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糧倉,「豐」光無限,榆樹每年為每個中國人產5斤糧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守住天下糧倉,榆樹人,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執行大國糧策,榆樹市,植入根骨,堅定堅決。

種糧,收糧,惜糧,愛糧。

且看,天下第一糧倉,榆樹——

秋收時節,金色的田野充滿著收穫的喜悅。吉林省榆樹市,玉米金黃、稻浪翻滾。轟隆作響的農機駛過田野,顆粒歸倉。黑土地上「豐」光無限,一派繁忙景象。

榆樹市秋糧收穫現場 石天蛟/攝

榆樹市秋糧收穫現場 石天蛟/攝

「今年又是個大豐收。」田壟一旁,榆樹市保壽鎮民悅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禹慶望著稻田,臉上寫滿了喜悅。「今年每公頃地的產量平均在2.2萬斤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餘斤。」

從2013年成立合作社至今,徐禹慶是現代農業的實踐者與受益者。「合作社剛成立的時候只有7公頃地,每公頃產量也就是1.8萬斤左右。」徐禹慶說,如今,合作社流轉土地共132公頃,翻了將近20倍,產量也增長了近20%。

記者體驗現代農機秋收 石天蛟/攝

記者體驗現代農機秋收 石天蛟/攝

除此之外,在農業技術部門的支持下,合作社推廣使用鴨稻共生技術、稻蟹綜合種養技術、地膜覆蓋技術等科技,不僅實現了節水節肥、降低成本,生態農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水稻田里養鴨子,不僅讓水稻生長得更好,鴨子本身還是一筆收益。」徐禹慶算了一筆賬,每年單靠賣鴨賺的利潤就能達到十多萬元。

更令徐禹慶高興的是,隨著現代農業模式的發展,越來越多「新農人」選擇回到家鄉,端起農業這碗飯。「現在合作社里入駐了3名大學生,他們對新技術、新模式的接受度更高,也更會操作新型的智慧農機具。」徐禹慶說,「地有人種了,技術更先進了,農業前景一片光明,我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榆樹的使命擔當。」榆樹市委書記林小明表示,榆樹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未來將繼續為種好「中國糧食」、端牢「中國飯碗」作出更多榆樹貢獻。

吉林大地豐收畫卷 王宏/攝

榆樹市是吉林省「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的縮影。據瞭解,2023年,吉林省糧食總產837.3億斤,創歷史最高紀錄,從全國第五位躍升至第四位。在連續三年超過800億斤基礎上,增產21.14億斤,增量居東北四省區第一位。糧食單產958.2斤/畝,居全國糧食主產省第一位。2024年,吉林力爭糧食產量達到880億斤以上。

當前,吉林省各地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秋收工作,秋糧收穫已近七成,一幅幅生動的秋收畫卷正在白山鬆水間徐徐展開。

總策劃:汪誌球

監製:孟海鷹

出鏡記者:汪誌球 孟海鷹 劉以晴 門傑偉

影片攝製:石天蛟

鳴謝:長春市委宣傳部 榆樹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