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導演勇闖電影節

    榮譽盛典上,影展評委會主席張艾嘉與青年導演一起歡呼慶祝。主辦方供圖    榮譽盛典上,影展評委會主席張艾嘉與青年導演一起歡呼慶祝。主辦方供圖
    提案大會上,青年導演閆好好正在與投資人進行面對面交流。主辦方供圖    提案大會上,青年導演閆好好正在與投資人進行面對面交流。主辦方供圖

    「我給你投資5萬(元)拍這部電影,但是你要答應我,畢業後找一個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工作,不要再拍電影了。」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青年導演克冉·艾巴卡斯木在拍攝短片《寶孜達》時,他的父親曾經這樣對他講。

    10月13日,當克冉·艾巴卡斯木帶著《寶孜達》站在第四屆IM(In Moments)兩岸青年影展(以下簡稱「IM影展」)榮譽盛典的領獎台上時,他說:「對老爹來說電影沒那麼重要,兒子畢業更重要。所以老爹不僅給我投資,還做我劇組的道具師,比我還賣力……後面我才瞭解,對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要拍一部電影,也是一件重要的事。非常感謝IM給我的榮譽,讓老爹將來能放心我繼續走電影這條路。」

    10月11日-13日,第四屆IM影展在福建平潭舉辦。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來影展看電影,與電影製作人、導演、演員面對面,是一件極有趣和愜意的事情;而對於青年導演、電影人來說,影展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場闖關打怪、一路升級的遊戲。

    著名導演張艾嘉作為本屆影展的評委會主席,低調地出現在影展創投大會的觀眾席,原本並無此行程的她特意前來觀看這場提案大會。「青年導演正需要這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這樣面對面的犀利交流,既是為青年導演出難題,更是在試圖幫他們尋找出口。」

    「電影是可以做一輩子的」

    本屆影展共收到2264部參賽作品,參賽院校342所,00後的新導演人數佔比達61.2%,成為影展的主力軍。兩岸青年電影人為華語電影提供了不同切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共通的精神世界。

    在IM影展上,嚴肅內容創作者不斷湧現。面對影像碎片化、氾濫化的外部環境,青年創作者仍珍視著自己的記憶、時代的記憶。

    由台灣青年導演顏皓軒執導的短片《送行》講述了親情的故事。女主角若晴在母親離世時,面對因習俗導致的荒謬喪禮儀式,渴望獲得喘息空間,用自己的方式與媽媽告別。

    拍電影的過程也是顏皓軒剖析親情的過程。本科學計算機專業的顏皓軒,因為「電影夢」跟家人爆發了尖銳的矛盾,「爸媽當時很不理解,覺得家裡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會唸書的小孩,就應該進入會賺錢的行業」。

    堅持夢想的顏皓軒在考上台北藝術大學電影系碩士班後,通過電影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回到家鄉後,他重新審視自己跟父母之間的關係。影片中的主角故事正是他回家後參加親友葬禮的親身經歷,「當很多規則淩駕於人之上,就會變得很奇怪,很荒謬,在荒謬的背後,我想重新審視親情,審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正在台灣讀研的澳門青年導演何煒彤,在《卵子與它們的產地》中,將鏡頭對準自己,拍攝了一部捐卵日記。

    還在讀書的何煒彤和周圍人經常會被「何時結婚」「年紀再大就生不出來孩子」這樣的言論困擾。「是否真的有所謂的社會時鍾,女性是否需要按照社會時鍾來生活,我想通過拍攝這樣一部紀錄片去瞭解自己的身體,瞭解我的子宮跟卵子,掌握我對身體的主導權。」

    一名年齡較大的女性觀眾提出,作為一名母親,看到影片會有些心疼女孩這樣對待身體。何煒彤回答:「我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去記錄,讓更多人瞭解女性在生育方面的困境,並非呼籲捐卵這一行為。所以30分鐘的紀錄片,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做科普,講述這樣做的風險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

    台灣導演遊智傑則更喜歡挑戰電影視覺。他的劇情片《四牲六道》講述了一場席捲全城的「喪屍」災禍。影片的特別之處在於將生活中常見的行車記錄儀和警察身上的密錄器作為敘事媒介,轉化為觀影視角,「不過多糾結於電影技術的種種限制,更能大膽嘗試全新的敘事方式呈現故事情節」。

    著名導演張艾嘉作為本屆影展的評委會主席,在榮譽盛典上登台講道:「電影這個夢我已經追了50年了。年紀不是最重要的,電影是可以做一輩子的。」

    這句話引起了台下許多青年導演的歡呼與共鳴。何煒彤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電影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記錄每個當下,我們現在看100年前的影片,會看到那個時候的人們在說什麼、做什麼、思考什麼。所以我想在每個當下不斷地記錄,未來影片才會繼續發揮更大的價值。」

    目前,還是在校生的何煒彤經常會參與到別人的劇組中,「拍攝長片是我的夢想,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短片里藏著長片夢,青年導演這樣闖關

    「你想不想拍長片」「你想拍什麼樣的長片」,是在IM影展中經常能聽到的話題。

    「生生不息成長計劃」是在福建省電影局的指導下,持續支持有誌於「從短片到長片」的青年創作者。除了選拔優秀長片首作項目之外,還通過「創業指導+產業對接」的形式,給予青年創作者物質支持,提供專業人士指導,尋覓全產業鏈助力。

    今年IM影展共收集到256件作品,最終10件進入創投大會。10月13日,經過「生生不息成長計劃」訓練營培訓的10名青年電影人出現在創投大會上,開始面對投資人的犀利提問。

    出生於巴西、本碩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郭婉容,帶來了她的紀錄電影《我們這一家》。她將鏡頭對準自己的家人,關注20世紀80年代移民潮背景下,一個家庭的30年遷移,他們從中國台灣遷移到巴西,又在20年里陸續從巴西遷移到天津生活。

    郭婉容在台上提出了她的問題:「從2018年開拍到現在,我有將近200個小時的素材。目前困擾我的問題是如何搭結構,整體素材比較散,沒有一個具體的事件去推動整個長片。」

    面對她的提案,投資人們有質疑也有肯定:「我在你的片子裡看不到矛盾和衝突,你需要找到家人間的矛盾和衝突。」「我覺得家庭題材是很可貴的,其中有很多可能性和複雜性,情感也值得挖掘。如果你能在這個過程中去感受並理解長輩的一些壓力,探尋家的終點是什麼——如果能完成這點的話就非常好。」

    解決這些問題成為郭婉容邁向長片的下一步目標。最終,郭婉容的紀錄電影獲得了「生生不息成長計劃二次關注」,尋求到了剪輯指導、資金支持以及內容的深度合作方。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薑柏廷同樣受到了「生生不息成長計劃」的扶持,影展期間,她的長片電影《小徑分岔的花園》宣佈啟動拍攝。這部長片源於薑柏廷創作的同名短片,短片曾獲得2021年IM影展優秀短片。其實從那一刻起,薑柏廷就一直懷揣著長片夢。

    早在幾年前,薑柏廷就開始準備故事。在她的故事里,一對相戀多年的情侶雖然深愛著彼此,但是因為生活瑣事而在各自眼中逐漸淪為無趣的靈魂。他們在各自經歷一段帶有奇幻色彩的邂逅後,回到日常生活,最終作出和平分手的決定。

    「很多愛情類型片的重點會放在曲折離奇的人物關係或情節上,而我想表達的是人在面對愛情時內心真實的感情。」薑柏廷說,但這樣的影片並不容易獲得創投。「類型片有很多強情節,可以迅速抓住觀眾眼球,我的片子淡淡的,整部影片都在潤物細無聲地娓娓道來。」

    很長一段時間,薑柏廷帶著自己的電影提案奔波於國內各大電影節,未果。去年,薑柏廷拋棄了傳統提案方式,決定向投資人講述自己的愛情故事,借由這些真實的故事讓投資人明白她對愛情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編劇、執導能力。「真實自有其力量,當時我講完,台下的投資人就對我的提案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

    薑柏廷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樣的提案方式雖然是靈光乍現,卻並非偶然,這是我在許多電影節上提案的經驗總結。真的很推薦青年電影人多參加影展,即使沒有獎項肯定,也一定有所收穫。」

    扶持青年電影人,兩岸可以這樣合作

    10月16日上午,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會上,發言人陳斌華在回答近期兩岸文化及旅遊領域交流情況時表示,IM兩岸青年影展已經成為兩岸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青年影像交流活動。兩岸青年導演以作品為媒,在這個平台實現了互動,加深了瞭解。

    在本屆影展接近尾聲時,來自兩岸的電影人、高校專家以「兩岸影視教育及產業發展」為主題,針對高校影視人才培養如何與影視產業發展接軌等議題展開對話。

    中國美術學院電影學院院長、特聘教授徐小明,從兩岸交流的角度為青年電影人拓寬發展路徑:「我有一個浪漫的想法:大陸可以發展出非常完善的電影工業,而台灣則進行各種類型的電影實驗。」

    著名導演謝飛說:「近十幾年來,兩岸青年導演通過影展,進行了許多有益的交流,很多優秀的青年導演、演員有機會來到大陸發展,這對於兩岸文化也是很好的交流機會。」

    謝飛認為,當前影視產業正面臨融媒體時代的巨大變革,傳統影院電影需要迅速融入融媒體的洪流中,創作者不應只局限於為影院拍作品。他透露,導演滕叢叢原本想把《我的阿勒泰》拍成兩小時的院線電影,但製片人建議她改為網劇。這部作品不僅在網絡平台爆火,還成為首部入圍康城電視劇節主競賽的長篇華語劇集。

    台灣導演魏德聖說,青年導演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應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不斷累積作品和劇本。「寫劇本是不用花錢的,為何不好好把劇本寫好,等待有機會的時候,用劇本去說服投資人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譚思靜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2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