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托克托縣:下足「繡花」功夫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

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鹽堿化耕地改良、牧場建設、農業節水增效、人居環境整治……近年來,內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縣堅持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徵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以工業化思維發展和推進現代農業,瞄準農業穩定和產業增效兩個目標,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來,托克托縣2019年—2023年共計建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45萬畝,其中井灌17萬畝,渠道灌溉28萬畝。分為33個項目實施,涉及5個鎮1個服務中心,近70個行政村,主要建設內容為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渠道襯砌、節水灌溉、田間林網、田間道路和技術服務等。隨著一道道渠道、一條條滴灌帶修建落成,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幫助村民們解決了心頭上的大難題,讓「糧田」真正變為「良田」。今年,全縣農作物春播面積112.4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97.52萬畝,經濟作物11.77萬畝,其他農作物3.18萬畝,種植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今年糧食預計產量達到38萬噸以上。「過去種田完全是「靠天吃飯」,畝產雨水好一些年景好一些,能收入五六百斤,要是雨水不好基本就是收入不了多少,但是在高標準配套以後,畝產上到兩千斤左右。」古城鎮缸房溝村種植大戶白新正對記者說。

除了全力建設高標準農田外,托克托縣大力推進鹽堿地改良,充分運用耕地佔補平衡、增減掛鉤等政策措施,與內蒙古土儲投公司合作,新建耕地儲備庫項目1.2萬畝,爭取年內入庫4000畝,切實做好土地經營這筆「好買賣」。持續推進伊利亞洲一號牧場建設,3個在建規模化奶牛養殖場穩步推進。加強飼草基地建設,種植青貯玉米26萬畝、苜蓿1.93萬畝、燕麥草470畝,為全市「一棵草」到「一杯奶」全產業鏈作貢獻。堅持把農業節水增效擺在突出位置,重點治理40萬畝「大水漫灌」「澆白地」等農業用水浪費問題,累計建成高效節水滴灌面積34萬畝,示範推廣移動式黃河水直濾水肥一體式灌溉裝置47套、輻射耕地4萬畝。持續推進麻地壕灌區現代化改造,新增渠首計量設施8台、渠口計量設施419處,全面實現黃灌區計量用水,灌區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穩定在0.6以上,為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據瞭解,托克托縣立足黃河上中遊分界點和「幾字彎」的地理標識,依託歷史文化遺存優勢和農業農村資源,不斷激活旅遊發展新動能,有力地推動文化傳承、農村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等再創新成績。全面啟動建設佔地面積70.6平方公里的河口旅遊渡假區,建成包含東勝衛古城、南湖、神泉、黃河4個景區在內的自治區級旅遊渡假區。渡假區內依託地理、氣候優勢,邀請內蒙古農業大學專家和科技特派員定期指導,強化種植人才隊伍培訓,引導農戶、合作社帶頭人學習育苗、種植、施肥、除病害等種植技術,培育出托克托葡萄、圓白、金亞、夏黑、玫瑰香等30多個品種,葡萄產量和銷量有了顯著提升並開闢了一條集葡萄採摘、農特銷售、觀光渡假為一體的「葡旅融合」致富路。如今成熟的農家樂已有34家,年均累計接待遊客5萬人次。

「自家種植的10畝葡萄收入10萬元,經營的農家樂今年也收入5萬元」郝家窯村村民孟喜文告訴記者。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了,郝家窯村也先後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如今,郝家窯村的葡萄種植產業已成功輻射格圖營、皮條溝、東營子等周邊村,形成了一條綿延30餘公里的「一遛彎」萬畝葡萄種植基地。

今年以來托克托縣還策劃開展了開河節、葡萄節兩個文旅活動和「力爭上遊」馬拉松、「力爭上遊」全國二級休閑垂釣大賽、全區村BA籃球賽三個賽事,正在精心設計「一日遊、兩日遊」旅遊線路,進一步豐富旅遊業態,打響「兩白天一黑夜,週末旅遊到托縣」文旅品牌。此外,充分利用各級媒體平台加強宣傳,對鄉村旅遊資源和品牌進行推廣,展示鄉村最美風貌,吸引更多遊客和投資者,推動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平均年遊客流量達83.4萬人次。(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高平、王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