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長征印跡」

來源:北京網民說

說起「長征印跡」,有幾處地方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比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等。這些場館中,「紅軍長征」的內容,都是作重點展示的。這次,咱們一道探秘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的「長征印跡」。

一條殘缺的皮帶

在國家博物館「紅軍長征」史蹟的展櫃中,有一條殘缺的皮帶格外引人注目。

1935年,賀龍、任弼時等率紅二方面軍,朱德、劉伯承等率領紅四方面軍,開始穿越茫茫數百里的草地。紅四方面軍31軍92師274團下轄的一個班,有7個紅軍戰士,其中一個是年僅14歲的周廣才。

紅軍過草地,面臨的困難有許多,進入草地沒幾天,7個戰士身上背的口糧就吃完了。接下來的日子,實在難挨,戰士們儘量在草地中尋找野菜、草根、樹皮充饑。最終,能吃的野菜都吃完了。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從自己身上蒐羅可以用來充饑的東西。先是將幾個人的皮帶吃光了,接著把釘在鞋底上的皮掌也吃光了……當其他6位戰士的皮帶吃完後,大家對年僅14歲的周廣才說:「該吃你的皮帶了」。

周廣才的皮帶是在一場戰鬥中所繳獲的戰利品,是他的心愛之物,皮帶下鍋前,他還痛哭了一場。當吃完皮帶第一個「眼」之前的部分,周廣才實在忍不住了,懇求戰友們:「咱們餓著,別吃了,把它留下來吧!」戰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明白,這僅存的皮帶,是周廣才能夠支撐下去的精神動力。就這樣,大家忍著饑餓,把他們身上這唯一可吃的東西留了下來。

在後來的戰鬥中,戰友們相繼犧牲,只有周廣才隨紅四方面軍到達延安。為了緬懷犧牲了的戰友,紀念長征途中這段艱苦歲月,周廣才在皮帶的背面燙上了「長征記」3個字。

此後,他怕皮帶斷裂,捨不得再用了,用紅綢子包裹起來,一直珍藏著。直到1975年,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40週年展覽」,周廣才將自己珍藏幾十年的半截皮帶捐贈博物館

一部《長征組歌》

在育群胡同的深處,曾經住過一位長征幹部——開國上將、中央軍委原總政治部主任施華。

或許您會有這樣的疑問,在北京生活的長征幹部,似乎不止施華一位,為什麼要單提施華將軍呢?

年輕一些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在新中國音樂史上,有一部經典作品,名叫《長征組歌》。它是一部大型聲樂套曲,被譽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這組作品,由《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等十個曲目組成。1965年,由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首演,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長征組歌》的作詞者,就是施華將軍。

1966年,周總理指示《長征組歌》列為中國黨政代表團赴羅馬尼亞、艾巴尼亞等國隨訪藝術團的重要劇目,爾後曾多次複排演出,並攝製成音樂藝術片,成為原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多年來的重點保留節目。

施華將軍不愧是文武全才,咱們來欣賞一下他創作的歌詞吧:

一大一小兩座雪山

在北京作家侯磊的《北京煙樹》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咱們來讀讀:

「陶然亭中有一大一小兩座雪山,雪山不是純白,但在藍天白雲、太陽足興(充足)時,遠望去真和雪山相仿。雪山的三面是石頭水泥壘成的山,一面是滑梯面。滑梯面是水泥鋪成,因被人肉長期摩擦,幾乎擦出光亮……」

小雪山建造於1968年,大雪山則建於1978年這是為了紀念紅軍長征,讓孩子們有憶苦思甜之感才修建起來的物件兒。「那時候還有模擬瀘定橋、臘子口之類的一組設施呢。後來只剩下雪山了。」雪山曾是自下往上爬的,而非作為兒童滑梯使用。表哥生在1966年,差不多算是第一代「攀登者」,在表哥的回憶中,雪山的坡面還是比較粗糙的,學校老師組織大家一起去,當時還真有「爬雪山」的感覺。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像這樣的長徵文物與故事還有很多,距離長征勝利已經過去了88年,但長征精神並不遙遠,其中的意志與精神還將無限傳承,深刻地影響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