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創新人才培養,第二屆宛平教育論壇發佈多項教育成果

10月26日,第二屆宛平教育論壇在北京永定河畔舉行。此次論壇由北京市豐台區教育發展理事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舉辦,來自全國教育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中小學幼兒園管理者齊聚一堂,圍繞「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這一主題,共同探討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新生態。

10月26日,第二屆宛平教育論壇在北京舉行。受訪者供圖10月26日,第二屆宛平教育論壇在北京舉行。受訪者供圖

專家、學者等共同探討人才培養與教育數字化轉型

「我常常將我的教育理念表達為四句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豐台區基礎教育發展理事會理事長顧明遠在致辭中提到,新時代最突出的特徵是創新,教育當然也要創新。教育觀念要創新,教育內容也要創新,教育方法要有更新。

在主論壇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謝維和,大灣區校長教育研究院(香港)終身名譽院長郭其俊,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院長鍾靈先後作主旨報告,從理論探究與改革創新出發,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多元視角。

郭其俊提到,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時期。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許多關鍵核心技術面臨「卡脖子」問題,而拔尖創新人才在解決這些「卡脖子」問題、實現重大科技領域突破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構建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提升其培養的系統性與組織性,可以有效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為此,必須走中國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之路,必須加強頂層設計與學校實踐相結合,要越來越重視提升學生真實問題解決和興趣發展的能力。「面對‘錢學森之問’,我們可以說,請給一些時間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我們一定能夠實現!」郭其俊表示。

下午兩場分論壇中,國內知名教育學者、專家、校長與一線教師,就如何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數字化轉型等問題展開探討。

《2023 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發展報告》發佈

論壇設置了科學與藝術教育成果展示環節。受訪者供圖論壇設置了科學與藝術教育成果展示環節。受訪者供圖

「豐台少年科普衛星」、智控校園、腦控機器人、花藝裝置工坊、葫蘆畫工坊……論壇當天,豐台區各中小學校還帶來了科學與藝術教育成果展示,吸引了眾多與會嘉賓駐足觀看。

「這個機器人叫作‘橋衛士’,通過內置多種傳感器和北鬥定位模塊,可以用於檢測橋樑質量。」北京市第十中學的高中生向嘉賓介紹著他在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上設計的機器人,「我設計這個機器人的初衷是看到2023年7月,豐台區的小清河橋因持續降雨坍塌。希望這個機器人能夠幫助保護橋樑安全。」

北京市第十中學的高中生向嘉賓介紹他設計的機器人。受訪者供圖北京市第十中學的高中生向嘉賓介紹他設計的機器人。受訪者供圖

本次論壇上還發佈了多項教育成果。

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持的《中國互聯網學習白皮書》之《2023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發展報告》在論壇上公開發佈。該報告從基於學生學習內容的人工智能課程教育,以及人工智能賦能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角度,分析了2023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典型特徵。通過數據和案例分析,呈現人工智能課程教育中課程標準、教材,特別是各地區的地方課程、地方教材的實施。

《2023年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發展報告》發佈。受訪者供圖《2023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發展報告》發佈。受訪者供圖

此外,《奠創新之基——豐台區整體推進項目學習實現機制研究》也在現場進行了新書發佈。豐台區作為「指向核心素養的項目學習整體推進」首批全國試驗區,三年來分步推進項目化學科實踐,積累形成了大量原創豐富的理論與實踐成果。豐台區教委主任楊曉輝介紹,該書分為理論篇與實踐篇,涵蓋豐台11所領航聯盟校項目學習推進的機制建設,以及9學科項目化學科實踐的路徑探索以及大項目、微項目、作業、命題的項目學習案例。

楊曉輝告訴記者,今年3月,豐台區青少年創新學院正式成立。「青少年創新學院給豐台區創新人才培養搭了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下,我們正在加快建構課程體系,並結合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求不斷完善。同時我們也在搭建多種創新項目,以學校為主要載體,貫通不同學段的資源,給學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此外,我們和大學、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創新類的企業合作,從社會層面豐富資源支撐體系,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多元的發展平台。」

新京報記者 徐彥琳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