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更新為突破口,上海著力改善人居環境,舊變新、村變景,住房更宜居

居民王阿婆住進了改造後的新居所。 本報記者 邢千里 攝 居民王阿婆住進了改造後的新居所。 本報記者 邢千里 攝

白灰色相間的外立面,整齊劃一的飄窗,小區里還有開放式庭院,以及精心設計的「城市傢俱」。僅用一年,徐彙區康健路341弄7-8號完成「原拆原建」,原居民陸續回遷。8樓居民鄭蓮仙拉著記者參觀她的新家:「早上一打開窗,新鮮空氣撲面而來,真的很舒服,這是免費的天然氧吧。」客廳正對著綠意盎然的康健園,令人心曠神怡。

以城市更新為突破口,上海為發展謀篇佈局,改善居住條件和人居環境。昨天舉行的「我們的人民城市」專題採訪中,記者獲得了相關「時間表」和「路線圖」:2025年底前,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基本完成;2027年底前,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全面完成;2032年底前,不成套職工住宅改造全面完成。為加快任務落實,房管部門計劃3年實施舊住房成套改造90萬平方米,其中,2023年至2025年分別實施28萬平方米、31萬平方米、31萬平方米。在市、區共同努力下,2023年至2024年9月,本市共完成不成套職工住宅改造約53萬平方米,佔3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的58%。

舊變新,跑出成套改造加速度

康健路341弄7-8號建於上世紀50年代,3層的紅磚樓年久失修,住戶改造意願非常強烈。去年,這裏的居民終於盼來了成套改造。

新建住宅戶均使用面積約35平方米,較改造前新增獨用廚房、衛生間,且每戶都設置陽台。看到「變高變壯」的新家,作為樓組長,鄭蓮仙直言為了改造而奔波付出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如今,日子終於翻開新的篇章。

跑出成套改造加速度,凝聚多方面努力,誕生「全市首創」。

在系統公房成套改造中,改造主體、資金來源往往是兩大瓶頸問題,該項目首次實現產權移交改造。徐彙區房屋管理局副局長周豔介紹,這裏原來是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系統公房,在徵得上級管理部門同意後,房屋產權移交給徐彙區屬國企,由它作為改造主體,通過產權移交釐清權責,解決改造主體及資金問題。

此外,該項目首次採用「承諾方案外搬」新模式。一般來說,成套改造要經過多輪徵詢,流程耗時長。而當時恰逢汛期即將來臨,原房屋居住條件堪憂,居民改造意願也十分迫切。鑒於實際情況,徐彙區房管局和康健街道大膽嘗試「承諾方案外搬」模式,實現居民外搬和方案設計同步進行。

緊接著,康健街道組建「突擊小分隊」,挨家挨戶上門登記信息、宣講政策,把底數摸清。同時,完善「一戶一方案」,充分尊重居民意願,優化改造方案,用最大誠意換取居民高度信任,實現「雙向奔赴」。最後,僅6天時間就完成全部27戶居民簽約。與此同時,建築施工的「新工藝」、項目審批的「新流程」也都在這個項目上積極實踐。

回望這一年來時路,每次跨出的一小步,都是城市更新領域的一大步。創新機制、優化路徑、加速破題,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方法論」,讓以往改不成的,現在能成了,以往耗時長的,現在提速了。

村變景,兼顧傳承與功能塑造

探索「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上海統籌處理好城市更新與城市文脈保護傳承,在保留城市歷史風貌的同時滿足現代使用需求,做到傳承保護與功能塑造相得益彰。

作為上海江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蟠龍古鎮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朝,它因水而生、因商而聚、因寺而興,到20世紀上半葉,已發展成為商業繁盛的江南小鎮。但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古鎮內小工廠、小作坊、倉庫與居民住宅混雜,私搭濫建嚴重,不少古建築和古鎮肌理被破壞。蟠龍逐步演變成一個環境「髒亂差」的城中村,迫切需要升級改造。

青浦區徐涇鎮城市建設管理事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張建華介紹,整個改造聚焦公共服務、古鎮商業、國際住區3項功能,相關實施方案於2018年6月獲得認定,2023年4月完成改造。

得益於城市更新的有力推進,清滌3萬方河道和水生態,恢復「九龍一鳳」古橋文化,再現「蟠龍新十景」。如今的蟠龍成了一座家喻戶曉的「江南會客廳」,不僅兌現了對歷史的尊重與傳承,更體現了對未來綠色生活的探索與承諾。

城中村改造,既連著民生,又連著發展,還連著安全。近年來,上海高度重視城中村改造工作,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提速擴容。市房管局徵收處二級調研員周建梁介紹,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共批準72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受益村居民4萬戶,釋放建設用地5.2萬畝。其中,2014年至2020年批準的49個項目,絕大多數已完成動遷或收尾,進入開發建設階段,改造成效初步顯現。

今年,上海將在前兩年調查摸底基礎上進一步排摸改造任務。到2026年底,啟動66個整體改造項目,全面完成整治提升;力爭到2027年,基本完成城中村整體改造項目的徵收動遷,並同步推進實施規劃拔點。

文:史博臻

圖:邢千里

編輯:範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