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中小企業澎湃活力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小企業是經濟活力的重要來源,過去多年為吸納就業、創造稅收、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科技創新與對外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經濟理論和實踐數據都表明,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好,國民經濟整體才會好。
正是由於這一點,近年來,我國相繼出台各項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政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堅持致力於為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其中的具體措施包括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制度;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和拖欠企業賬款清償法律法規體系;加快建立民營企業信用狀況綜合評價體系,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等等。這些措施,不少都被納入最近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中。
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體系目前相對成熟。比如,200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並於2017年進一步修訂完善。在中小企業促進法的指導下,2011年工信部等四部門發佈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使得對中小微企業進行統計和製定針對性政策有據可依。在促進創新方面,工信部2022年印發了《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百十萬千」的梯度培育體系,其中專精特新企業得到了財政、貨幣等方面大力支持。在融資方面,央行推動普惠金融政策,針對小微企業加大了信貸定向支持力度。
在權益保護方面,2020年國務院通過了《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並於今年4月修訂,明確了對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問題的處罰和執行。在公共服務方面,各類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平台大量建立,如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中外中小企業合作區、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等,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集約化服務。在財稅支持上,大量小微企業享受到所得稅減免和增值稅減免政策。在企業創立方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減少行政審批環節,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大力推行「一網通辦」,降低企業辦事成本。
在這些政策支持下,我國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已超1.8億戶,其中不少是中小微企業。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已經湧現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然還要看到,中小企業的發展仍然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影響明顯,預期和信心轉弱;整體創新參與度不高、知識產權保護不足等問題明顯;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還有較大空間,拓展海外市場難度仍然較大。
筆者認為,在今後的發展中,中小企業還需在以下3個方面加大努力:
第一是繼續加大創新發展力度,注重提高產品質量。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成為越來越迫切的時代需求。推動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型發展,既符合企業發展的聚焦和差異化戰略,也符合國家戰略。
第二是繼續推動數字化發展。當前自動化和智能化推進迅速,新的數字技術工具給中小企業開拓新業務提供了機遇。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是開拓市場、獲取外部資源、完善自身治理的重要渠道。
第三是堅持正確的經營方向,提高社會責任意識。相關案例表明,中小企業既在創新、吸納就業等方面發揮了正向作用,也可能在環境汙染、產品質量問題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堅持社會責任意識,是中小企業長期良性發展的基礎。
時代賦予了中小企業極大的發展機遇,中小企業應充分利用政策支持,融入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潮,不斷改進內部治理、提高自身競爭力,為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貢獻力量。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孫文凱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0月30日 04 版