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院團「入行」演藝直播,引導演員轉型是挑戰|業內說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現實」空間之外也開拓出了「虛擬」的新維度,促使當下都市人的生活與娛樂形式,悄然發生著演變。以往在劇院里看演出、聽音樂會等,這些人們日常享受娛樂的主陣地,如今有部分進入了線上直播間,這種趨勢也反映了現代生活對即時互動和便捷娛樂需求的增長,同時也展示了數字技術在文化傳播和藝術表現上的無限潛力。此外,直播的互動性也讓觀眾能夠更加親近藝術家,參與到表演中,這種新型的觀演關係打破了傳統舞台的界限,讓藝術更加親近大眾。可以說,演藝直播已成為都市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不斷塑造都市人的娛樂習慣和文化消費模式。

天橋藝術中心「文創不打烊」直播。除演藝表演外,文創講解等方式也融入直播內容中。

背景:規範網絡直播引導行業共創健康生態

根據《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2023年,抖音演藝類直播總場次達到了7143萬,同比增長47%,每場平均觀眾達到4263人次。這表明每天都有大約19萬場中等規模的演出在直播間上演。演藝直播的「打賞票房」也同比增長了38%,傳統文化演出在網絡上獲得了新的觀眾和收入來源。

新形式走近越來越多的觀眾群體,離不開網絡直播行業穩中有進的發展方針。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等相關部門對網絡表演直播的規範管理提出了指導意見和措施。自2021年2月起,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委陸續出台了《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進一步壓實網站平台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監管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為直播行業這個新業態的規範發展指明了方向。特別是在今年4月舉行的2023抖音直播行業生態大會上,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抖音直播發佈了行業發展倡議。該倡議圍繞內容治理、特殊人群保護、主播與機構管理等直播行業議題展開,並呼籲行業各方共創線上舞台。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司長侯振剛表示,面對市場發展新形勢,監管部門始終堅持監管規範和促進發展相結合。一方面,持續規範網絡表演平台和經紀機構經營活動。另一方面,也積極推動直播形式同非遺、傳統演藝、旅遊資源相結合。

網絡直播在健康發展和傳播優勢的推動下,成為促進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並與線下演出市場形成了良好的互補。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燕,在此次大會發言時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並補充說,直播平台為傳統演出行業開闢了新市場,讓藝術表演觸及更廣泛受眾,尤其在疫情期間,成為藝術家與觀眾的重要連接點。潘燕認為,直播推動了內容創新和形式多樣化,為藝術家提供了新的展示和收入機會,但直播行業需要在人才培養、內容監管、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強努力,確保可持續發展,並鼓勵行業各方共同提升直播內容質量,培養優秀人才,加強自律,共創健康向上的網絡直播環境。

亮點:演藝直播讓年青人浸入傳統文化

中國廣播藝術團在短影片平台上開啟了系列曲藝類直播。

2022年,抖音直播攜手中央民族樂團舉辦了首屆「樂上花火」國樂大賽,併發起「DOU有國樂」計劃,希望通過資源扶持、專業合作等方式,為民樂演奏者、民樂樂團打造線上演出的第二舞台。該計劃通過資源扶持和專業合作,使得抖音平台上的民樂直播場次同比增長232%,累計觀看人次同比增長255%。同時,中央民族樂團的139位藝術家集體開啟了公益直播活動,在直播平台上教授樂器演奏和民歌演唱技巧,傳播民族音樂歷史文化知識。由此,中央民族樂團不僅開創了國家級藝術團隊集體入駐直播平台的先例,而且以其豐富的民族音樂資源和創新的直播形式,為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融合樹立了典範。

今年7月,中國廣播藝術團與抖音直播攜手策劃「國藝正當潮」活動,並以此為契機聯合打造「廣播藝術青年主播團」。這種合作模式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將傳統的藝術表演與現代的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為藝術團的演員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展示平台,同時也為抖音平台上的主播們提供了一個專業藝術指導的渠道。去年10月,中國廣播藝術團加入「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成立院團線上直播公會,截至目前已有70名團內演員加入,來自歌唱、器樂、曲藝等多個專業。據介紹,中國廣播藝術團70名演員從今年3月份起已直播1700餘場,吸引5043萬線上觀眾觀看。中國廣播藝術團聯合抖音直播發起的「國藝正當潮」活動,面向歌唱、器樂、相聲三大類別的才藝主播組織線上直播比拚,王潔實、魏金棟、奉朝紅、趙炎等藝術家參與評選。比賽持續了14天,吸引1.2萬名主播參與,該話題在抖音播放量超1.37億。此次演出活動期間,中國廣播藝術團的藝術家們陸續開啟148場個人直播,中國廣播藝術團的官方抖音帳號也同步直播了15場精品演出內容。

除了中央民族樂團和中國廣播藝術團的綜合性演藝直播外,戲曲類直播在年青人中的受歡迎程度日益上升,這一現象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新動向。根據《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中,僅以戲曲為例,越劇小生「火」出圈,平台越劇直播達16萬場,吸引8.9億次點擊觀看,同比增長50%;同行切磋、跨界合作,傳統文化主播在直播間里找到才藝「搭子」,全年發起45.5萬場PK。其中,戲曲主播偏愛「鬥戲」,民樂主播則更喜歡跨界合奏。通過直播平台,年青人可以接觸到更多樣化的戲曲表演,這些表演包括京劇、豫劇、越劇等多種戲曲類型,這些發展趨勢足以表明,演藝直播不僅為戲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新活力。

【現身說法】

中國廣播藝術團

直播反向刺激藝術創作

「國藝正當潮」晚會上官宣了「廣播藝術青年主播團」正式成立

中國廣播藝術團成立於1949年,是一個擁有75年輝煌歷史的國家級綜合表演藝術團體,其下設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廣播說唱團、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中國廣播電聲樂團、中國廣播合唱團五個分團。75年來,培養造就了眾杜特藝雙馨的藝術家,創作並演出了大批深受人民喜愛的優秀作品。

隨著近年來新媒體的快速興起,儘管藝術團積累了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與原創內容,但面對著網絡直播的衝擊,其自身的優勢明顯在逐漸減弱。中國廣播藝術團創研室副主任熊寓冰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線上演出在傳播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一場常規的線下演出,即使現場座無虛席,上千人已經是極限,與上萬人同時在線互動,其傳播效果和影響力不是同一個量級。因此,對於國家級院團來說,在宣傳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

熊寓冰回憶,從2018年開始藝術團已經涉足新媒體領域,當時主要運營公眾號等平台。隨著抖音的興起,藝術團也曾考慮利用這一頭部平台的優勢來推廣業務內容。2020年5月,中國廣播藝術團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馮鞏正式入駐抖音,首條抖音影片中,他以親切的笑容和熟悉的聲音向觀眾問好,並回顧了自己的過去。影片在發佈後數小時內就吸引了177萬次觀看,並獲得了超過43萬個讚。隨後在半年內他的粉絲數增長了千萬,八個月內增長了1500萬,在這個過程中,熊寓冰與他的同事均參與了諸多影片內容的策劃。熊寓冰表示,「通過馮鞏老師抖音帳號的成功案例,我更加堅信關於團里未來的宣傳方向與形式,必須與短影片平台緊密結合。然而,之前遇到的問題再次出現,短影片平台對院團仍然沒有提供任何扶持政策。因此,我們還要繼續耐性等待適當的時機。」

隨著短影片及網絡直播的快速發展,使得各大影片平台內容日益多樣化,但同時也導致了直播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這使得各大影片平台逐漸意識到需要引入更具導向性的內容,而國家級院團所擁有的優勢和資源即將得以展現。

2023年2月第四屆非遺相聲大會在深圳舉辦。這次大會由中國廣播藝術團主辦,並與抖音平台合作,首次將為期三天的相聲大會搬進了直播間。在三天四場演出中,薑昆、馮鞏、趙炎、李金鬥、石富寬等老一輩相聲表演藝術家,以及方清平、李菁、賈旭明、苗阜、金霏、陳曦等中青年相聲演員,呈現了二十八個節目。這次直播不僅為全國觀眾提供了一場相聲盛宴,而且還標誌著非遺相聲大會在傳播方式上的創新,觀看人數超過1300萬。推動了相聲這門傳統藝術在新時代的傳承、創新和發展。熊寓冰表示,通過這一次的合作,全團認識到新媒體網絡直播所帶來的顯著成果,認識到通過直播搭建起了傳承傳統文化和新模式發展的橋樑,應持續將這項工作推進下去。

「非遺相聲大會」舉辦期間也在短影片平台同步直播。

2023年4月,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指導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和抖音直播共同發起「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中國廣播藝術團迅速作出了積極回應,在這一合作框架內,為了更好地管理和支持已經開始直播的團員,在抖音協助下,藝術團成立了「抖音官方公會」,有助於統一管理資源,提供支持,並幫助院團探索新的創收模式。熊寓冰介紹,「這種合作模式有效地將藝術家的個人直播活動與團隊的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既激發了藝術家個人的創作活力,又為‘抖音官方公會’持續推動團內直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熊寓冰說。

作為新媒體負責人的熊寓冰開始著手吸收團內的演員和演奏員加入公會進行直播。「我們對於直播有特定要求,比如每月需完成規定的天數與小時數的累計,才能獲得獎勵。我們需確保達到一定人數開播,並完成播出的時長。」熊寓冰說,最初的工作包括說服演員開播、協助他們規劃直播間(包括內容、歌單、直播間裝修和佈局)、指導他們如何進行直播等工作,這些工作在彼時看來具有挑戰性。熊寓冰回憶,藝術團公會管理團隊前期在主播招募、認證、孵化、直播內容策劃、直播間場景規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召集演員和演奏員逐一向他們說明,抖音將提供流量支持,以及直播對於其個人發展大有裨益。鼓勵他們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才藝,在直播過程中作為內容輸出。

但即便如此,當他們真正走到鏡頭前開啟直播,適應網絡直播環境是率先要邁過的一道檻。「演員在舞台演出時習慣於觀眾的掌聲和互動,這些反饋對於他們的表演至關重要。然而,在直播間的情況則大不相同。直播時,演員需要主動與觀眾打招呼,尋求互動。有網民評論互動是比較理想的,但最令人擔心的是無人評論和關注,這種情況對演員來說可能是一種心理上的打擊。這時就需要我們的團隊來進行疏解和鼓勵。」

截至目前,藝術團已擁有七十位青年直播人才。熊寓冰介紹,其中,中國廣播藝術團獨唱演員周子淇、陳燕妮,青年演奏家盛璐璐以及中國廣播說唱團青年演員曹雖峰、桑治寧,都是藝術團抖音公會的頭部主播,他們擁有固定的直播時間與穩定的受眾群體。隨著今年「國藝正當潮」晚會上官宣「廣播藝術青年主播團」的正式成立,抖音里的很多優質主播也有機會加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成為團里簽約主播。「目前,團里能夠持續進行直播的演員大約穩定在十幾個人,演員檔期時間安排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因為他們的演出任務繁多,忙碌起來可能連續十幾天都不能開播。」在熊寓冰看來,除了內容輸出外,直播的要點還在於需要長期保持固定的播出時間和與觀眾持續不斷地互動,這樣才能增強粉絲的黏性,一旦直播中斷,流量就會受到影響。「如今我們吸引了眾多外部優質主播的加入,這不僅確保了直播的持續性,也激勵了更多年青人參與其中,帶動了整個藝術團直播的活力。」

在熊寓冰看來,中國廣播藝術團始終秉承著線上與線下「兩條腿走路」的原則,這兩者相輔相成,並不衝突,隨著線上直播逐步形成規模,也會推動演員創作力的提升。「線上演出,即使演員有一套成熟的節目,但時間久了,難免會讓人感到審美疲勞,所有主播都會有這種危機感,因為觀眾的喜好可能隨時變化,今天他們可能還會來看你的直播,可能還會打賞,明天可能就不會了。因此,演員的曲目、歌單、話題、場景等都需要不斷創新,不能一成不變。這種需求也促使我們在藝術創作上進行不斷創新,我們需要提供更好的素材和作品,激勵他們去創作新的作品。在服裝、化妝、道具等方面,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反過來刺激創作。每天直播就像演員每天練功一樣。如果三天不練,業務就會生疏。在直播間的演唱、演奏實際上起到了日常練功的作用,對提升演員的業務能力非常有幫助。」

新京報記者 劉臻

首席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