,市場才能更規範。

北京服裝學院科技處處長王永進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任何一個產業的複興和發展,必然經過一個原始發展階段,隨著市場對於高質量產品需求增加,漢服產業會沿著1.0、2.0、3.0等版本逐步提升,市場產品端和文化端可以相互支撐形成一種新態勢。

對於服裝產業未來的發展,王永進提及科技尤其是AI(人工智能)技術對服裝產業鏈的影響,從設計、製造、物流,再到市場、消費端,都在科技助力下形成鏈條化的配合。「以AI為例,AI對服裝整體設計提出顛覆性挑戰。以前,一件衣服從生產到上市需要經過好幾輪,做出之後,要請模特上身後看效果,不合適還要不斷返工修改,現在有AI,可以快速地文生圖、圖生圖,企業不需要請模特,直接用虛擬人呈現服裝上身效果,時間、成本大大壓縮」。

一些漢服企業也已經開始嘗試運用AI「數字人」技術。綠珠兒近日免費獲得京東雲言犀團隊為其製作的AI數字人分身。據悉,京東11.11期間,包括言犀數字人在內的多款AI產品,將免費開放給品牌商家試用。對於自己的數字人,綠珠兒表示:「要不是我沒有說過這些話,我會以為是自己在說」。

京東日前發佈的《2024漢服趨勢白皮書》提到,中國漢服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了137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8年將進一步增長至334億元人民幣。楊曉東表示,漢服用了20多年時間慢慢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特別隨著中國文化自信的提升和國潮的回歸,有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做支撐,漢服產業會越來越好,一些亂象慢慢會被市場糾正過來,文化也會得到很好地傳承,「我的預判是,10年左右,漢服產業達到上千億元規模沒有問題」。

跑步鞋跑出中國速度

「以前會買NIKE阿迪,現在可選擇的國產運動品牌很多」「目前國產品牌的技術更適合亞洲人」……幾名健身愛好者寥寥數語向《環球時報》記者道出中國跑步鞋的發展變化。從穿膠鞋、布鞋跑步,到現如今科技含量的多元化選擇,這背後是中國鞋業、製造業的迅猛發展。

中國的運動鞋行業萌芽階段可追溯至20世紀20年代。1927年,上海橡膠六廠生產出第一雙回力運動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回力都是中國頗具知名度的運動鞋品牌,其經典款式深受大眾喜愛。1959年,飛躍在上海橡膠一廠誕生,飛躍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解放鞋,原本為軍人設計,後經改良成為民用運動鞋。憑藉著又輕又軟、經久耐穿的特點,飛躍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為時尚的象徵。

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步發展以及製造業崛起,國內開始出現一些運動品牌,生產低成本的運動鞋。在設計上也多為模仿國外品牌,缺乏技術創新和特色。1980年,NIKE率先進入中國設立代表處,隨後在1981年,通過與中國田徑隊合作,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997年Adidas也登陸中國。這些國際運動品牌的到來,為中國運動鞋市場注入了新的技術、設計和營銷理念。

與此同時,國內也孵化出了一批代工廠,並逐漸形成了溫州、莆田、晉江三大鞋都。上世紀90年代,國產運動品牌嶄露頭角,李寧、安踏、特步、361、鴻星爾克、佐敦等新興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品牌在借鑒國際品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和設計水平,並通過贊助體育賽事和運動員來提升品牌知名度,逐步在國內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中國運動鞋市場迎來快速擴張期。各大品牌開始重視研發和創新,一些新材料的應用使得跑步鞋的舒適度和性能大幅提升。同時,隨著馬拉松等賽事的普及,跑步文化在中國逐漸興起,帶動了跑步鞋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跑步鞋的專業性能,推動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跑步愛好者張女士告訴記者,她選擇跑步鞋會優先考慮鞋的專業性,以及與自己運動能力的適配度。以前會跟風追捧一些國外品牌,但現在很多國產品牌的鞋都做的很專業,不輸國外大牌。

一名運動行業從業人士對記者說,相較而言,國產鞋比國外的鞋穿起來更加舒適,國外品牌價格便宜的偏休閑,價格貴的偏專業,而國內品牌兩者均衡,便宜的價格也能買到專業的運動鞋。

消費者的認可是國產跑步鞋品牌發展的有力支撐。中國鞋業從「代工鞋城」迎來自主品牌突出重圍。根據悅跑圈統計,2020年前的馬拉松比賽以國際大牌NIKE、Adidas和亞瑟士為主。之後,隨著國產跑步鞋技術能力的增強,跑者開始找平替。中國跑步鞋無論在顏值、功能、技術、科技含量以及本土化營銷和傳播上都開始對國際品牌形成挑戰。據統計,2023年,李寧飛電系列助力國內外精英運動員累計實現103次奪冠、194次登台。在2024年2月的西維爾馬拉松上,飛電3 Ultra助力運動員Amdouni Morhad創造中國跑鞋馬拉松最快速度紀錄。

國產品牌還通過與各類賽事的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出了更多有競爭力的裝備,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安踏方面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安踏集團為參加2024巴黎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提供了包括舉重、拳擊、體操蹦床、摔跤、跆拳道等五大項目的比賽裝備,承載東方審美,升級核心科技,共助力中國奧運健兒獲得10枚金牌、28枚獎牌,佔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的25%,獎牌總數的30%。

近年來,中國運動品牌也在積極探索出海之路。安踏集團通過收購國際品牌如FILA中國、Amer Sports(擁有Salomon、Arc’teryx等品牌),加速了其在全球市場的佈局。李寧通過在紐約時裝周的亮相,提升了品牌的國際知名度,並在海外市場開設了旗艦店。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運動品牌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不少成果。部分品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例如,安踏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的運動鞋市場中已經成為消費者熟知的品牌,其產品銷量逐年上升。同時,一些品牌在國際體育用品市場的高端領域也開始嶄露頭角,如特步的碳板競速跑鞋在國際馬拉松賽事中受到了專業選手和愛好者的關注,展示了中國運動品牌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

為什麼中國運動鞋能迅速在國際舞台上「出圈」?王永進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本土體育品牌安踏、李寧等等,最早以贊助商形式融入到國際舞台,通過贊助冬奧、夏奧、殘奧,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賽,在國際上多次露臉,更容易讓世界不同地區的消費者認知品牌。此外,很多中國公司採取了購買國際品牌的形式融入國際市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運營模式,提高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