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迎「賞紅」高峰期,交管部門在香山周邊開闢臨時停車區
秋意漸濃,北京又到了觀賞紅葉的最佳時節。據交管部門統計,北京市今年將有23處公園景區成為市民遊客集中「賞紅」點位,其中,香山公園、坡峰嶺景區最為集中。為方便市民遊客前往香山公園,交管部門將適時啟用香山南路、旱河路路側臨時停車區。
交管部門將加強紅葉觀賞公園景區周邊道路動態監測
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是觀賞紅葉的最佳時期,在紅葉觀賞期,每個公休日則是「賞紅」高峰期,其中10月19日、20日、26日、27日,11月2日、3日為重點高峰日。
在「賞紅」高峰日,客流量顯著增加,相關景區周邊交通壓力明顯增大。為保障紅葉觀賞期熱點地區交通運行平穩有序,交管部門提前對各景區公園進行實地踏勘、現場摸排,主動對接各屬地政府、分局、文旅、園林等部門,踏勘現場道路條件,摸排人流、車流風險,分別研定具體工作措施。
按照「一點一策一圖」要求,交管部門協調開闢臨時停車場地,對接公交集團適時調整公共交通線路。同時,細化完善高速公路疏導分流及應急保障預案,主動對接高速公路產權單位,加強路警聯動,減輕紅葉觀賞期高速公路路網通行壓力。此外,交管部門將通過室外顯示屏、交通廣播、「北京交警」新媒體平台、導航軟件等渠道,實時發佈交通提示信息,引導群眾出行。
在紅葉觀賞期,交管部門也將聯合屬地街道、治安、城管、交通等部門,針對紅葉觀賞線路和重點公園景區周邊道路違法佔路、違法停車,以及旅遊客運車輛超員載客、超速行駛,貨車嚴重超載等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最大限度淨化交通秩序環境,保障市民出行道路安全。各交通支、大隊會依託流量監測、影片巡控等科技手段,加強紅葉觀賞公園景區周邊道路動態監測,實時掌握路面交通運行情況,第一時間發現事故、故障車等情況,及時調派警力現場快速處置,確保交通平穩運行。
據交管部門統計,北京市今年將有23處公園景區成為市民遊客集中「賞紅」點位,其中,香山公園、坡峰嶺景區最為集中。
香山公園:適時啟用香山南路、旱河路路側臨時停車區
一年一度的香山紅葉節已於10月11日拉開序幕,吸引大批市民、遊客前來觀賞。香山公園周邊設有11處停車場,均位於香泉環島西側,可提供近1600個車位,今年交管部門將根據停車場飽和情況,適時啟用香山南路、旱河路路側臨時停車區,方便遊客車輛臨時停放。
同時,為保障香山地區交通安全運行,交管部門已於10月10日發佈通告,決定於10月13日、19日、20日、26日、27日,11月2日、3日、9日、10日(共計9天)的7時至19時,對南辛村街(紅楓路至香山南路段)採取禁止機動車由東向西方向行駛的交通管理措施。
此外,交管部門還將根據香山地區流量情況,對西北五環雙方向香山出口、香山路西口、一棵鬆路東口等關鍵節點適時採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確保交通運行有序。並在香泉環島、香山路西口等關鍵交通節點設置疏導維護崗位,安排警力加強交通秩序維護疏導。
隨著紅葉觀賞高峰日的到來,預計香山地區停車場將於每日早間時段就達到飽和。交管部門提醒,香山地區軌道交通非常便捷,遊客可乘坐地鐵十號線在巴溝站換乘西郊線,在香山站下車即可,且香山站距離香山公園只有600米,比自駕車出行可節省較長的步行距離,因此建議廣大市民群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前往遊覽。
坡峰嶺景區:重新施劃增加停車位,開闢預約大巴車專用停車場
與香山一樣,北京另一處景色秀麗的「賞紅打卡地」——坡峰嶺景區,也將迎來客流高峰。
坡峰嶺景區位於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周邊僅有新泗路可以通行,無其他可穿行繞行路線。據統計,2023年紅葉節期間坡峰嶺景區接待遊客約26萬人次,最高單日接待遊客2.3萬人次,預計今年遊客數量將與去年基本持平。
在「賞紅」高峰日,新泗路、周張路、京周路、房易路,以及京昆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將出現行駛緩慢、短時排隊的情況。在此期間,景區內部分道路也將採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僅供持有通行證的車輛通行,遊客可將車輛停放至景區1號或2號停車場後乘坐擺渡車前往景區。
今年以來,交管部門協調鎮政府對景區附近1號、2號停車場內部車位進行了重新調整施劃,將車位數量增加至3300個,並將3號停車場設置為預約大巴專用停車場,新增納西花海應急停車場,同時對停車場進出流線進行優化,最大限度利用停車資源,滿足遊客停車需要,提高車輛進出效率。
此外,交管部門還將在景區、主要道路、周邊延伸線和重點點位設置崗位,加強警力投入,及時開展秩序維護、分流疏導、違法整治、事故處理工作,保障遊客出行安全。在客流高峰日,交管部門將對新泗路房山五中路口、婁子水村南口、北口及巡河路道路採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
交管部門提示,前往客流量較大的景區遊玩時,儘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自駕前往景區的遊客應提前檢查好車輛狀況,通過「北京交警」官方媒體發佈的出行提示瞭解掌握交通運行情況,提前規劃行車路線,遇有行駛緩慢的路段,耐性等待,聽從現場交警的指揮,遵守交通法律法規,開心賞景、平安回家。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